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賦是什麼文體,和駢文有什麼不一樣

2021-01-09 國風趣文史

我們常說詩詞歌賦,那麼賦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文體呢?駢文又是什麼文體呢?二者又有怎樣的關係?

所謂賦,是一種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文學體裁,既有詩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清新流暢。

正如《漢書》言「不歌而誦謂之賦」,詩在當時是可配樂歌唱的,賦與詩接近,卻只用於吟誦,故漢朝將賦視為一種不配樂的詩。

劉勰《文心雕龍》: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

也就是說,賦源於《詩經》,但是在《楚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當然,賦與《楚辭》還是有細微的區別,從形式上來看,兩者可以認為是同一文體,在內容上,賦是偏重於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的,而《楚辭》則多抒發幽怨之情。

賦又可細分為四種:

1.古賦

古賦又叫辭賦,漢代時期的賦,基本都是古賦。特點就是篇幅比較長,多採用問答的形式,比如楊雄《解嘲》。

2.俳賦

俳賦又稱駢賦。駢者,兩馬並駕齊驅。所以駢賦的特點是講究對偶,另外多用典以及藻飾,篇幅也較短,例如江淹《別賦》。

3.律賦

律賦是唐宋時期,科舉考試採用的一種體裁,比駢賦更注重對仗的工整,並且還要注意平仄協調。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押韻有限制,一般是考官規定韻腳,如李昂《旗賦》。

4.文賦

文賦的對仗和押韻都沒什麼嚴格要求,這是古文運動的產物,代表作如蘇軾《前赤壁賦》。

駢文

按照王志堅的說法,駢文形成於魏晉時期,盛行於南北朝時期。上文已經說了,駢是兩馬並駕齊驅,所以駢文一般是對偶句構成,兩兩相對,一直到文章最後。

另外,駢體文一般都是四六句式,也就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構成。劉勰《文心雕龍》認為:四字一句,密而不促,六字一句,格而非緩。正是因為這種特點,駢體文在晚唐時期又叫「四六」,李商隱的文集就叫《樊南四六甲乙集》。

最後,駢文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大量用典,以求典雅,並且還追求詞藻的華麗,文中往往會用比較鮮明的色彩詞、名貴的珠寶名稱、奇花異獸名稱等,來修飾詞藻。比較有名的駢文,我們最為熟知的《滕王閣序》。

駢文與賦的異同

從上文的分析可知,賦所包含的範圍更大,形式也更為自由,可以細分為四種體裁。而駢文有著嚴格的要求,例如對仗、用典、句式,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學者認為駢文是包含在賦當中的。

也就是說,駢文是賦中的駢賦,並且比駢賦的要求更為嚴格。也有學者認為,兩種文體是各自獨立的,只不過駢文與駢賦有所疊加。總而言之,駢與賦都是中國傳統文學中,極具藝術性的文章體裁。

