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廳多措並舉確保義務教育貧困家庭孩子都上學、上好學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5日訊(記者 文驥 攝影報導)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四川省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控輟保學是教育脫貧攻堅的重要考核指標。這次掛牌督戰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確保貧困家庭孩子入學一個都不少?發布會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副廳長張瀾濤介紹,總攻戰打響以來,教育廳堅持疫情防控與教育脫貧兩手抓,全廳總動員,由14個廳領導牽頭,21個處室參與,組成7個督戰作戰組和1個巡迴指導組,對7個縣掛牌督戰作戰,一起查找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問題28個,確保義務教育貧困家庭孩子都上學、上好學。

  一是聚焦學生都上學,打好「控輟保學」殲滅戰。全面落實縣長、教育局長、校長、鄉(鎮)長、村長、家長「六長」責任,使他們肩上有責,尤其是對家長,共發出了1.8萬份限期復學的通知書,做到「肩上有責」;充分抓住春秋季入學的關鍵時期,省州縣組織500多人次到7個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適齡兒童少年失輟學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臺帳,做到「胸中有數」;組織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全力配合打擊非法使用童工、童婚等違法行為,在關鍵的路口設置卡點,堵截外出打工的適齡兒童少年1千人次,處罰客車100餘輛,對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和監護人,通過官告民方式起訴監護人36人次,做到「心中有法」;健全「縣、鄉、村、校」四本臺帳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失輟學學生動態監控、逐一化解銷號,做到「本上有帳」;通過殘疾兒童送教上門、集中補償、隨班就讀、職業學校學技能等方式,妥善安排勸返失輟學學生,做到「分類有策」。

  據介紹,目前,7個掛牌縣鎖定的10415名建檔立卡貧困失輟學學生已全部勸返,最後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於6月29日從黑龍江省佳木斯和吉縣勸返回到布拖縣交際合中學就讀。

  二是聚焦學生有學上,全力補齊涼山州的校舍短板。今年7縣共規劃建設361個校舍項目229萬平方米。結合疫情防控,按照6月主體完工、7月裝修完成、8月投入使用的節奏來倒排工期,加快建設進度,省州縣共組織80餘人次對卡脖子的建設項目蹲點指導,協調各方,確保今年秋季開學,校舍都如期投入使用,使適齡兒童學生進得來、住得下。

  三是聚焦學生上得起學,認真落實資助政策。對45個深度貧困縣實行了15年免費教育,核心是要把好的德政工程、好的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建立貧困學生資助政策監督和核查體系,組織專人深入7個縣開展學生資助政策落實督查督政和檢查,對資金發放不及時、不到位的40餘所學校提出了整改要求,限期把學生的資助資金發放到學生手上,保證了貧困家庭學生不會因貧困而輟學。今年7個縣共投入學生資助資金2.63億元,資助貧困學生38.33萬人次。

  四是聚焦學生聽得懂,大力推廣普通話。指導7個縣持續推進「學前學普」工作試點,建設一村一幼1593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滿足了69723名幼兒就近入園;組織7個縣700名教師參加為期4個月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提升普通話教學能力。

  五是聚焦學生學得好,努力提升教師水平。針對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問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統籌公費師範生定向培養、特崗計劃為7個縣招錄培養教師71名;統籌高校師範畢業生頂崗實習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銀齡講學計劃共計3306人到7個縣支教。同時,加大涼山州的本土學校和老師的培養力度,對7個縣所有的義務教育學校實行內地「一對一」結對精準幫扶工程,內地236個學校和涼山州7個縣的學校結對子,幫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實施50名第一校長援彝培訓項目、300名民族地區小規模學校鄉村全科教師培訓項目,解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確保貧困家庭孩子學得好。

