理學院數學系教師馬曉棟最新研究成果被計算機頂級會議ISSAC錄用

2021-01-10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本網訊 理學院數學系教師馬曉棟博士與中國科學院系統所數學機械化重點實驗室的王定康研究員和魯東博士研究生合作的題為「A New Algorithm for General Factorizations of Multivariate Polynomial Matrices」的論文已被The 4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ISSAC 2017,符號與代數計算國際研討會)錄用。按照國際會議的慣例,所有作者以姓氏首字母排序,馬曉棟為第二作者,該會議不設通訊作者。

ISSAC最初起源於1966年至1987期間召開符號計算與計算機代數領域的多個國際會議,1988年開始定名為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至今已舉辦41屆,會議收錄符號計算方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近幾年每年接收論文50篇左右。ISSAC是符號計算與計算機代數領域的最權威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被評為計算機領域的頂級核心會議(CORE Computer Science Conference Rankings,Rank A*)。 

馬曉棟及其合作者被ISSAC 2017收錄的論文深入研究了多維多項式矩陣分解並取得了新的進展,基於著名的Quillen-Suslin定理對之前的結果進行了改進和推廣,極大地擴大了多項式矩陣可分解的範圍,並在計算機代數系統Singular中進行了算法實現和優化,實驗數據表明該算法與之前的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運算效率。多維多項式矩陣分解在符號計算與控制論、網絡編碼、電路、信號處理、多維系統等工程計算方面有重要應用,多項式矩陣可分解範圍的擴大對這些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馬曉棟的研究方向是符號計算,主要研究在計算機上進行準確的數學演算和與之相關的數學理論,是數學機械化的主要工具,在各個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馬曉棟近年來致力於應用該理論綜合分析有機化學反應系統,和理學院引進的優秀人才安傑副教授合作,已發表2篇SCI論文。馬曉棟現為我校數學系講師。

 

責任編輯:歐陽永志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