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已散,浩氣長存 ——觀《英雄兒女》紀錄片有感

2021-01-11 澎湃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與美國基辛格博士談論抗美援朝戰爭時,基辛格問:「中國軍隊缺乏後勤保障、空軍支援,裝備如此之差,居然沒有打輸。」總書記告訴他:「我們靠的是一種革命的戰鬥精神,我們的戰士是不怕你們的,無論拿什麼武器,都敢與你們較量。」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央視近期播出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美作戰70周年的紀錄片《英雄兒女》對總書記的這一論斷作出了有力的印證。

片中最令我這個95後感到震撼的便是習近平總書記所稱道的「革命的戰鬥精神。」

稍微了解一些抗美援朝的歷史,就不得不承認,志願軍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之下取得勝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為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

單就從敵我雙方最基本的武器裝備力量、飲食、服裝對比來看,美軍具有碾壓性優勢。

美國軍隊動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還掌握著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志願軍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武器裝備相當落後,後期參戰的少量空軍也僅能掩護後方主要交通運輸線和局部的空中作戰,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紀錄片第二集《極限戰爭》中就有列舉雙方軍備力量的詳細對比,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第五集《萬眾一心》中,再現了百姓加班加點、男女老少齊動員為志願軍製作炒麵的情形。抗美援朝時期,炒麵登上了歷史舞臺。這炒麵不同於我們現在北方喜愛的炒麵,熱氣騰騰有葷有素。這炒麵我也曾吃過,第一口覺得十分新奇,別有一番滋味,再吃幾口卻覺得無法下咽。這是將一些五穀雜糧炒熟後研磨成粉,再加入食鹽,製成後易於保存和攜帶。志願軍們經常就是吃一口乾糧袋裡凍得硬邦邦的炒麵,再抓一把地上的積雪解渴,就這麼堅持作戰。據志願軍老戰士回憶,在戰場上能繳獲美軍的口糧,在當時簡直不亞於饕餮盛宴。在長津湖戰役中還曾繳獲過美軍的野戰餐車,餐車的後箱全是一層層鋁製的抽屜,拉開抽屜是一個個的灶眼,每層抽屜的空間剛好可以放下美軍士兵的軍用飯盒,只要關上抽屜就可以對飯盒進行加熱,幾分鐘以後,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

志願軍入朝初期,形勢緊迫,許多部隊來不及配齊冬服,官兵主要穿我軍50式軍服。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準備充分,著棉服、羽絨服過冬。長津湖之役,志願軍第9兵團15萬將士冒著零下近40度的冰雪嚴寒潛伏六晝夜,打掃戰場時,竟有數百名戰士凍成了冰雕,成為讓敵人敬畏的「冰雕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暉。

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與美軍相比說是有天壤之別也不為過。志願軍是「鋼少氣多」,美軍是「鋼多氣少」,志願軍靠的就是這「氣」,這傲然正氣,從精神上打垮敵人。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無數志願軍先烈視死如歸,他們的英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抗美援朝戰爭中淬鍊的愛國主義精神,從千難萬險中鍛鍊出來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為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必勝信念。深刻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內化為中國人民的精神標識。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就要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要永懷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中國人民就能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這部紀錄片也讓我想起前不久觀看過的院線電影《金剛川》,電影由張譯、吳京、鄧超等當紅演員領銜主演,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在金剛川的一座橋的建與毀、修與炸之間,反反覆覆與美軍戰鬥的故事。國內戰爭題材的電影非常少,首先可以明確這種類型的電影是能夠受到觀眾朋友的喜愛的,比如《八佰》、《金剛川》等電影都備受好評。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越來越少的導演、投資方願意製作這樣的電影。我們需要思考,在和平年代,尤其是通過新興媒介,我們如何大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培養人民群眾對戰爭和平的理性思辨,凝聚起保家衛國的堅定意志,我想這需要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俗話說「只有打出來的國威,沒有跪出來的尊嚴」。正是通過韓戰,美國才將中國視為一個平等的競爭對手。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立威之戰,使我國在後來一系列的國際事務中能夠「說的上話、站的住腳」。試想,如果在韓戰中,我國繼續軟弱、妥協,重複中國近代史的屈辱,那麼我們何時才能真正獲得世界各國的尊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國際化境中,我們要延續這種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民族氣節,已經強大起來的新中國絕不應忍受任何一個國家對我們的隨意欺凌。

