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炮兵計算器不適應高原 首射誤差達千米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解放軍炮兵計算器不適應高原 首射誤差達千米

炮兵組裝火炮諸元計算器

  新華網消息(記者賈啟龍):8月20日下午,青藏高原深腹。隨著團長桂曉明一聲令下,18門某重型牽引火炮組成的炮兵群以排山倒海之勢,瞬間將12公裡外隱藏於群山之後的靶區化為火海——這是解放軍重炮首次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實現了首群覆蓋。

  首群覆蓋,在海拔3000米以下地區不算高難科目,但在4700米的雪域高原卻難度不小。由於沒有現成射表,所有射擊參數需官兵現場總結、摸索。

  火炮的射擊精準度,受炮陣地海拔、風速、氣溫、氣壓以及炮彈藥溫等多種因素決定。通常,作為炮兵的「耳目」,處於前沿觀察所的計算兵,只需將上述參數輸入到巴掌大的火炮諸元計算器裡,迅即會生成火炮的射角和射程。爾後,將數據提供給炮兵陣地,就可實施打擊。

  但這個計算器的適用範圍,也就是火炮生產廠家提供的射表,僅適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這次的首發試射,根據廠家提供的射表,炮兵營打出的第一枚炮彈竟飛偏了近千米的距離。

  為了消除誤差,桂團長安排兩組偵察兵持炮兵方向盤,分別在前沿觀察所和其右側山頭同時捕捉彈著點。第二枚炮彈落地不到5秒,偵察兵們就分別精準測算出了彈著點。經過一番比對和計算,就推算出了了誤差。

  據此,計算兵很快修正了火炮的表尺和方向,射擊精度隨之大幅提高。上午,首次在高原實彈射擊的炮兵營,當即創下了輝煌戰績:58發炮彈,55發優秀,3發合格。

  「誰說大炮打不上蚊子?」桂曉明開玩笑道,「我們不但打上了,而且還是相當於蒙著眼睛,用了最笨的辦法打的。」記者看到,炮兵營採取間瞄的方式,一舉將12公裡外,層巒疊嶂的山峰後多個靶標直接命中,部分靶杆欄腰被炸斷。多數彈著點,距離中心靶區不到10米的距離。

  通常,衡量單炮射擊精準度的辦法,就是看彈著點距離靶區中心的距離。按炮兵訓練大綱標準,該重型牽引火炮的優秀成績標準,就是看炮彈是否落在了距靶區中心點為圓心,直徑為80米的圈內。按此標準評判,炮兵營大部分單炮成績屬於「頂級優秀」。

  桂曉明所提到的笨辦法,就是重新啟用炮兵方向盤。實彈射擊前,前沿觀察所的偵察兵們本可以憑雷射測距機,輕而易舉地測量出彈著點的位置,但被桂曉明給叫停了,「雷射測距極易暴露觀察所位置,招致敵打擊,要儘可能地多掌握些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優異成績的背後,是無盡的付出與忍耐。為了儘快適應4700米的青藏高原,炮兵營的官兵們忍著頭暈目眩、嘔吐不止的痛苦,天天堅持在訓練場上。經過一番苦練,官兵們現已能輕輕鬆鬆於1分鐘之內,實現單炮從行軍轉至戰鬥狀態,3分鐘即可撤收裝備,快速離開陣地。