相關焦點

  • 詩詞歌賦是個什麼玩意兒
    詩詞歌賦,無所不曉;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這句話放在古代,無疑是形容一個人有才的最基本語言。而放在現代,估計是「宿儒」或者「大師」才能全部掌握。其中的琴棋書畫分別指,古琴,圍棋,書法,國畫。圍棋怎麼下,古琴怎麼彈,毛筆怎麼拿,很多人是一問三不知;而詩詞歌賦,每個人在語文課本裡接觸過,但是要問裡面的「歌」是什麼?估計知者應該有數。
  • 賦與駢文本身的複雜性,使我們不得不採取由外入內的方法
    確定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的範圍與文本,怎樣處理賦與駢文這兩種文體,一直是學界頗有爭議的難點問題,也是極易引起分歧和觸發論辯的熱點、焦點問題。因此反對將二者納入散文研究範圍者固有之,而積極主張納入散文者亦夥。
  • 中元節的一些詩詞歌賦,用詩詞歌賦來表達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對中元節的一些詩詞歌賦!1: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過一首關於中元節的絕代佳節。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中元作》(唐)李商隱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一笛吹銷萬裡雲,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 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
    曹植為我國第一位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將無言詩詞推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其賦成就也很高,《洛神賦》是他辭賦的代表作。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詩中用同根生的豆子和豆稈來比喻曹丕和自己;以燒豆稈煮豆子,來比喻兄弟相煎。燒著豆稈煮豆子,豆子在鍋裡哭泣。本來是同根共生的兄弟,為什麼要這樣苦苦相逼!2、《箜篌引》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 學習古琴必須要了解中國詩詞歌賦撫琴吟誦
    中國是詩詞歌賦的國度,千百年來從未停止創作和發展。它們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精神主體。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篇第八》)劉勰認為:「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於黃世。虞歌卿雲,則文於唐時;夏歌雕牆,縟於虞代;商周篇什,麗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時,其揆一也。
  • 「詩詞歌賦走上月餅包裝」,吃出中國文化味兒
    就拿「哪吒表情包」月餅來說,其在月餅造型和月餅包裝上就傳播了神話小說的經典,尤其是孩子們喜歡上了「哪吒表情包月餅」。不僅是「哪吒表情包月餅」,今年月餅的包裝掀起了「國潮」的熱潮,一些傳統文化都融入了月餅包裝的設計裡。
  • 廿五遊江南,詩詞賦新篇。【焦平詩詞】
    墨閒詞靜句難歇,餘力揮正氣、不枉人間。善心傳天地,磕磕絆絆品此味,孝笑順舒度餘生。桂花(還香亭賦)七月月燦,星添半,還香亭內,不見雨霏,既興中元節,欲與閻王圖一醉,誰說酒有味?添詞亂韻聞花蕊。不對。(乞巧仙)乞巧祥雲瑤池邊,奈何影子羨人間。苦苦尋覓三萬天,慢慢細雨鐵鞋穿。早聞世間織錦段,今問天下無雙仙?縱使枯葉落藤客,喜鵲也閒橋那端。
  • 古代詞牌與填詞人的詞有何關係以及引申而來詩詞歌賦的不同意義
    《北國之春》中曲調相同的前後兩段,歌詞就不是一樣的,這就是一個例子,這是在同一首歌裡使用不同歌詞。如果延伸出去,用一樣的曲調,填上風格內容完全不同的歌詞,再根據內容取出相對應的歌名,自然也是可以的。這樣的歌跟原唱除了曲調相同之外,內容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 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句有哪些 關於節氣夏至的詩詞歌賦大全
    關於節氣夏至的詩詞歌賦大全有哪些?今日迎來夏至日。2019年節氣夏至的到來,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是盛夏的起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北方收穫小麥,「江淮」進入梅雨季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 ​夏至節氣歷史悠久,古人是如何描寫夏至節氣的呢?整理關於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詞詩句大全。
  • 【駢文美賦】劉能英 | 南漳賦 (賞析:趙薇)
    駢賦一體,流布甚廣。所以稱美者,在駢字行文,本契陰陽之理;而擇辭於巧,亦符聲韻之需。作駢賦,除文章之「精氣神」外,猶重駢句行文功夫,再如章法句式等等,莫有疏其一而敢謂至於臻者。古來駢賦名家,亦皆文章巨匠。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今觀劉能英之《南漳賦》,氣脈流暢,精神高格。通篇充盈昂然向上之氣,讀來使人精神一振。文章立骨,在於擇材精微。
  • 古風精選《音樂合VIII:落意賦》賦歌吟詩對話古今千史
