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多聞第一尊者阿難
我們知道,佛雖說法,卻未傳經。佛經是佛涅槃後,佛弟子根據佛所說法,前後六次佛法集結而來。其中第一次佛法集結的成果、四部《阿含經》最接近佛的思想。因此《阿含經》被稱為「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在佛教經典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那麼四部阿含經,誰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呢?換種說法,世間諸法,何為源頭?
佛涅槃後,始有佛經文本。那時候,阿難集經、優波離集律、迦葉集論,合著三藏經典。也就是說,佛涅槃後,阿難所說之經典,是確信度最高的!回到話題,世間諸法,何為源頭?在《增一阿含經》中,阿難給出了他的答案:
經稱,第一次佛法集結在七葉窟結束時,天龍八部及人間信士都來求法。阿難對其中一個叫優多羅的長者說:「我今傳你這部《增一阿含經》,你要勤加誦讀,莫令漏減。千萬不可輕慢此經,否則修行盡毀,墮落成凡夫。」
優多羅自然要問緣由,阿難告訴他:「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這部經是佛法源頭,世間諸法皆出自此經!
阿難的話引起了諸大羅漢的重視,大迦葉趕緊正步上前,恭敬地問:「云何,阿難,增一阿含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為什麼四部阿含經,增一阿含是諸法源頭呢?
阿難回答:「尊者迦葉,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不說增一阿含經博大精深,單單它其中一偈,就衍生世間萬法。
這句偈子是什麼呢?「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阿難說,「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
迦葉又問:「為什麼只有增一阿含是諸法源頭,其餘阿含經難道就不能生出三十七道品及諸法麼?」阿難回答:「一偈之中,具足諸佛之教。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
《增一阿含經》是諸法之源,世間諸法都是對《增一阿含經》中這個偈子的解讀!諸佛教義、萬法之源,歸結到一點便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歡迎關注本帳號,七葉君將為你分享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