  「履帶作底盤的自行火炮,技術相對先進,但易受山地環境影響,制約其作戰效能。」桂曉明說,「我們團現列裝的牽引火炮,雖然操作麻煩、費勁。但只要熟練武器性能,照樣能在戰場上發揮奇效。」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超輕型122毫米榴彈炮:適應高原作戰和快速部署的殺器
    這款明顯是採用了AH-4式155mm外貿超輕型榴彈炮技術的122mm榴彈炮,重量據傳能控制在1.85噸,相比之下,解放軍目前普遍裝備的PL96榴彈炮,重量為3.3噸。 一直以來,122mm榴彈炮就是解放軍炮兵的中堅火力。從最開始的54式122mm榴彈炮,到現在的PL96式122mm榴彈炮,任憑火炮組成體系怎麼變,122mm火炮始終穩坐師屬炮兵團的頭把交椅。
  • 加入解放軍的日軍炮兵軍官,炮打孟良崮,差點登上金門島
    從此新四軍才開始有了正規的炮兵訓練,以前只有山炮,編制在步兵,跟著部隊邊打邊學,現在是正規的炮兵訓練,從數學開始。迫擊炮兵不在內,迫擊炮最重要的是背好射表,榴彈炮和加農炮就不行了。其實炮兵訓練只進行了很短時間,就幾個月,之後這些教官中的多數都去了東北,只剩下日向勝自己留在了華東,他所在的炮兵部隊成了直屬於陳粟的直屬部隊,他自己也從教官多了一個身份——參謀。
  • 廊坊陸軍飛彈學院撤銷 解放軍炮兵指揮學院揭牌
    廊坊陸軍飛彈學院撤銷 解放軍炮兵指揮學院揭牌
  • 盤點中國炮兵十大神器:美媒體感嘆「有1.7萬個理由尊重中國」
    【鷹眼圖說軍事 編者按】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炮兵部隊,中國也是世界上少數還保留有炮兵師的國家之一,很可能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保持戰備狀態的炮兵部隊以前由於中國空軍力量較弱,不足以擔負對地支援的任務,所以炮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解放軍火力投送的中堅力量,並形成了所謂「大炮兵主義」。即使是現在,中國空軍對地攻擊力量已經逐漸增強。但解放軍的炮兵部隊仍然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隨著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炮兵部隊的裝備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在逐步完善機械化的同時,中國炮兵正在加速信息化和網絡化,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炮兵部隊。
  • 03式火箭炮亮相海拔4700米高原,晝夜訓練精準打擊,威力不輸飛彈
    據央視報導,近日,解放軍某炮兵旅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進行了實彈射擊。其中,該旅裝備的PHL03式火箭炮扮演了這次演習的「主角」。本次演習以訓練精準射擊為目的,做到出動少量裝備精確打擊多個目標的效果,不浪費每一發炮彈。
  • 方艙保溫營房成高原上解放軍頭號利器,未來或容納俘虜
    據解放軍報近日報導,一個集合了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清潔衛生間、庫房、電網和供暖設備七種功能模塊的可拆解式自供能保溫方艙營房已出現在高原邊防部隊駐地。眼下國內多地已感受到秋天的涼意,而這片高原上卻早已寒風刺骨,隨著局勢的變化,解放軍邊防部隊已隨時準備迎接任何挑戰,高原入冬後最大的威脅已從真正的敵軍變成了可怕的大自然環境。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高原地形十分廣布,我國主要有四大高原地形區,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每一個高原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黃土高原的形成是在風力沉積和地殼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黃土高原地處我國的第二級階梯,面積十分廣闊,總面積達64萬平方千米。
  • 解放軍王牌部隊亮相高原!是打是談隨便!
    印度的想法顯然不符合中方利益,中方也不會接受印度這種步步蠶食領土的手段。 在印度不願後退,且連續多次主動挑釁後,解放軍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談:敞開大門,打:奉陪到底!
  • 「八一特輯」從野炮打飛機到火箭炮跨海峽,訪問解放軍炮兵傳奇
    雖然聽起來好像是一種適應特殊山地戰環境的火炮,但實際上它廣泛配發到侵華日軍的聯隊(團)級單位的炮兵大隊,因而也被叫做「聯隊炮」。當然,日本畢竟是「窮鬼帝國主義」,不可能給每門山炮配備足夠的馬匹,所以實際上日軍的炮兵大隊都有大量的「代畜輸卒」,說白了就是配備大量士兵來搬運火炮和彈藥,這也是他們選用可以分解搬運的山炮作為聯隊炮的考慮之一。
  • 拿破崙時代的炮兵究竟數學要多好?
