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劉老師,目前運營一家機器人培訓學校,跟大家分享積分課堂管理的相關內容。
01一、「積分管理」的五大價值
一個完善的「積分課堂」的五大價值如下:
第一,可視化。學生可以實時看見自己在學校得到了多少積分
第二,目標感。每個學生都有了共同的目標,有了目標感。
第三,成就感。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他們看見自己積分的增加和排名的變化。有了積分的變化,學生更加的會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
第四,互通性。這個「積分課堂」分為兩個分:「家分」和「校分」。「家分」指的是學生在家庭裡的家分,即家長給他加的分;我身邊的朋友,她是一名老師,會給孩子制定學習課程時間表,然後根據孩子的完成度和堅持的學習時長,給予孩子積分,然後羅列出積分對應的獎勵(看電影、帶孩子去吃肯德基、給孩子買一些禮物等),「校分」指的是學生在學校獲得好的表現得到的分數,我們學校採用的是積分獎勵,根據課堂的表現,比如積極回答問題,作品完成度,作品創新獨特等設置積分。「家分」和「校分」相輔相成。
02「積分課堂」實施的四個關鍵詞
「積分管理」在學校該如何實施呢?
下面來看四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一人雙分」。大家已經知道了一個是「家分」,另一個是「校分」
第二個關鍵詞是「獎懲標準」。怎樣可以加分、怎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加分、怎樣會被懲罰扣分****對於這些,學校都要有一個獎懲的標準。
第三個關鍵詞是「積分管理」。這主要是指積分該如何記錄、如何管理。
第四個關鍵詞是「獎勵兌換」。這主要是指在獲得積分後,學生如何兌換獎品
03關鍵詞一:一人雙分
第一個叫做「家分」。這個加分來自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達到一定的分數就可以兌換獎勵,兌換後即從「家分」中扣除相應的分數。
例如,學生要兌換一箱工程機械套裝的積木,需要200積分,那就從他的積分找那個扣除200積分,這樣他才能把這個積木帶回家。如此就實現了一個分數不斷更新迭代的機制,這和學校現在使用的積分管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個分——「校分」。「校分」來自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得分,達到一定的分數以後,學生可以按照學校的禮品表,依次獲得禮品表中的獎勵,而且越往後獎品越好,學生的成就感就越強,且「校分」不清零,不作廢。
在這種制度下,學生就會更有獲得「校分」的欲望。自己的分數越來越多,後面的獎勵越來越好,這刺激感也越來越大。有利於推動續費率的提高。
04關鍵詞二:獎懲標準
「家分」的家分,主要是根據家長向老師反饋學生的家庭表現,由學校按照指定的標準及範圍進行具體的家分。當然,「家分」是要有上限的。
家長可以在微信群裡向老師反饋,由老師根據學校指定的標準進行加分
「校分」主要由老師根據學生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按照學生自身指定的標準及範圍進行加分。「校分」是不設上限的。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校分」和「加分」的家分標準模板,供參考
學生上課沒有遲到,可以加2分;如果遲到了,則要扣2分。如果學生沒有早退,加2分,反之則扣2分。如果學生沒有請假,加2分,反之則扣2分。
根據學生發言的情況加2~5分;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加3分,沒有完成扣3分;作業完成的質量也可以有5~10分的家分。班級最佳創新小能手,可以加10~30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自行設計。
「家分」的家分標準如下:學生主動承擔家務30分,要有照片和視頻作為證據;學生給爸爸媽媽講晚安小故事,可以獲得30積分的加分;學生孝敬長輩,可以加30分;學生在家課後鞏固所學作品搭建,拍視頻發給老師,可以加分10-20分。可以由學校設置標準,再將標準告知家長。
05積分管理
設置積分光榮榜,積分光榮榜主要展示學校當錢總積分排名前十名的同學,包含照片、介紹,建議把光榮榜掛在前臺的牆壁上。
如果配上照片,就能讓學生感受到積分帶來的榮譽感,效果會更好。當晚,這只是建議,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具體內容。當班老師負責積分的匯總和記錄,每周匯總一次,收集視頻或圖片,記錄想相關學生的家分,然後在整理出前十的學生做到光榮榜上去。
06獎勵兌換
這裡主要介紹「校分」和「家分」如何兌換
比如第一個分類孝敬長輩累,對應的產品是媽媽的保溫杯,第二個分類也是孝敬長輩累,對應的產品是爸爸的圍巾****這些獎品有親子類、繪畫類、摺紙類、剪紙類等,他們當中很多不單是獎品,還被賦予了「想法」:不是為了學生自己,而是為了長輩。
大家可以自行設置,變成自己學校的「校分」兌換禮品表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獎品都是學生獲得一定分數後可以累計享受的。例如,學生的積分達到500分可以換保溫杯,換完保溫杯這句話後,這500積分依然存在。之後繼續從500分開始家分,一直加到1000,他就可以換爸爸的圍巾了。等換完爸爸的圍巾,這1000分依然存在,繼續從1000分往上加分等。
這樣一直累加,不清零,不作廢,學生可以好的禮品表上的全部禮品。
這就是「校分」的獎勵兌換機制
接下來介紹一下「家分」兌換機制,可以設置,家庭教育微課課程、海底世界門票等等,大家要注意的是「家分」兌換完之後,分數就要清零。
07「積分課堂」戰術效果的三個層面
介紹完了禮品兌換,四個關鍵詞就全部講完了。作為一種積分管理,戰術效果有如下三個層面:
第一、參與感。這樣的積分管理機制能讓學生每天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能記著自己的分數,從而對學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二,互動感。這樣的互動簡單、有趣,能讓家長關注學生在家裡的表現,也讓老師關注學生在學校裡的表現。而「校分」和「家分」兩種不同的分數也滿足了學生「快一點換到獎品」及「換一個好一點的獎品」這兩種不同的需求。由此,學生和學校、家長、老師之間的互動進一步加強了。
第三,樹口碑。當學生換到禮物的時候,當媽媽在微信群裡為學生申請加分的時候,都為學校樹立了口碑。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積分管理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