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5日訊(記者 文驥 攝影報導)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四川省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控輟保學是教育脫貧攻堅的重要考核指標。這次掛牌督戰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確保貧困家庭孩子入學一個都不少?發布會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副廳長張瀾濤介紹,總攻戰打響以來,教育廳堅持疫情防控與教育脫貧兩手抓,全廳總動員,由14個廳領導牽頭,21個處室參與,組成7個督戰作戰組和1個巡迴指導組,對7個縣掛牌督戰作戰,一起查找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問題28個,確保義務教育貧困家庭孩子都上學、上好學。
一是聚焦學生都上學,打好「控輟保學」殲滅戰。全面落實縣長、教育局長、校長、鄉(鎮)長、村長、家長「六長」責任,使他們肩上有責,尤其是對家長,共發出了1.8萬份限期復學的通知書,做到「肩上有責」;充分抓住春秋季入學的關鍵時期,省州縣組織500多人次到7個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適齡兒童少年失輟學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臺帳,做到「胸中有數」;組織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全力配合打擊非法使用童工、童婚等違法行為,在關鍵的路口設置卡點,堵截外出打工的適齡兒童少年1千人次,處罰客車100餘輛,對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和監護人,通過官告民方式起訴監護人36人次,做到「心中有法」;健全「縣、鄉、村、校」四本臺帳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失輟學學生動態監控、逐一化解銷號,做到「本上有帳」;通過殘疾兒童送教上門、集中補償、隨班就讀、職業學校學技能等方式,妥善安排勸返失輟學學生,做到「分類有策」。
據介紹,目前,7個掛牌縣鎖定的10415名建檔立卡貧困失輟學學生已全部勸返,最後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於6月29日從黑龍江省佳木斯和吉縣勸返回到布拖縣交際合中學就讀。
二是聚焦學生有學上,全力補齊涼山州的校舍短板。今年7縣共規劃建設361個校舍項目229萬平方米。結合疫情防控,按照6月主體完工、7月裝修完成、8月投入使用的節奏來倒排工期,加快建設進度,省州縣共組織80餘人次對卡脖子的建設項目蹲點指導,協調各方,確保今年秋季開學,校舍都如期投入使用,使適齡兒童學生進得來、住得下。
三是聚焦學生上得起學,認真落實資助政策。對45個深度貧困縣實行了15年免費教育,核心是要把好的德政工程、好的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建立貧困學生資助政策監督和核查體系,組織專人深入7個縣開展學生資助政策落實督查督政和檢查,對資金發放不及時、不到位的40餘所學校提出了整改要求,限期把學生的資助資金發放到學生手上,保證了貧困家庭學生不會因貧困而輟學。今年7個縣共投入學生資助資金2.63億元,資助貧困學生38.33萬人次。
四是聚焦學生聽得懂,大力推廣普通話。指導7個縣持續推進「學前學普」工作試點,建設一村一幼1593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滿足了69723名幼兒就近入園;組織7個縣700名教師參加為期4個月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提升普通話教學能力。
五是聚焦學生學得好,努力提升教師水平。針對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問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統籌公費師範生定向培養、特崗計劃為7個縣招錄培養教師71名;統籌高校師範畢業生頂崗實習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銀齡講學計劃共計3306人到7個縣支教。同時,加大涼山州的本土學校和老師的培養力度,對7個縣所有的義務教育學校實行內地「一對一」結對精準幫扶工程,內地236個學校和涼山州7個縣的學校結對子,幫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實施50名第一校長援彝培訓項目、300名民族地區小規模學校鄉村全科教師培訓項目,解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確保貧困家庭孩子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