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順風車有助於環保節能、減緩交通壓力。很多乘客看中了順風車的便宜和方便,並沒有太多戒心,殊不知,這裡面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平臺出現打擦邊球現象也屢見不鮮,引發社會關注。
近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受聯席會議辦公室委託,杭州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杭州市公安部門對一餵順風車進行了提醒式約談。幾乎一夜之間,關鍵詞「順風車約談」成為了近期網友們熱議的內容之一,提及頻率較高的熱詞為:司機、優選、打車、監管部門、擴容。其中12月8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6850。
打著順風車的旗號開展非法運營,給乘客帶來安全風險,也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新華視點於12月8日發布的《#新華微評# 依法運營才能一路「順風」》中提到,「順路合乘,不以盈利為目的,才是『真順風』」。該信息目前共被轉發21次,轉發博主中名人認證的佔比38.1%。與此同時,話題#新華社評順風車要依法運營#在新浪微博上擁有85.1萬閱讀量。
本次的「約談」,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一些網友認為,順風車確實給他們帶來了便利和節省。但也有許多網友在評論區「吐槽」,表示一些順風車存在著「加價」「安全隱患」「不遵守約定」等問題,呼籲順風車應當加以管理,讓它真正發揮作用。
自2018年,滴滴順風車因安全事件下線之後,順風車行業迎來大變局,越來越多出行平臺加入順風車市場,然而順風車發展這麼多年,用戶對其認知卻不盡全面。一些順風車主糾結需不需要辦網約車資格證。分析指出,作為新生業態,順風車和網約車存在諸多本質不同,但部分產品功能在公眾認知中也容易發生混淆,因此,平臺的產品和功能設置應更加精準反映順風車本質特徵,並及時向公眾做好普及和溝通。
許多網友指出的順風車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附近訂單」功能以及用戶頭像問題上。「附近訂單」功能為「黑車」司機提供了便利的「拉活」條件,而用戶頭像則較大程度反映了用戶的自身特點,例如性別、甚至性格等。「附近訂單」功能搭配上反映乘客自身特點的頭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乘服務提供者針對不同乘客性別或性格等因素,進行有目的性挑單的可能性。
還有觀察發現,大多數輿論將焦點集中在乘客的安全問題上,事實上,順風車車主的安全保護同樣不容忽視。乘客酒後乘車、對司機進行騷擾等現象時有發生。有順風車主表示,「現在許多順風車的乘客評價都是根據超不超時、取不取消等等自動評分的。希望以後能增加車主或司機自主評價乘客或留言功能。這樣在選擇乘客時,我們也好有一個參考。」
隨著網約車市場的逐步發展,市場體量不斷加大,規範網約車的政策也在不斷出臺。中國交通運輸協會2020年7月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公司安全運營自律規範》團體標準和《私人小客車合乘信息服務平臺公司安全運行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填補了網約車、順風車安全標準的空白,使網約車、順風車平臺企業實施安全管理有據可依。
安全問題無小事。事實上,平臺對於安全問題的關注,歸根到底是平臺對於用戶需求的關注。只有在切實為用戶著想、保證用戶出行安全的前提下,車主與乘客雙方的信任關係才會不斷加強,順風車業務才會更加有序、健康、長足地發展。
策劃:廖曉華
監製:徐樂靜
作者:韓冰玉、駱思宇
設計:集嘉
《睿思一刻》(浙江)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新華網浙江頻道聯合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