無數先烈、革命前輩們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犧牲,英雄事跡可歌可泣。長津湖戰鬥中,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楊根思,懷抱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用生命詮釋「三個不怕」的錚錚誓言。上甘嶺戰役中,年僅21歲的黃繼光為拿下597.9高地,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眼,為戰友開闢了前進的道路。在391高地附近,邱少雲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為避免暴露,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致敬英雄!我們永遠銘記抗美援朝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永遠銘記抗美援朝英雄驚天動地的壯舉!永遠銘記30多萬名功臣英雄、6000個功臣集體和197653位烈士的英名!英雄永垂不朽,永遠彪炳史冊!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如今的中國,可能不再需要我們每個人上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但總有人在披荊斬棘。2019年年底發現、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我國來說何嘗不是一場「硬戰」。鍾南山院士建議所有人千萬不要前往病毒的爆發點武漢,而他自己卻在第一時間奔赴武漢,短短72個小時,84歲的院士輾轉四座城市。「你救死扶傷,我守護一方,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沒有到不了的春天。最美的逆行,是我與你並肩作戰,一起加油!」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多少人主動請戰,冒著極高的傳染風險,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踐行著抗擊疫情的使命,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保駕護航。而平凡的我們,想要報效祖國,就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個人社會角色,秉承楊根思「三個不相信」的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平凡亦不平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更加強大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學習偉大的「革命的戰鬥精神」,秉承全國人民在抗美援朝中表現出來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民族氣節,弘揚報效祖國、在平凡崗位中奉獻自我的民族精神。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奮發有為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原標題:《硝煙已散,浩氣長存 ——觀《英雄兒女》紀錄片有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英雄兒女》獲得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英雄兒女》音樂編輯毛薇薇代表團隊領獎《英雄兒女》創作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01位志願軍老戰士的搶救式採訪,並在播出宣傳時製作了百集志願軍老戰士口述歷史視頻,通過老戰士們的講述重溫歷史,讓人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那份無畏、勇敢和不屈,感受到中國人民和軍隊頑強、剛毅的精氣神,引發了網友強烈的情感共鳴。
  • 壯闊的歷史畫卷 永恆的英雄戰歌——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
    紀錄片《英雄兒女》海報。資料圖片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紀錄片《英雄兒女》共分為六集:《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每集52分鐘。
  • 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播出 以真實的力量震撼人心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日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播出。截至2020年10月24日7時,該片在總臺和各平臺跨屏傳播的總觸達次數為9.33億次。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開播引發強烈反響
    電視端新媒體 跨屏傳播兩不誤截至10月22日10點,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已播出的2集節目全網累計閱讀及視頻播放量(VV)超過2782萬。通過央視網PC端、央視影音移動端、CCTV手機電視、中國網際網路電視,以及微博、今日頭條、百度、B站聯合傳播。
  • 銘記英雄是我們永遠的信念和責任——訪紀錄片《英雄兒女》總導演...
    閆東說,這次大伙兒是以做時政新聞的狀態做了一次紀錄片,儘管這對於紀錄片人來說並不多見,但「紀錄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紀實,儘可能最大限度地呈現事件的完整面貌和真實性,才能最終打動觀眾。」 而這一切努力付出,為的都是「永遠銘記」。在閆東看來,《永遠銘記》不僅僅是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六集的片名,更是製作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一個永遠要堅守的信念。
  • ...為時代鑄魂——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六集 永遠銘記
    傳承紅色基因,為時代鑄魂——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六集 永遠銘記 2020-11-06 0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觀抗疫新聞有感
    觀抗疫新聞有感 2020年01月30日 19:18:03
  • 【紀錄片】《英雄兒女》 第四集:越戰越強
