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已經公布完畢,提前批和一本批次都已經錄取了,很多學生都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各個媒體也都報導了很多收到通知書的考生,其中也報到一些寒門子弟,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金榜題名,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而報導的新聞標題,也基本是某某鄉村的學生,家庭條件不好,通過自己努力學習,被某某名牌大學錄取,這樣的學生,也實在令人佩服,然而每年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很多,為什麼爭相報導農村學生?原因大家也都知道,畢竟物以稀為貴,考上985,211高校的學生鳳毛麟角。
但你仔細觀察,又不難發現,從農村出來的寒門子弟,考上名牌大學還是很困難,當然和歧視農村無關,也有人的持反對意見,覺得還是有很多農村孩子能考上,身邊的誰家親戚朋友的孩子就有,這都是個例,那麼為什麼說農村孩子基本考不上?一起看看其中原因。
為什麼農村孩子基本考不上985,211?
1. 家庭條件困難
城鄉的教育差距還是存在的,城裡孩子接受的教育,和農村孩子接受的還是有很多不同,城裡的家庭條件更好一些,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輔導班,而農村的家庭一般比較困難,
上不起輔導班,孩子只能靠自學,父母也只是告訴孩子要努力學習,提供不了學習上其他幫助。
正因如此,三門主科都可能是農村孩子的軟肋,尤其是語文和英語,因為語文需要積累很多課外知識,英語又需要從小培養語感,積累單詞和句子,這兩門學科;落下的差距,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彌補的,會直接影響高考成績。
2. 教學水平問題
農村孩子上完小學後,會升入鄉鎮的初中,這裡的教學水平,和城市裡也是沒法比,城裡的老師教學水平會更優秀,鄉鎮的薪資待遇以及環境,很難留住老師,而且有的優秀老師,想要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不久就會被調到市裡。
教學的設施設備,也難以和城市的學生比,比如化學物理這類學科,要求有很強的邏輯思維,概念和現象都比較抽象,板書的內容難以讓學生吸收理解,而城市的學生由實驗室,抽象轉變成現實具體,就更能理解。
3. 了解信息不夠
這方面問題,主要體現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成績公布後,考生和家長要多方面的了解學校資料,但農村的家長,有的文化水平不高,沒辦法幫到孩子,而孩子本身又沒有什麼經驗,農村圈子又很小,身邊的親朋好友也不怎麼了解。
最後只能依賴網上的資料,還有自己的想像理解,就會出現一些學生,分數比211大學差了幾分,但又比普通一本高十多分,最後卻選了一所普通本科,又不是很好的專業,也是非常遺憾了,畢竟211高校的平臺,要比普通一本更廣闊。
4. 家長觀念不同
一些農村地處偏僻,家裡幾代人都是靠天吃飯,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可能念了幾年書,結果還是回到田裡,而身邊有的人,沒念過幾年書,人家卻成了有錢人,所以就認為讀書也不能改變什麼,認識不到上大學的意義。
在給孩子灌輸觀念的時候,因為自己也沒有經歷過高考,甚至沒有念過高中,只能告訴孩子好好讀書,難以引導孩子怎麼去學習,為什麼要學習,全靠孩子自己的意識。
綜上所述,農村孩子考上985,211高校確實很困難,但不是說讓學生們就此認清現實,然後放棄,而是要更加努力學習,這些客觀條件依舊不能阻擋寒門出貴子,通過自身要強的性格,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