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5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發布

2020-12-20 中國電力網

2020-2025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發布

發布時間: 2020-04-28 10:29:43   來源:鈦靈創新  作者:

  AI晶片組:

  AI晶片組市場已準備好通過多種AI功能(例如深度機器學習,圖像檢測等)來改變整個嵌入式系統生態系統。 對於現有的關鍵業務功能(例如身份管理,身份驗證和網絡安全)而言,這也將是變革性的。 多處理器AI晶片組可從環境,用戶和機器中學習,以發現數據中的隱藏模式,預測可行的見解並根據特定情況執行操作。

  AI晶片組將極大地改善各種功能的處理能力並提高整體計算性能,因此將成為AI軟體/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並成為任何數據密集型操作的關鍵支持。

  邊緣網絡中的AI:

  IT和通信網絡邊緣的計算將需要另一種智能。安全性(數據和基礎架構)以及以流數據的形式優化信息流,以及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優化決策的能力都將需要AI。邊緣網絡將成為矛頭指向數據處理,這意味著流數據將可用於處理和決策。

  雖然先進的數據分析軟體解決方案可以非常有效地實現此目的,但仍有機會通過利用AI來自動化決策,並利用機器學習來不斷提高效率和效果,從而增強實時數據分析能力。

  AI和5G:

  AI在5G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從優化資源分配到數據安全以及網絡和企業資產保護。但是,在網絡中使用AI的概念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最終將需要更統一的方法來充分實現其巨大潛力。此外,人工智慧將協助5G網絡切片,這代表了動態分配帶寬,執行相關服務水平協議以及針對每個客戶和每個應用的能力。

  AI將自動分配網絡切片的過程,包括根據預期的網絡狀況,在企業客戶請求的切片不符合其最大利益時通知企業客戶。

  人工智慧和實時數據處理:

  捕獲數據流,確定有價值的屬性並實時做出決策的能力將為服務邏輯添加一個全新的維度。

  此外,人工智慧將支持所有這些領域的數據管理。 從通訊、應用程式,內容和商業數據中以人為本和機器生成的數量不斷增長,將為AI支持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大量機遇,支持ICT行業的AI前景十分廣闊。

  5G+AI作為「新基建」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工智慧可以運用到產業的很多領域,並且AI技術與應用已經在各個行業領域領頭起跑。

  從人工智慧的發展角度看:晶片、伺服器、雲計算等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已經初具規模;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算法迭代優化正在不斷加快;人工智慧的場景化應用,將成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

  AI技術已在多行業如製造、教育、交通、金融、醫療、安防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技術落地,應用場景也愈來愈豐富,並且正在實現全方位的商業化。

  在新基建的風口之下,隨著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在行業領域的深化應用,以及5G時代的到來,面對碎片化的行業市場,落地能力將成為衡量一家AI公司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鈦靈AI市場正是解決了AI行業落地難的痛點和問題。不僅幫助企業通過一站式的AI需求及解決方案整合平臺,並且可以直接建立更加高效的連接,加速AI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落地和應用。