    《英雄兒女》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該片按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
  • 讓「英雄兒女」精神代代相傳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湧現出了邱少雲、楊根思、黃繼光等一批「英雄兒女」。他們的事跡鐫刻在每一代中國人的記憶裡,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個華夏兒女在奮鬥的路上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時至今日,戰爭硝煙漸已遠去,年輕一輩特別是年輕的黨員幹部在新時代的徵途中,如何繼承先輩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是正處於「拔節孕穗期」的我們需要深思、熟慮、踐行的事。思想認識決定行為。
  • 小學生優秀作文:英雄浩氣千秋在一一觀《八佰》有感
    接著,一個個勇士大聲喊著自己的祖籍和名字跳了下去……目睹一切的對岸民眾無不動容、落淚,不知不覺,我的淚水已奪眶而出。這種「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英雄壯舉怎不令人肅然起敬?第二處是「升旗」。為了鼓舞士氣,謝團長在升旗前的訓話中說道:「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我不禁握起了拳頭,在心裡大喊:「說的好,說的太好了!」
  • 【星火影訊】《鐵在燒》《英雄兒女》第四集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
  • 觀看《英雄兒女》後 新源縣廣大群眾反響強烈
    《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新源縣廣大群眾積極觀看,反響強烈。 退休教師姜治玲這幾天每天都準時坐在電視機旁觀看紀錄片《英雄兒女》,她告訴記者,紀錄片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壯麗圖景,凸顯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和現實意義。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10月21日播出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重點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壯麗圖景,凸顯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和現實意義。
  • 【高燃】英雄兒女 | 央視綜合頻道8點黃金檔!
    【高燃】英雄兒女 | 央視綜合頻道8點黃金檔!《英雄兒女》,10月21日-2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重點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壯麗圖景,凸顯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和現實意義。
  •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後感6篇(100字-500字)
    他們值得銘記:記住中華民族擁有如此優秀的兒女,記住這支軍隊有著如此不屈的精神!  如今的和平,是這群「最可愛的人」拼來的,我們將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為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後感300字  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時代,有多少人還記得70年前的那份壯烈、那份執著、那份無畏一切的勇氣、以及那一群最可愛的人?
  •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一集中,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10月21日,央視播出系列紀錄片《英雄兒女》 第一集《祖國召喚》,本集主要內容為: 1950年10月,朝鮮勞動黨和朝鮮政府向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請求,急盼中國予以特別的援助,出兵朝鮮。
  • 觀《厲害了我的國》有感 觀影心得文章500字
    觀《厲害了我的國》有感 觀影心得文章500字厲害了我的國 引燃奮鬥激情  近日,大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不但刷爆朋友圈,而且也成為了今年兩會的熱詞,紛紛引燃了國人的愛國熱情。  影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濃縮了中國五年來的飛速發展,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擁有燦爛歷史和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飽經風雨,如今以昂揚的姿態,向世界展現著自己的風採。
  • 朱熹《觀書有感》詩詞中的源頭是一語雙關
    是宋代大聖人大賢士朱熹寫的《觀書有感》。朱熹的這首詩,最初叫《題方塘詩》,後來改為《觀書有感》。他是借方塘水有源頭所以不絕流動來比喻讀書使人可以汲取接受新的知識(現代解釋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底蘊深厚,所以可以生生不息,不斷發展。
  • 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系列抗戰紀錄片 重溫硝煙歲月
    齊魯網8月28日訊重溫硝煙歲月,銘記抗戰歷史。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系列專題節目、欄目,將抗戰紀念報導推向高潮。  紀錄片《抗戰中的紅色之鷹》沿著當年蘇聯援華航空隊在中國戰場的足跡,遠赴俄羅斯、日本實地拍攝、搜尋史料,還原蘇聯援華航空隊員在中國的戰鬥經歷和故事。
  • 宋代陸遊《觀大散關圖有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觀大散關圖有感注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飛身上馬前去奮擊猖狂的胡虜,下得馬來又忙草擬軍中的文書。狂胡:指金人。大散陳倉間,山川鬱(yù)盤紆(yū)。大散關和陳倉間有壯麗的山川,河流彎曲盤旋呵山上草木扶疏。陳倉:古地名,在今陝西寶雞。鬱:樹木茂密。盤紆:盤曲迂迴。勁氣鍾義士,可與共壯圖。義士身上凝聚一股剛勁的氣概,可同他們一起去實現偉業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