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1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今年上半年全市出生的「蛇寶寶」數量與去年「龍寶寶」相比,約減少10%,但紅房子、一婦嬰、國婦嬰三大產科專科醫院分娩人數卻紛紛上升。昨天,作為本市便民實事工程,坐落於高科西路、滬南路路口的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正式落成並投入試運行,今天起準媽媽們可以到一婦嬰東院預約建卡。新增的200多張產科床位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分娩高峰的壓力。
一婦嬰東院位於浦東北蔡地區,毗鄰花木社區,填補了浦東地區無三級甲等婦幼專科醫院的空白。一婦嬰透露,東院先期提供產科、婦科、計劃生育科、乳腺科等門診服務,半個月後將開設相應住院服務。一婦嬰東院核定床位500張,另設250張嬰兒床。
據悉,長樂路上的一婦嬰西院因地處市中心,目前病房資源非常緊張,即使新增擴容了100張床位,病床依舊緊張。「今後,一婦嬰東院、西院、南院將互相聯動,專家們也將統籌調配。」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教授介紹說,新增幾百張產科床位後,如何保證足夠的產科醫生是準媽媽們最為關心的,一婦嬰已在近三年內陸續儲備了300至400名新進醫護人員,確保東院醫護力量充足。東院最新引進的全院首位外籍醫生也將很快到崗。
新落成的東院將引入「移動查房」等無線醫療的最新理念。屆時,醫生、護士可手持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即使在家,也可根據病人的床位,查看病人的電子病史、化驗報告等,了解病情,實現查房,這一無線醫療將在產科、婦科等實現全覆蓋。
除了信息化管理,醫院還將在臨床上實行「全程跟蹤式一貫制產科服務模式」,即在產科門診中,孕婦可自己選醫生,從產前、產時到產後隨訪,由專門醫生一對一負責,更為人性化。
考慮到去年該院全院一年分娩數近1.5萬人次,位列全市第一位,段濤表示,在確保母嬰安全且孕婦同意的前提下,按國際通行做法鼓勵順產後24小時、剖宮產後48小時出院。根據幾大產科醫院統計,和去年「龍寶寶」相比,「蛇寶寶」略有減少,和2011年的分娩量旗鼓相當,但三大產科專科醫院依然爆棚。根據估計,今後幾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仍將維持小高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