    精選合輯《音樂合VIII:落意賦》 古風意行樂義破九天眾所周知,古風是一種中國風的體現。它是以中國元素為表現形式,建立在多元文化上,有著自身獨特魅力和性格的藝術形式。《音樂合VIII:落意賦》收錄10首古風音樂作品,歌曲分別為《楓葉稠》、《情留味》、《鴻鵠嘆》、《淡看春秋》、《失魂》、《喜樂謠》、《那年煙花》、《花的信仰》、《英雄寂》、《夜雨琴歌》。每一首歌曲雖不像民謠樂的寫實,沒有搖滾樂的振奮,卻有著古詩般的悠揚婉轉,貫穿著中國文化。
  • 這些出自經典詩詞歌賦的好名字,意境朦朧,使人陶醉
    詩詞歌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音律優美,而且抒發了作者很真摯的感情,很適合為孩子從中取名。並且,詩詞歌賦還能增加孩子的文化修養,提升孩子的氣質,所以,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那今天起名網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詩詞歌賦中的好名字,希望你們會喜歡。
  •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誰敢來比?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誰敢來比?1.《盛世嬌寵之名門閨香》作者:天泠文案:她是國公府的嫡長女楚青辭,生而尊貴,天資卓絕,為世家貴女之首。然慧極必傷,不僅自幼心疾纏身,還成為了他人的墊腳石,死得不明不白。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誰敢來比?笑她痴?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誰敢來比?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誰敢來比?表面光鮮的尚書府,實則藏汙納垢。精彩內容:賀氏心裡不悅,不知道該嫌這對姐妹主動挑事,還是怨小賀氏眼皮子淺,嘴裡卻只能為次媳打圓場,道:「老太爺,紜姐兒和緋姐兒剛出孝,許是廚房那邊忘記了。
  • ...贊•詩詞歌賦創作」活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會上,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介紹了「中華經典誦讀」和「中華贊•詩詞歌賦徵集」活動的有關情況,播放了活動宣傳片。  王登峰說,今年3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將聯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文化部,在全國範圍內共同舉辦以清明、端午、中秋和春節等4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誦讀」和「中華贊•詩詞歌賦創作」活動。
  • 父親這一招讓她愛上「詩詞歌賦」
    01父親這一招讓她從「差生」變成了愛上「詩詞歌賦」的「才女」武亦姝並不是一個從始至終都學習優異的孩子,和人們的想像截然相反,小時候的武亦姝比較調皮,也不愛學習,對待作業的態度也非常敷衍,那時的武亦姝正是人們眼中不折不扣的
  • 文學課堂:古代散文與古代駢文
    百度搜圖古風散文和駢文是中國古代文學兩種相輔相成的文體。散文句式自由,不講究對仗,而駢文在各方面的要求則比較嚴格。現代散文是同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古代廣義的散文則是指除韻文(詩、賦、詞、曲和有韻的頌、贊、箴、銘等)以外的所有文體,也可以簡稱為「文」。古代廣義的散文包含駢文,狹義的散文則是指不講究對仗的一類文章。古代散文的起源相當久遠,現代考古發掘的許多甲骨卜辭和青銅器上的銘文,就可以看作古代散文的源頭。
  • 大秦賦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大秦賦羋華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大秦賦》中的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羋姓是楚國的王族姓氏,宣太后羋月(羋八子)也是這個姓氏,這個人物也是非常有名的,被稱為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她出生於楚國,嫁到秦國,兒子嬴稷登上了皇位,那麼《大秦賦》中的羋華跟羋月是什麼關係呢?據悉,羋華只是楚國皇族的後代,跟羋月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 詩詞歌賦取名:洛神賦裡有哪些好聽唯美的名字,讓你歡喜不已?
    說到美,一定會談到《詩經》的樸實自然之美;納蘭詞的清新脫俗之美;《洛神賦》的語言華麗之美......總之,詩本身就是美,只是不同的詩,有詩人不同的情感和人生閱歷,就有了不一樣的美。今天分享的《洛神賦》是曹植的作品,詩中以神話中關於宓妃的情節,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
  • 駢賦練習(荷賦)
    一、漢大賦、駢賦、律賦、文賦、駢文各有哪些特徵?
  • 歷史上詩人撩妹的詩詞歌賦,一首有畫面美,一首能讓人耳根子發軟
    歷史上詩人撩妹的詩詞歌賦,一首有畫面美,一首能讓人耳根子發軟古代詩詞歌賦是歷史文化中十分寶貴的遺產,古代詩人被稱為「騷人」,其中也留下了不少用來撩妹的作品,很多都是膾炙人口的名言。在影視劇中,人們也經常聽到有角色用一些詩詞來撩妹,比如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中「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一句也比較高級,強調了對愛情的重視。還有元好問的《元問》中有「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白居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在古裝劇中都是經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