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創造生活,央視《焦點訪談》重點報導亮風臺HiAR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繼亮風臺AR戰疫黑科技被《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後,近日,亮風臺又以浦東張江創企代表登上央視《焦點訪談》,以及《科技日報》頭版頭條。

(科技日報頭版頭條)

2020年,是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的代表,浦東創造了一系列「全國第一」,以佔全國1/8000的土地,創造了全國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而在很多人眼中,浦東廣為人知的「優等生」還有張江科學城,和其中的數萬家企業、四十餘萬「張江人」。

4月18日,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焦點訪談》推出最新一期內容《浦東:前進的步伐》,其中,重點報導了以亮風臺為代表的張江創企、「張江男」。4月20日,《科技日報》頭版頭條聚焦浦東開發開放,亮風臺是代表性創企,也是浦東黑科技戰「疫」的典型。

《焦點訪談》中這樣評價到,很多"張江男"的思維方式,就是把自己相信的事情讓大家看到…………這個充滿符號性的人群,正在將智力變成資本,用科學創造生活。訪談中,亮風臺聯合創始人兼CEO廖春元介紹到:「我們是想打造我們下一代的計算的平臺,希望能夠在人類計算機的發展史上留下我們的一筆。」

(CCTV 1 《焦點訪談》)

廖春元擁有20餘年智能人機互動經驗累積,是國際知名人機互動、AR專家,在任職富士施樂矽谷研究院期間三獲傑出成就獎,還曾兩獲ACM頂級國際會議獎。他始終堅信科技是有溫度的,在一次朋友聚會後,廖春元毅然選擇回國,於2012年創立亮風臺,致力於推動中國AR產業化和國際化。

2012年,亮風臺入駐浦東,那時候人們對於AR技術,還知之甚少。在自研技術的基礎上,亮風臺2015年推出國內AR行業首個開發平臺HiAR SDK,後陸續發布國內第一款雙目智能AR眼鏡、HiAR Cloud正式規模化商用、AR實時通訊與協作產品HiLeia,到2020年建成國內唯一以AR云為數字中樞、端雲結合的AR平臺HiAR Space。8年時間,亮風臺深耕行業,立足AR場景,開放平臺能力,讓AR走進了更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用科學創造生活」。創業以來,亮風臺人用堅持和創新書寫著敢闖敢試,自我超越的「張江男」精神,書寫著中國AR人的堅毅與夢想。

如今,亮風臺已累計為近千家企業與機構提供服務,覆蓋公共安全、汽車、機械製造、智慧城市、文化旅遊等諸多行業。同時,聯合5G、IoT、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產業合作夥伴,使AR更深入廣泛地賦能行業、服務生活,其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華為、中國鐵塔等都是亮風臺5G+AR推廣應用的重要合作夥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亮風臺的技術和產品也成為「戰疫」的突出黑科技。亮風臺研發了相關AR防疫方案與產品,例如非接觸式AR測溫設備已在全國各地應用,如上海地區的虹口1929園區、浦東金橋管委會、東方萬國企業中心、張江集電港北大園區等一些園區、企業工廠落地,協助抗擊疫情應對返工潮。同時,亮風臺針對工業、安防等重點行業的解決方案也在各大企業、公司內進行大規模運用。AR遠程通訊與協作平臺HiLeia,已經在海爾集團復工後用於展開遠程售後維修監督指導、質量稽核等工作,覆蓋海爾全國各地工廠與供應鏈企業。雲南消防也在復工後也使用了亮風臺的遠程通訊與協作平臺實現AR遠程消防設備巡檢。

(上海虹口1929園區)

此外,亮風臺與雲南三甲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上線了雲南首個AR+5G網際網路三維數位化新冠肺炎遠程會診系統。產品與方案在落地後收到了很多正面的社會反饋,人民日報點讚稱其「中國硬核抗疫九大黑科技」之一,登上微博熱搜獲1億關注,入選網際網路周刊」年度人工智慧案例TOP100「榜單。人民網、第一財經、解放日報等紛紛對亮風臺進行了專訪報導。