相關焦點

  • 從「能上學」到「都上學」再到「上好學」
    逆境中的她從小勤奮好學,成績優異,2016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湖南師範大學。2019年沅江市教育局實施生源地助學貸款獎補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項目,陶瑤成為資助對象,她將感恩化為前進的動力,大學期間一直勤工儉學,成績突出,2020年被保送到武漢大學讀研究生。
  • 營口市多措並舉全力做好2020年家庭貧困大學生資助工作
    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市仍有部分學生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新大學生順利入學,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營口市多措並舉,全力做好今年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工作。三、積極為社會愛心部門、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搭建平臺,連續舉辦多場資助貧困大學生愛心捐款活動
  • 多措並舉點亮對口幫扶貧困區脫貧希望
    廣東省通過打造「勞務協作+ 家政扶貧+ 電商培訓」三位一體精準扶貧模式,多措並舉促進受援地區勞動力就業創業。2016 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以來,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將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作為落實「兩個大局」、實踐「先富幫後富」的使命擔當,深入踐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理念,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打造「勞務協作+ 家政扶貧+電商培訓」三位一體精準扶貧模式,多措並舉促進受援地區勞動力就業創業,為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
  •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靠知識 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中國法院網
    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說的是「斷窮根」的硬道理。  8年後的今天,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來自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雲南財政加大資金投入,多措並舉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雲南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特崗計劃」和「三區」人才教師專項計劃,支持高校畢業生到邊遠艱苦地區創業就業,全力保障鄉村教師待遇,促進鄉村教師整體素質提升,多措並舉建設鄉村教師隊伍。
  • 四川省教育廳最新通知
    8月27日,四川省教育廳就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迅速投入臨戰狀態,有針對性地研究部署秋季學期開學工作,切實將教育責任、學校責任、個人責任落實到位。全省各普通高校、中小學校、幼兒園應做到應開盡開,師生應返盡返。四川省教育廳要求,精準精細,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
  • 河南4年來累計發放資助金33.19億元,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
    「就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的這個好政策來啦,現在我們的三個孩子都在校讀書呢!」9月17日,在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教育扶貧專場上,來自駐馬店市上蔡縣的魏紅霞說。魏紅霞家裡有3個孩子,因為最小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腸扭轉而導致因病致貧。
  • 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踏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在很多地形複雜、交通不便、人口流動大的貧困地區,每一個輟學孩子的返校,背後都有科學細緻的頂層設計及基層幹部、校長、老師的努力。  千方百計保障「一個都不能少」,給「義務教育有保障」再上一道「保險閥」。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抓好第一民生工程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這些孩子中,貧困學生還可享受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套扶貧政策。  瓊中開展控輟保學工作的經驗做法,是我省教育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海南教育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將教育扶貧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圍繞「全上學、全資助、上好學、促成長」目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制度、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教育扶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雲南財政多措並舉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雲南網訊(記者 翟芯冉)記者日前從雲南省財政廳獲悉,近年來,雲南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特崗計劃」和「三區」人才教師專項計劃,支持高校畢業生到邊遠艱苦地區創業就業,全力保障鄉村教師待遇,促進鄉村教師整體素質提升,多措並舉建設鄉村教師隊伍。
  • 德欽中學多措並舉 確保學生食堂餐飲質量與安全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及非洲豬瘟疫情對市場的衝擊影響,為切實辦好學校學生食堂,全力保障食品衛生安全,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德欽中學多措並舉,全面加強學生食堂建設與管理,努力讓學生吃飽、培訓在不增加食堂成本的前提下,注重兼顧膳食營養和口味愛好,實現培訓時間與食堂日常作息同步,做到培訓內容與一周「菜譜」相一致(不含明文規定的學生食堂禁供食物),確保了培訓與正常供餐的「兩不誤」。在廚藝師傅和炊事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整個培訓突出了針對性和實用性,切實提升了食堂菜品質量。
  • 長春市九臺區立足產融結合 多措並舉助力脫貧攻堅
    長春市九臺區立足產融結合 多措並舉助力脫貧攻堅 2020-05-17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2020-04-2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手機,沒網絡,貧困家庭學子怎樣開展線上教育
    3月1日下午,武江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將統籌調配的線上教育學習終端和4G無線路由器送到重陽鎮的貧困學生手中,並現場指導操作方法,確保學生不因缺乏線上教育學習終端而耽誤學習。武江區為解決部分學生因缺乏學習終端影響線上教育的問題,多措並舉籌措調配線上教育學習終端資源。
  • 「共話扶貧」讓孩子有學上、上好學真的不容易
    扶貧必扶智扶智的根本是發展教育教育扶貧落到實處就是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但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不讓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失學柳城都做了什麼努力呢?,特別是貧困山區教學點裡的孩子再也不用每天走幾個小時上學,都能住宿了!」
  • 甘肅多措並舉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
    新華社蘭州12月5日電(記者白麗萍)記者5日從甘肅省教育廳獲悉,甘肅省在脫貧攻堅中,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通過開展控輟保學行動,累計幫助2.56萬餘名青少年重返校園,全省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
  • 碧桂園:多措並舉,打通東鄉縣「造血式」脫貧路
    繡活裡憧憬美好未來東鄉人均受教育年限7.2年,約有6.7萬農村婦女幾乎沒有上過學。男人們謀生養家,女人們則承擔起操持家務、照看孩子的重擔,這是東鄉鄉村社會的傳統結構形式。「只有補齊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的短板,改善山區學校辦學條件,才能讓更多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碧桂園東鄉扶貧負責人張韜說。作為東鄉縣龍泉學校校長的汪生術,對於學校近兩年的變化看在眼裡。山區孩子們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這讓他興奮不已。
  • 讓每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根據實施方案,2020年,我市將持續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化解義務教育階段250個大班額;新(改、擴)建中小學校6所;選派不少於38名教師到「三區」支教,為推動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為1.4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提供生活費補助;為1.2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免除2.06萬名公辦、民辦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學生學費
  • 陝西城固:聚焦貧困學生「上好學」
    來源:2020年第2867期教師報,作者:丁洪剛 吳超,原標題:《陝西城固:聚焦貧困學生「上好學」》「要說印象深還是現在。學校實行『兩免一補』和營養改善計劃,面貌大變樣,樓上樓下層層相通,教學、生活、活動都非常方便,部室齊全,變化太大了!」滿頭銀髮的70歲退休教師肖登科,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參加工作以來城固縣盤龍小學發生的變化,激動地說。
  • 南門小學恆盛皇家花園校區:讓每個孩子都上好學
    南門小學恆盛皇家花園校區:讓每個孩子都上好學 2019-10-22 16:08:17   來源:安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