中國電力網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1、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信通院白皮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角度來看,數字經濟由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位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構成,其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 研究報告|2020-2025年四大新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內容經授權轉載發布 本文導讀 數字經濟是以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位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聚焦】人工智慧產業鏈分析:我國在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差距
    人工智慧,簡稱為AI,是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技術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受到全球多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人工智慧也是推動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技術,國內人工智慧市場高速增長。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1、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信通院白皮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角度來看,數字經濟由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位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構成,其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 《中國製造2025》2017版技術路線圖發布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劉育英)《<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26日在北京發布。技術路線圖編制專家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中國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個領域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
  • 人工智慧是當今眾多技術創新的核心,將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加快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要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加快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要在國內培育一批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骨幹企業和創新團隊,形成創新活躍、開放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 百度世界2020:核心技術縱深迭升,讓人工智慧「硬核」生長
    而從現實來說,這一切驅動力在於百度多年來形成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持續投入、縱深布局,所打牢的AI地基與沉澱的「肥沃土壤」。一、核心技術縱深布局,底座性與先進性凸顯整體來看,當前在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上,百度形成了以百度大腦為技術底座,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百度崑崙AI晶片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的技術縱深布局,構建起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I開放平臺、AI作業系統和AI晶片,在實現AI地基牢固的同時,也讓百度自身與產業合作夥伴的智能化進程擁有了加速器
  • 中國信通院發布《人工智慧安全框架(2020年)》
    2020年12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2020第三代人工智慧產業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安全研究所發布《人工智慧安全框架(2020年)》藍皮報告,中國信通院安全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部主任魏薇對報告進行了詳細解讀。
  • 人工智慧核心核心技術及應用場景
    導讀:我國《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年)》中也給出了人工智慧的定義:「人工智慧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由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的智能,感知環境、獲取知識並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系統。」
  • 舍弗勒集團發布2025戰略規劃
    舍弗勒集團在第五屆投資者大會上發布 2025 戰略規劃( Roadmap 2025 )2025 戰略規劃包含三大支柱:業務發展戰略、實施方案以及中期目標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度投資者大會上,全球領先的汽車及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發布了2025戰略規劃(Roadmap 2025)。該規劃包含了業務發展戰略、實施方案以及一系列中期目標。
  • 國家將加快人工智慧研究生培養 2020年國家對人工智慧的政策有哪些?
    2020年國家對人工智慧的政策有哪些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有力支撐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新一代人工智慧理論和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 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接管建築業,2025年建築工地將無工可打?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已經見證了雲計算、無人機、機器人、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物聯網、BIM、預製施工等技術在建築業的快速應用。有理由相信,新技術與建築業的融合還將繼續加速。而在以自動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技術變革之下,建築業在未來對人類勞動力的需求量將大幅下降。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出現主要由機器人施工和管理的建築工地呢?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核心要點最全解讀
    >正式發布。國家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作為代表現場發布了路線圖內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研究」是500位專家歷時一年完成的大型聯合研究項目,總體框架為「1+7」結構,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製造技術、動力電池技術、汽車輕量化技術等七項專題技術路線圖。
  • 專家:人工智慧是推動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朱啟超認為,此次香山論壇討論「人工智慧與戰爭形態演變」,抓住了重要時代主題,回應了重大安全關切,體現了論壇責任擔當。人工智慧在為人類各領域帶來正向作用的同時,也有可能由於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誤解、誤判、誤用而帶來安全、道德、倫理及法律等方面的挑戰。「希望與會代表通過深入研討,直面問題、把握挑戰、凝聚共識,共同應對人工智慧的潛在風險,為人類運用人工智慧遏止戰爭、塑造和平尋找出路。」
  • 億歐智庫發布2020全球人工智慧科技創新TOP50
    2020年12月9-12日,億歐 EqualOcean 主辦的 World Innovators Meet (WIM) 2020 世界創新者年會順利舉辦。大會同期發布的WIA2020世界創新獎系列榜單和報告,囊括了來自全球範圍內的優秀科技創新上市公司、創業公司、投資機構、創新人物,以期將他們的優秀創新實踐介紹給更廣泛的人群,讓科技更平等。
  • 史上最全人工智慧政策匯總
    對於我國的人工智慧從業者來說,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研究透政策,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看近幾年國家和地方發布的人工智慧相關政策吧。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聚焦智能工業型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   2016年4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規劃》中明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
  • Forrester:2025年全球AI軟體市場規模將達370億美元,低於預期
    AI軟體市場研究報告《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市場將增至370億美元(The AI Software Market Will Grow To $37 Billion Globally By 2025)》,預測到2025年全球AI軟體市場產值將增至370億美元,該數字遠遠低於許多投資機構和同行的預期。
  • 中科金:人工智慧成2020年高考新專業「爆款」
    6月30日,百度發布《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依次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網絡空間安全、軟體工程、學前教育和臨床醫學。其中,人工智慧位列榜首,成為名副其實的「最火專業」。
  • 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市場到2025年有望增長5倍
    本文轉自【美通社】;倫敦2020年7月9日 /美通社/ -- 據Omdia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AI)軟體市場的規模將擴大至988億美元,較2019年的164億美元增長5倍,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並不相同。
  • 「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用核心技術 推動行業前行
    臨床危重事件隨時威脅患者生命,怎樣利用人工智慧預警,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來自米健醫療的團隊成員對一個人工智慧項目的流程進行推演,「我們將依託採集、處理、應用等模塊,通過數據支撐、危重事件選擇、預警網關等,報告給快速反應小組,進行多學科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