以科技助力戰疫工作的實踐一方面為亮風臺產品打造產品和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機遇,另一方面,科技先行走向抗疫一線,得到廣泛應用,助力戰疫工作,展現了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力量。浦東三十年,如果正在改革開放再出發,踐行「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新定位,浦東在行動,如亮風臺這樣的張江創業在行動、張江人在行動。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加快7大項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4月20日,國資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新基建三大範圍,新基建中5G、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內容,皆與AR密切相關。5G商用如火如荼,新基建蓄勢待發,亮風臺AR也將把握市場機遇,乘勢奮起,迎接市場需求大量增長的挑戰,以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迅速投入市場,加速落地,和浦東、和中國科技共成長。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導洛陽二里頭遺址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央視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全程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以《二里頭遺址探秘華夏之光》為題,講述了二里頭遺址發現、發掘的意義以及成果。央視再度關注洛陽......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央視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全程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以《二里頭遺址探秘華夏之光》為題,講述了二里頭遺址發現、發掘的意義以及成果。二里頭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發現並開始考古發掘,迄今已有60多年。這裡是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所在,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可口可樂果粒橙含農藥風波不實 焦點訪談未報導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可口可樂承認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國禁用農藥多菌靈,多菌靈可致腦麻痺、肝臟腫瘤等癌症。」這樣一條貼上央視《焦點訪談》標籤的網上信息,近期在迅速流傳開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網友驚呼「果粒橙也不能喝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包括一些實名認證的媒體人。
  • 瞄準CES 面向2018,亮風臺HiAR G100 體驗
    雷鋒網回到產品本身,亮風臺為 HiAR G100 設計了一款別致的外包裝,全黑的配色顯得具有科技感,中間只有亮風臺 HiAR logo,簡潔時尚。目前亮風臺已經提供 AR 眼鏡、Android 以及 PC 的跨平臺工作,後期也會推出 iOS 和 Mac 的程序,實現多平臺的無縫工作。不僅僅是客戶端的程序,亮風臺還提供了智能雲平臺,幫助用戶完成一系列的管理歸檔操作。
  • 央視《焦點訪談》來禾採訪嘉興雙擁工作
    昨天,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組來到嘉興,就我市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一事進行專題採訪。我市是今年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的355個市(區)縣中唯一被央視《焦點訪談》選中,作為典型報導的城市。市委書記陳德榮在南湖紅船旁接受了央視的採訪。
  • hiar glass
    hiarglass 本專題為雷鋒網的hiar glass專題,內容全部來自雷鋒網精心選擇與hiar glass相關的最近資訊,雷鋒網讀懂智能與未來,擁有hiar glass資訊的信息,在這裡你能看到未來的世界。
  • 《焦點訪談》報導蕪湖國醫李濟仁:傳道授業 懸壺濟世
    原標題:《焦點訪談》報導國醫李濟仁:傳道授業懸壺濟世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懸壺濟世可以說是古老的中醫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傳統。中醫博大精深,為促進保障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發揮了巨大作用。那麼中醫發展到今天是怎麼傳承的?又是怎麼發展的?
  • 央視焦點訪談正面報導廣西1040陽光工程資本運作內幕
    焦點訪談是中央電視臺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節目,非常的具有權威性,在這個節目中經常播出關於1040工程的報導,這次跟大家聊聊焦點訪談裡面播放的1040陽光工程這個事情。  之前報導了這樣的新聞,說1040陽光工程是一個不可相信的白日夢。
  •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成立聯合實驗室,重點突破AR核心技術
    11 月 11 日,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宣布成立「華中科技大學—亮風臺增強現實聯合實驗室」, 在計算機視覺、人機互動等增強現實 (AR)、人工智慧 (AI) 核心技術方面展開產學研合作, 這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在 AR 領域首次與業界達成合作。
  • 傾情焦點吟誦十年 觀眾為焦點訪談寫下3508首詩
