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開選首批子基金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1000億規模「超級母基金」開選首批子基金,它在尋找什麼樣的GP?

文丨陳之琰

編輯丨劉旌

千億規模的「超級母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在宣告成立一個月後,就迅速邁出了第一步。

36氪注意到,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稱,將開啟遴選旗下子基金的管理機構,以期「通過股權投資方式,重點支持創新成長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受理時限為8月5日起至25日。子基金髮起人可包括:行業龍頭企業、公司股東、投資機構、地方政府等。

這個以國字頭命名的母基金大有來頭,是中國第一支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母基金,這也是國家中央財政第一次直接扮演LP角色,主要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方式將總規模放大到1000億元規模。其背後陣容堪稱豪華:國家財政部為第一大股東,其餘股東還包括中國菸草、上海國盛、浦東科創和中國人壽等。

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多重挑戰。業內普遍認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選擇此時註冊、揭牌並快速啟動運行,代表著國家隊中長期資本加入,也是提振市場和投資者信心的標誌,將有利於吸引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直接投入到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實體企業,緩解企業在復工達產、創新升級過程中的面臨的資金短缺。

當募資難成為過去兩三年的長期話題,國家中小發展基金甫一誕生就引發了行業的空前關注。那麼,究竟什麼樣的GP才能搭上這艘巨型航母,助力中小企業?

「高標準、嚴要求」

大塊頭的出手必然是大手筆。

根據《公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對單支子基金認繳出資規模不低於5億元,但原則上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子基金設立總規模的30%。

不過,根據《公告》附加的《管理機構申報指南》,其遴選細則卻相��「高標準、嚴要求」。

首先需具備強悍的募資能力:管理機構註冊資金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每支子基金認繳總規模不低於15億元,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部分外,其餘需向社會募集。管理機構需在中選確認後6個月內完成設立任務,原則上9個月內啟動並落實首批投資。

其次必備足夠優異的歷史業績:要求管理機構或核心成員擁有至少10個中小企業成功投資案例,同時,歷史業績必須滿足以下三者之一:(1)已退出項目的平均收益率50%以上;(2)管理的投資組合平均內部收益率(IRR)在 12%以上;(3)DPI (持有的 IPO 流通市值視同投資收益)大於 80%。

最後,還得是一級市場早期投資的「老玩家」而「非新玩家」。《管理機構申報指南》要求,申報的管理機構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三年以上;配備的核心成員中具有5年以上創業及股權投資經驗的專職高級管理人員不低於5人;管理機構及核心成員累計實際管理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少於3支,累計管理基金規模不低於15億元。其中,至少管理過一隻早中期創業投資基金。

以上標準為該公司尋找潛在的首批子基金管理機構構築了足夠高的門檻,其政府引導的特徵也更為鮮明。作為公司的註冊地,上海政府此前便發聲稱,將發動相關國有投資集團,成立子基金;協調相關行業協會,發動各類社會化基金積極參與承接母基金;支持在自貿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重點區域設立子基金。

在早前的揭牌儀式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也聲明,「在同等條件下,將優先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母基金股東單位發起設立的子基金,優先支持設立在中西部的子基金」。

已運作5年的超級母基金

有業內人士向36氪分析,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對於第一批子基金採取新設直投的參與形式,以及對出資比例和募資能力亦有要求,可以看出其依然遵循相對傳統的「政府引導基金」的運營方式。即財政資金起槓桿和扶持作用,引導地方政府大力發展特定領域,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他認為,通過購買成熟基金中的國資份額,可以更精準判讀助力中小企業的發展,更清晰地完成其引導使命。「可以參考現有類似案例,如2018年初成立的服貿基金(註: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就是以類似二手份額交易的方式投資了鐘鼎資本的所管理的人民幣基金。」

雖然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剛宣告成立,但實際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已經設立並運作近5年。

2015年9月,根據《中小企業促進法》要求,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當時,中央財政出資150億元,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總規模為600億元,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其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陸續發起4隻有限合夥制子基金,分別委託給國中創投、毅達資本、東方富海、清控銀杏管理。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4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4隻子基金,共完成投資項目222個,投資金額超過60億元,已投項目主要涵蓋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行業。

具體來看,作為首隻子基金的管理人,國中創投截至去年底投資了朗鷹教育、美亞商旅、蜻蜓FM、鬥魚等146個項目,投資金額超過45.21億元。清控銀杏團隊管理下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至今投資了海博思創、有感科技、天眼查等60多個項目;東方富海投資了倍諳基生物科技、小熊U租、能鏈集團等20多個項目;毅達資本投資了品品鮮、摩多科技、唯達技術等50多個項目。

疫情期間,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4隻實體子基金完成投資決策項目20多個,直接投資與帶動社會投資金額合計28.48億元。

