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江倩倩 祁潔 王辰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動動手指,師生的衣食住行網上可全部搞定,400間直播教室「整裝待命」滿足全校線上線下多元授課需求,上課人數較多的課程採用「大班授課、小班輔導」的方式在防控疫情的同時確保同學們學得懂……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了解到,學校在正式開學前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開學工作。新生進校期間,學校保衛處提供24小時行李搬運服務,而由「大牌教師」擔任的新任班主任也將成為學生成長成材的指引者。
新生在校內拿出手機,打開學校自主開發的「交我辦」App,進入「新生-新生身份核驗」,按照操作指引,十秒內即可完成身份核驗。這種方式不僅操作方便,更加省去了傳統報到註冊流程中排長隊,人工核實證件、信息比對等步驟,顯著提高報到效率,往年「人頭攢動」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值得注意的是,與普通「刷臉」報到不同,上海交通大學本次採用的「新生線上核驗」,為結合「人臉識別」技術與「活體驗證」技術的「實人認證」方式,對接資料庫信息,新生身份真實可靠。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上海交通大學將教務、財務、宿管、校醫院、戶籍等多個部門、多項新生相關業務轉至線上,新生在入校前即可完成宿舍信息查詢、繳費、保險等業務辦理。完成「新生身份核驗」這最後一環,即可正式成為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員。
學校還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搭建多個「智慧校園」應用場景,精準服務返校的全體師生,有序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研發上線全面覆蓋「校園巴士、地鐵站接駁公交、校區間通勤班車」3大路線的掌上智慧交通服務,車輛動態可以實時顯示,最近站點和到站時間可以精準識別,指引大家「掐點」等車,避免人流擁擠。開發協同編輯、多人共享的智能雲筆記「水源文檔」,定製開發「AI語音服務」,打造「語音識別輸入」特色功能,實現課堂、研討等超全場景廣泛應用,支撐交大教學科研需求。無人車派送、手機掃碼秒取快遞等無接觸方式也為廣大師生帶來了安全、放心的快遞服務。
到了「飯點兒」,怎樣避免用餐擁堵、「錯峰」吃飯?上海交通大學食堂就餐指數可以給師生們提供參考。「食堂就餐指數」實時發布各食堂就餐人數信息,只要動動手指,各食堂總座位數與當前就餐人數、各餐飲大樓樓層區域分布就餐人數就一目了然;系統按餐廳空閒狀況排序,數據每隔10秒自動刷新,成為師生就餐選擇的有益「風向標」,引導師生錯峰錯時就餐。
同時,學校各大食堂還在主通道周邊設置了打包快餐通道,精心搭配了三種價位的套菜,供有需要的師生購買、取餐並快速離開。
在上課問題上,上海交通大學新學期授課形態主要分為「教室教學」「教室教學+在線直播」「線上教學」三類。其中教室教學將成為新學期大部分課程的授課形式;教室教學+在線直播這一形式主要針對教學班有部分學生因疫情無法返校的情況;若任課教師在境外無法回國,或教學班大部分學生因疫情無法返校,則採取線上教學的形態。
為支持「教室教學+在線直播」這一形態,學校暑期將400間教室建設為直播教室,實現本科教學樓全覆蓋。
新學期,交大將開放所有教室作為自習室,以增加學習空間,減少人員聚集;對於班級人數較多且上座率較高的課程,條件允許下,師生可申請將課程調整至容量更大的教室。學生可不全部集中上課,任課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適當分流;可利用直播/錄播課程參與課堂教學,上課期間鼓勵教室開窗通風,學校相關部門會每日對教學樓及公共區域進行全面通風消毒,每個教室配備酒精棉,供師生使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