    作為一名觀眾,連續十年不間斷的看一檔節目,不容易;而對每天的節目都能倒背如流,似乎更不容易;如果再把對節目的感受用詩歌的方式寫出來,一天一首,這不啻是個奇蹟了。奇蹟中的欄目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焦點訪談》,而創造了這奇蹟的人是一位來自湖北的普通觀眾,他的名字叫王德生。
  • 焦點訪談報導家政服務鏈條正循環 58同城到家精選助力家政行業向好...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生活水平及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上門家政服務成為許多家庭的剛需。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居家時長顯著增加,因此消費家政服務次數增多,對服務質量要求也更嚴格。8月7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家政服務線上化發展,採訪了相關從業者及消費者,報導中,58同城到家精選的諸多業務優勢,得到了商家、服務人員及消費者的一致肯定。作為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到家精選業務涵蓋保潔清洗、保姆、搬家、家電維修等服務內容,能夠滿足用戶多元生活場景需求。憑藉到家精選制定的高服務標準,為廣大家庭帶來了品質化、精緻化的優質到家服務。
  • AR SDK深度評測:亮風臺HiAR SDK有這些優勢
    例如國外的Vuforia、ARToolkit、Wikitude,和國內的亮風臺HiAR SDK、太虛Void AR、視辰EasyAR等。  根據筆者了解,國外的AR SDK在易用性、費用、功能、甚至語言等方面,並不能滿足很多AR開發者的需求,反而國內團隊的快速響應、內容製作和技術積累,甚至會比國外更勝一籌。
  • 焦點訪談丨為什麼要保持好奇心?為什麼?
    ▲《焦點訪談》激發好奇心 點燃科學夢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的出發點,往往是科學家探究自然奧秘的好奇心,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都是因為有著一顆執著的好奇心,才能孜孜不倦成就事業。而這種對科學的好奇心,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往往在一個人青少年時期就已經開始。
  • [焦點訪談]雜交水稻之父的夢想
    [焦點訪談]雜交水稻之父的夢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2日 20:00 來源:CCTV.com 進入[焦點訪談]>> 專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5月22日播出):點擊看視頻〉〉〉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改版升級
    「聯播黃金檔」集體改版升級,前後演練一年有餘此次《新聞聯播》高質量改版升級,其後檔節目《天氣預報》《焦點訪談》等均進行鏡面包裝和主持形態的微調,以適配總臺全高清制播的改革聲浪。其中,《焦點訪談》改變了原有的主持人播報方式,由站立播報回歸坐姿播報,更換了原先的150平米標清演播室,在全新搭建的250平米N11演播室進行全流程高清節目制播。據悉,為做好《新聞聯播》等重點欄目高質量改版工作,總臺主要領導同志重心前移、靠前指揮,多次召開專項會議,研究和部署《新聞聯播》等王牌節目的改進工作,充分汲取觀眾和社會各界的建設性意見。
  • 代表王士嶺3月5日晚登上央視《焦點訪談》,聽聽他都說了啥
    3月5日晚,央視《焦點訪談》刊發了題為《 啟航新時代:新時代 新作為》的報導,來自臨沂的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央視記者的採訪,王士嶺認為:「報告當中對今年的工作部署措施有力,對群眾期盼的改革政策、企業關心的大政方針,都體現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高質量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也是重中之重。」一下為報導全文。
  • 鷹潭一「最美公務員」上央視《焦點訪談》了→
    12月6日(星期日)央視1頻道《新聞聯播》將口播「最美公務員」有關消息,隨後的《焦點訪談》播出專題節目。>12月7日(星期一)央視
  • 大曝光:《焦點訪談》走出的方靜,因「間諜門」暫別央視,44歲客死臺灣
    中央臺的主持人都會是大家矚目的焦點。像董卿、康輝、撒貝寧等,他們的主持功力都深受觀眾認可,大家還記得曾經活躍在央視演播室,端莊大方的主持人方靜嗎?接下來,方靜先後主持過很多節目,《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都是央視的金牌節目。
  • [焦點訪談]社會熱點 理論魅力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9月15日播):點擊看視頻〈〈〈《理論熱點面對面 2007》對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作了正面的回答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1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為題聚焦當地的生態系統修復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上世紀80年代,洱海水質較好,但是隨著人口聚集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洱海水質逐漸富營養化,汙染嚴重,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還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藍藻爆發。
  • 央視《焦點訪談》:網約護士有了「護理規範」 金牌護士提供發展範本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20190323期節目報導網約護士有了「護理規範」,聚焦社會熱點「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的發展情況。此次報導中,由金牌護士提供的護士上門護理服務備受關注。作為國內領先的網約護士平臺——金牌護士APP,通過為用戶提供「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方式,實現護士上門護理服務,報導中展示的金牌護士上門護理服務案例,更從用戶實際體驗的角度,反映出網約護士解決了居家護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