相關焦點

  • 外貿信託推動產融結合 信託基金助力中小企業成長
    五年放款超80億元   中小企業信託基金主要採用信託貸款方式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截至目前,業內發行類似產品有數百款。2012年9月,中信信託發起「中信·北京中小企業發展信託基金」系列項目,是行業中較早成立中小企業信託的公司。
  • 從無到有16年:中國母基金髮展歷程回顧
    新時代下,宏觀經濟正在轉型攻堅,多層次資本市場亦在穩步發展。母基金在中國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正日益成為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或初創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母基金需要更多考慮在規定的運營周期內(10~15年),如何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以及回收,處理好短期現金流管理和長期收益管理之間的平衡。中國的母基金歷史並不久遠,卻為中小企業發展、為資本市場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母基金主要分了三大類:政府引導基金、國有企業參與設立的市場化母基金和民營資本的市場化母基金。
  • 江西創新基金助力中小企業--24小時滾動新聞--人民網
    原標題:江西創新基金助力中小企業  本報南昌9月15日電 (記者吳齊強)「我們企業規模雖小,啟動資金不過百萬元,但看家寶貝不少。」13日,南昌市麗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主打項目——基於圖像OMR24灰度識別算法的網絡閱卷系統。
  • 華北理工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立項通知,華北理工大學獲批3項重點支持項目,直接經費共計約460萬元。  由華北理工大學獨立承擔、張玉柱教授主持的「多源冶金粉塵梯級回收有價元素及協同資源化基礎研究」,直接經費257萬元。
  • 基金早知道 | 真正的科創板基金來了!六家基金首吃螃蟹
    此次獲批的科創板基金,與以往的科創主題類基金不同,對科創板有明確的投資比例限制,投資於科創板的股票資產佔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創板」基金。— —早知道必看大事— —1、7月以來權益基金募集超1500億元,多隻新基金欲趁行情震蕩加緊建倉2、真正的科創板基金來了,六家基金首吃螃蟹3、倉位打滿VS空倉等待,基金下半年緊盯「高性價比」4、增持消費和科技,基金二季報披露資金動向— —影響投資的重要事件解讀— —
  • ...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設10億規模子基金 首筆3.18億元投資江中食療
    i黑馬訊 12月27日,晟道投資宣布與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共設的子基金——共青城晟瑄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共青城晟瑄」)已完成落地運作,首筆項目出資同步完成。該基金總規模10億元,其中江西省引導基金出資3億元。
  • 私募股權基金高級研修班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內資本市場的興起,國外的金融資本特別是私募股權基金資本也將越來越多地湧入我國,由於很多未上市的企業缺乏股權融資的渠道,而選擇了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漸成燎原之勢。特別是新合夥企業法的實施,其所引入的有限合夥方式為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考察會。
  • 國內首筆技改基金服務信託在廈落地
    國內首筆技改基金服務信託在廈落地廈門國際信託以金融創新提升技改獎補政策的精準度,大大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廈門日報訊(>記者 毛慧琴)昨日,廈門國際信託成功落地國內首筆技改基金服務信託。政銀信三方攜手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通過服務信託的方式實現落地的技改基金,在全國範圍內尚屬首筆,這是政銀信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廈門國際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
  • 綠金委安國俊: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出正當其時
    2020年7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達885億元人民幣,是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發起成立的綠色發展領域的國家級投資基金,長江經濟帶沿線 11 省均參與出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內容解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韓宇介紹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研究起草和徵求意見建議等方面作了介紹,從發展理念和戰略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工作重點及戰略任務、精準管理和戰略保障等《規劃》的內容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政策解讀。
  • 中國綠色能源發展基金在京成立
    本報訊 記者溫雅莉報導 10月30日,我國首個綠色能源類公益基金——中國綠色能源發展基金在北京成立。作為中國綠色能源發展基金品牌行動的「綠色發展大講堂」,也將定期在京舉辦。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國家林業局紀檢組組長陳述賢,國家林業局原總工程師、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卓榕生等出席啟動儀式,並共同為基金揭幕。
  • 劉健鈞演講: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處理好三大關係
    非常高興有這麼一個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司關於發展創業投資的想法。本來這次會議馮處長也很重視,原來想親自參加的,但是要臨時加班,所以委託我就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需要處理好的三個關係談談我們的個人看法。  剛剛鄧天佐副司長很長的演講非常精彩,我覺得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是我個人非常贊同的。在發展私人股權和創業投資的取捨過程當中,政府一定要強調、重視發展創業投資的作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西南民族大學首獲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項目資助
    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悉,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王長庭教授主持的《氣候變化下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多功能性維持的地下生態學過程與機制》獲準立項,獲得直接經費262萬元,該項目的獲得實現了西南民族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四川)項目上零的突破,也是該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得的首個重點項目
  • 創新添動力,經開區5家企業入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
    12月4日,第二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在經開區召開。據了解,經開區5家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成功入圍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標誌著區域源頭創新再添「新抓手」,積蓄了強大發展後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廣出席會議。
  • 新年首現基金髮行失敗 凱石基金受挫凸顯行業「馬太效應」
    2020年第一隻發行失敗的基金悄然而至。1月13日,凱石基金髮布公告稱,凱石秦純債三個月定開債券型發起式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在基金髮行火熱的大環境下,僅需1000萬元就能成立的發起式債券型基金黯然「夭折」,讓人錯愕。對此,基金行業人士表示,凱石基金新基金產品的失利,背後可能是公司對於資源、成本收益的綜合考量。
  • 中基協副秘書長黃麗萍:基金是創新發展的動力
    「基金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是創新資本的供給者,在現代金融體系中佔居了重要一席之地。」11月28日,在「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發表題為《堅持長期價值推動創新發展》的講話。黃麗萍指出,企業是創新發展的基礎,是高質量增長的源泉。而基金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是創新資本的供給者,在現代金融體系中佔居了重要一席之地。
  • 深圳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啟動 助力「知識」轉「資本」
    今日,深圳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基金(以下簡稱風險補償基金)正式啟動,將為在深圳中小微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提供風險補償,幫助企業盤活智慧財產權無形資產,拓展融資渠道,增強創新發展能力。3000萬風險補償基金撬動3個億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是深圳市智慧財產權投融資領域首個基金,具有示範帶動作用。
  •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
    【國家大基金二期董事長樓宇光調研深科技】近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二期)董事長樓宇光調研深科技,公司董事長周劍、常務副總裁陳朱江熱情接待,雙方就加快推動沛頓半導體封測項目建設及深化合作進行交流。樓宇光表示,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及市場的發展,深科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