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考試已經過去一周了,根據往年成績公布時間推算,今年預計大家會在國慶前後知道自己的成績。
在這裡阿虎小編先預祝大家順利通過,取得一個自己滿意的好成績~
試是考完了,但大家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有沒有先做好規劃呢,考完執醫的下一步,又要幹什麼呢?
在醫生的職業生涯中,想要加薪升職,就必須參加各種考試、評職稱,這一步至關重要。
學無止境,這句話最為貼合醫學生們的現狀,在學醫的路上,永遠沒有停下來這一說。但可能還有很多同學不太清楚,醫生職稱等級劃分標準是什麼?醫師如何升職稱?那麼進行後續的職業規劃之前,阿虎小編就幫大家整理了一些醫師職稱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醫師資格考試
每個醫生的必經之路: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中專學歷需先考執業助理醫師,5年後考執業醫師;
大專學歷需先考執業助理醫師,2年後考執業醫師;
本科及以上學歷,可以直接考執業醫師;
執業助理醫師註冊後,報名入學的成教學歷,可作為執業醫師考試的報考學歷;
全日制學歷,沒有入學時間的限制。
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後,就要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國培對於學歷報名的要求:
(一)在職:該年度培訓基地招聘的擬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符合專業報名條件的在職人員。
(二)委培:各級醫療衛生單位招聘的擬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在職人員,需要以委託培養方式到符合條件的培訓基地參加培訓的人員。
(三)社會人:原則上為擇業期內擬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學類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
中專學歷不符合報名要求
不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就不能考職稱!!!
三、醫師職稱總述
1、醫療技術專業職稱有醫師、藥師、技師、護師系列。
2、醫師職稱包括初級職稱(醫士、醫師/住院醫師)、中級職稱(主治醫師)、副高級職稱(副主任醫師)、正高級職稱(主任醫師)。
3、在醫院中主任醫師,主任中醫師,主任藥師,主任中藥師,主任護師,主任檢驗師,都是正高職稱,依次類推。
四、職稱稱謂
1、中專或大專剛畢業職稱是醫士、考得執業醫師證自動晉升為醫師,醫士和醫師都稱為初級職稱。
2、從事醫師工作本科四年碩士二年專科六年可以考主治醫師,考試合格自動晉升為主治醫師(中級職稱)。
3、本科或碩士畢業獲得中級職稱後五年各項條件合格可以評副主任醫師,博士畢業中級職稱後三年可以評副主任醫師(副高)。
4、本科或碩士畢業副高職稱後五年各項條件合格可以評主任醫師,博士畢業副高職稱後三年可以評主任醫師(正高)。
五、職稱晉升
職稱考試報考對於不同學歷工作年限的要求:
參加臨床醫學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2)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3)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4)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5)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中級以後還有副高和正高:
本科畢業到主任醫師(正高)至少要15年:(晉主治醫師5年+晉副主任醫師5年+晉主任醫師5年)。
六、其他評定方法
大學的附屬醫院中教授,副教授是指在學校中兼職教課或有帶研究生資格的人員,兩種評定方法不同。
1、本科畢業參加工作一年後,經院內考試,評定初級職稱,聘任5年後根據論文,工作表現,等一套評分系統,夠格後報衛生局,由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副高和正高,需要有課題和專著,並報衛生廳職稱評定委員會評定。
2、碩士畢業直接評定初級,3-5年(各地標準不同)後評定,博士畢業1年後評定主治,再過2年評定副高。
3、博士後出站當即評定副高。但是根據醫師法的規定,不管何種文憑和學歷,首先要通過醫師資格考試,才能從事臨床工作。
七、評名額、論文等限制
目前衛生職稱除了基層、偏遠地區比較好評之外,其他地方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以中級職稱為例,通過衛生資格考試之後,單位如果沒有名額也是評不了的,需要排位等待;有的單位還有論文、英語水平等限制,達不到要求,是評不了的。
高級職稱更是嚴格,沒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和論文,基本上是評不上的!
評職稱這條路,痛並快樂著,痛的是過程的漫長和艱辛,快樂的是拿到聘書的那一刻。
考試結束之後,我們也不能徹底放鬆,評職稱也是一個醫師生涯中比較重要的事情。畢竟這關係到我們以後的「錢途」,在考完試放鬆的同時,不妨抽出一點時間,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大致的規劃,這樣我們才會更有目標的向前進步。
想要了解更多中醫知識,關注公眾號:【阿虎醫考福利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