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見聞VIP」APP作者方凌,歡迎下載「見聞VIP」,即時見證歷史。
導讀:賽道快速發展、貝殼一家獨大、以及未來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可能是市場看好貝殼的原因。
天貓宣布成立房產部門,公開叫板貝殼,然而作為最大競爭對手的貝殼股價不降反升,隔夜美股大漲12%。
9月16日天貓與易居發布戰略合作,聯合推出「天貓好房」平臺,幫助房地產企業定製線上房產旗艦店,把3D購技術、直播以及更多金融服務能力與房產行業結合,一起打通線上看房、購房的全鏈路。據全天候科技,天貓好房至少在未來的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
這一平臺的推出被認為直接對標前不久剛在美股上市的貝殼。果不其然,貝殼美股盤前股價下挫,當天開盤低開2%。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貝殼的跌勢並沒有持續多久,當天午後股價就開始不斷攀升,截至收盤大漲12.07%,報60.72美元。
事實上,8月13日貝殼找房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20美元,高於17美元到19美元的目標發行區間,顯示市場需求強勁。上市當天開盤價報35.06美元,開盤即大漲75%,上市首日收盤暴漲87%。
上市至今近一個多月,貝殼股價不斷攀升,近七個交易日累積漲幅更是達到33%。更重要的是貝殼的市值已接近700億美元(約4600億元),超過了A股地產龍頭A股萬科。
01
貝殼的魅力在哪裡?
阿里強勢入局,背靠騰訊、軟銀、捆綁鏈家的貝殼究竟讓市場看到了什麼魅力?
一方面,房地產經紀服務被認為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賽道。
CIC 報告顯示,綜合中國新房和二手房買賣與租賃市場,合計GTV 預計2019至2024 年將以 CAGR 6.6%增長至30.7萬億元。
廣闊的市場也給相關服務提供了發展機會。CIC報告顯示,中國其他住房相關服務的總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3.6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7.9萬億元,CAGR為17%,預計2019至2024年將以CAGR 13.7%增長至15萬億元。
圖片來源:華泰證券
另一方面,脫胎於鏈家的貝殼目前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居住服務平臺,同時也是房產中介行業唯一能實現如此大規模匹配服務的交易新平臺。
招股書顯示,2019年貝殼集團房產及租賃交易總額(GTV)已經達到2.1萬億元,交易量突破220萬筆。2019年貝殼集團營收達到460.15億元,同比增長60.63%,較2018年的12.31%營收同比增速足足增加近4倍。
第三,面對未來行業集中度可能上升的情況,貝殼顯然對任何競爭者來說都是一個重量級對手。
國盛證券認為,從北京上海一線城市來看,2019年行業集中度拐點已至,貝殼找房未來在二手房和新房市場的市佔率均會逐年上升,形成如同歐美、日本等發達市場的寡頭競爭格局。
從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場CR3,我們可惡意看到兩者的整體趨勢都是逐漸上升的,頭部企業不斷搶佔市場份額,特別是北京二手房市場的CR3達到接近70%的水平,與成熟市場已相差無幾。
02
先入局者搶佔先機
儘管前路並不好走
競爭者真的要入局,可能也並不輕鬆。
貝殼上市前夕,左暉在接受虎嗅專訪時曾回答了關於「輕型平臺反向走貝殼的路,是否有機會走通」的問題。左暉給出的回答是:有機會,但比較難。
左暉認為,一則是要形成容納更多房子、更多經紀人的強大網絡並不容易,二則建立整個數據和流程的標準也不容易,三則貝殼的經驗是用了十年才把這個東西做好。這些都是需要長期去堅持和實踐的。
需要注意的是,當下貝殼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其實也是後來者將要面臨的。
見聞VIP在8月發布的《再論貝殼找房:成長股還是周期股?》文章中提到,儘管貝殼通過真房源和ACN房屋聯賣建立了一定的行業標準,但仍未改變房產交易非標準化的硬傷。即使貝殼平臺具備高業績和高估值的增長潛力,也是基於房地產行業本身的周期性變化,比如新房渠道滲透率以及二手房流通率的提升,該股票仍歸為周期性行業。
同時,房產經紀還面臨來自物業管理的跨界競爭。
中信證券在8月研報中認為,物業管理龍頭和房地產經紀龍頭未來可能形成跨界競爭,分割佔據房地產服務垂直細分賽道的市場份額。
物業管理龍頭公司依託日常高頻的服務,和大量業主產生良性互動,可以利用電梯空間做廣告,還可以用物業管理用房開展經紀業務等活動。相比之下,房產經紀公司的社區連接,要遠遠弱於物業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