    以裴蜀版教材《數學課程(供海軍與炮兵使用)》(Cours de mathématiques, à l'usage de la marine et de l'artillerie)為例,全書共分六卷(拿破崙時期增補本見Cours de mathématiques à l'usa,為適應教學形勢,還加入了包含綜合理工入學需知之類的噱頭)。
  • 第二炮兵博士團長周傳剛:10多種創新訓法全軍推廣
    他是周傳剛,第二炮兵某通信團團長。從軍20載,攻讀了工學博士、軍事學博士後,擔任過中隊長、參謀、處長、團長,榮獲「全軍愛軍精武標兵」「第二炮兵十大礪劍尖兵」等多項榮譽。  求知若渴的「鑽勁兒」  周傳剛的辦公室,書香滿屋,幾百本藏書無論是厚厚的「大部頭」,還是幾十頁的學習活頁,大多被他翻毛了邊,書中批註密密麻麻。
  • 醫學界共話高原醫學 探究世居族群適應高原環境「秘密」
    醫學界共話高原醫學 探究世居族群適應高原環境「秘密」 2018-12-23 15:17: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解放軍配發新被裝,黑科技水壺是亮點,零下30度照樣喝熱水
    面對目前的邊情,解放軍高調宣布為邊軍換上冬裝,已經做好後勤保障的充分準備。 在高原一線駐守的解放軍戰士 這次換裝的新型裝備做到了全天候保溫,包括護帽、保暖服、防寒戰鬥服、吸溼快幹內衣、保暖毛衣褲、羽絨衣褲、保暖棉背心
  • 解放軍新型榴彈發射器亮相!重量少了整整20斤,輕裝上陣可上高原
    文/山峰 媒體曝光了我軍在演習訓練中有一款新型榴彈發射器,這種新型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外形與目前在解放軍服役的04式自動榴彈發射器有很大不同。這款榴彈發射器相較於QLZ-04式減重10公斤以上,已經達到了重機槍的標準,可能是專門向基層部隊部署,針對高原地區研發的。
  • 直擊解放軍空降兵高原跳傘似美軍HALO
    直擊解放軍空降兵高原跳傘似美軍HALO
  • 無人機現身4500米高原地區,為解放軍提供送餐服務
    儘管歷經幾輪談判,卻由於印軍誠意不足而導致效果不佳。值此情況下,印度快報卻坦誠透露:如今邊境印軍將面臨著嚴峻的後勤保障考驗。與之相比較的是,我國西部戰區的後勤保障補給又開闢了一大新模式。無人機保障高原地區後勤工作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鄰國眾多,為守衛國土邊境的安全與穩定,中國解放軍的邊境駐軍常常處於艱苦環境。
  • 中國「遠火」亮劍高原,PHL-03「洗地」水平如何?
    PHL-03/03A型遠程火箭炮性能 當然了,提到第74集團軍炮兵旅遠火營列裝的PHL-03A型遠程火箭炮,不少讀者可能都覺得有點兒「不以為然」,確實如此,畢竟PHL-03型遠程火箭炮不管是從研發和裝備歷程、換代情況、技術水平來分析,都已經是徹頭徹尾的「老」裝備了。
  • 近13000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四總部、北京軍區、空軍、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隊都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北京軍區立即命令作為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力量主力的某工兵團誓師出徵;空軍緊急命令運輸機航空兵某師立即派3架伊爾-76運輸機支援災區;第二炮兵命令駐高原某部,迅即組織偵察、工程、醫療等專業力量,千人百車火速馳援、挺進災區;武警部隊指揮青海、甘肅、四川總隊和在高原駐訓的某師,以及水電、交通、總醫院等部隊,從四面八方奔赴玉樹。
  • 炮兵專業「七大怪」:打西非指東,火炮穿衣裳……
    其實這樣的觀念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的,現在大多數的火炮並不是打哪兒瞄哪兒,射擊目標不在瞄準手視野範圍內,因此出現了要射擊A目標卻瞄準B物體的間接瞄準射擊。炮兵射擊時,若攜帶磁性物件,會導致器材的磁針產生偏差,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射擊誤差,嚴重時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第三怪:技術檢查像汽修「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發炮彈的發射需要長時間的技術檢查。
  • 又一支王牌部隊正在高原駐訓!換裝「星空迷彩」 155毫米炮王罕見出鏡
    東方網·演兵場12月1日報導:今日,《國防軍事早報》來到新疆軍區某合成師,聚焦了他們在高原駐訓時將政治教育送進戰位的故事。這意味著,有著「高原勁旅」「進藏先遣英雄連」稱號的這支部隊目前正在崑崙山腹地的高原地區駐訓。演兵場還注意到,這支部隊不僅已經換裝了「星空迷彩」,其所屬的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農榴彈炮也罕見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