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權轉載自築境設計
近日,由廈門市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建設指揮部、廈門市規劃委員會發起的廈門市「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建築方案設計及片區概念性城市設計國際競賽落下帷幕。
築境設計&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波菲建築設計有限責任公司(Bofill Arquitectura, S.L.)聯合體、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AECOM&法國VP建築設計事務所聯合體、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日本佐藤綜合計畫株式會社、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伍茲貝格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聯合體、TVSDESIGN&天津市建築設計院聯合體、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ASGG聯合體、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德國GMP建築師事務所聯合體共8家設計團隊參與本次國際競賽。
由築境設計牽頭,聯合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波菲建築設計有限責任公司(Bofill Arquitectura, S.L.)的聯合體方案拔得頭籌,喜獲中標!
立足於廈門 「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的總體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後金磚」效應,廈門市以提升旅遊、會展、體育產業國際化、高端化、市場化水平為目標,加快推進廈門「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項目的規劃與建設。
「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項目定位為依託體育和會展兩大城市功能的城市新開發區,是東部綜合中心的起步區及未來核心組團之一,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門戶的重大項目。
設計內容包括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兩大部分。其中城市設計總用地面積為6.0平方公裡,一場兩館則定位為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主場館,全民活動的主要場所,總計容面積為31萬m2。新會展中心包含展覽中心和會議中心兩大功能,定位為國際大型展覽中心兼具國際高端商業會議功能,總計容面積60萬m2。
▲項目總體鳥瞰圖
▲總平面圖
跨島發展是廈門未來城市建設的戰略選擇,其中項目所在的東部綜合中心,定位為城市新的核心,是跨島發展的主戰場。新機場和廈門東站的加持,更使得這裡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到達廈門的門戶樞紐。
▲區位分析圖
▲效果圖
體育會展新城是東部綜合中心的起步區及未來的核心組團之一。她擁有高起點的產業,與本島最佳的地緣優勢,極為豐富和優越的環境資源以及高可達性的立體交通網絡。基於此,我們致力將新城打造為高起點、充滿活力的城市新中心,由此提出三大總體發展思路:
提高土地利用率
植入多維複合業態
最大化濱海優勢
▲整體鳥瞰圖
接海連城,溝通本島與新城
▲聯結本島
優化上位規劃,將新會展中心用地分為會議中心和展覽中心用地,同時將綠地整合於會議中心兩側作為緩衝區域。整體通過軸線和景觀通廊的開敞空間設計,加強體育與會展,城市與海灣的相互關係,構建「一軸兩翼」的城市格局,接海連城,溝通本島與新城。
▲一軸兩翼
預留發展規模,導入多維複合業態
採取綜合開發的理念,基於體育與會展的配套需要,引入娛樂、商業、酒店、康健等多元化設施。各功能合理設置建築面積,較大幅度增加總體容積率,為未來預留一定的戰略發展規模。
▲綜合開發
城市中軸北延為文化創意軸,由一系列的文化體驗中心、企業品牌館、體育文化展廊等構成。兩側為國際化體育產業的總部辦公集群,形成一個創新型的文化商務區。
▲綜合開發
新城北部運動健康社區採用小街區密路網的模式,在鄰裡範圍內容納餐飲、零售、運動以及教育等豐富業態,構建10分鐘慢行生活圈。
引入內海,構建活力海灣
改造現狀海灣,塑造宜人之內海。緊扣廈門氣候特點,設置架空平臺、風雨連廊等,構建活力海灣;充分考慮遮陰避雨,為遊客創造全天候的休閒條件。
▲一場兩館內灣透視
▲海灣
會議中心(含媒體中心)功能單獨設置,除了作為展覽中心和一場兩館共享的配套,也可獨立滿足不同等級和規模的會議需求,成為一處向城市開放的國際濱海會議目的地。
▲會議中心室外效果圖
1.有序的空間序列
會議中心、兩棟超高層以及娛樂中心融入城市中軸,依次形成兩心三廣場的空間序列。禮儀廣場雙向聯繫體育與展覽,作為重大開幕等節慶活動的共享場所,倚城面海。
▲會議中心地塊總圖
▲夜景效果圖
2.集約化的功能分區
會議主要功能位於15m標高以上,分為8000人多功能廳、小報告廳集群、國際報告廳和媒體中心四個區域。通過公共空間整合各功能區,空間形態由規整過渡到靈動,朝海開放。
▲剖面分析
3.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形態
會議中心建築與兩棟超高層構成高低有序,揚帆起航的海濱意象。造型靈感源於閩南建築的流線型屋頂。
▲會議中心室外效果圖
運用現代的耐候材料,室內打造多層次的休閒庭園。
▲會議中心室內效果圖
4.高效交通與靈活運營
採取立體化的交通組織策略分離人行和車行,同時設立獨立VIP流線。建築四個方向設置多個出入口以滿足各功能區獨立對外使用,多功能大廳可一分為三以滿足多種要求。媒體中心有單獨車行、人行出入口,符合媒體人員快速應急特點。
5.非凡體驗的娛樂綜合體
娛樂中心通過有辨識度的建築形象、獨特的空間體驗、綠色生態的融入,打造為一站式的娛樂目的地,點亮廈門東部的夜晚。
▲娛樂中心效果圖
1.「魚骨+庭院」的創新組合模式
展覽中心規劃結構清晰,採用「魚骨+庭院」的創新組合模式,形成兩軸一帶一泉的規劃結構。以開放的姿態與城市銜接,空間布局上延續城市軸線形成建築骨骼,交通上以飄帶系統串聯建築與城市,運營上通過活力之泉及濱海商業的全天候開放,聚集市民,使建築成為充滿吸引力的城市空間。
▲鳥瞰效果圖
2.明確清晰的功能分區
展覽中心總計容面積60萬平方米,其中室內展館可展覽面積(可出租面積)為30萬平方米,配套用房計容面積30萬平方米(含媒體中心2萬平方米),室外展館可展覽面積(可出租面積)10萬平方米。
▲總平面圖
3.點點白帆
設計以海邊的點點白帆為意向,將展覽中心打造為具有地域特色的濱海標誌性建築。
▲意向提煉
▲濱海視角透視圖
4.靈活自由的開放模式
可單一展廳獨立開放,可三個展廳並聯開放,也可南北區六展廳組團開放,降低能耗的同時滿足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布展要求。
▲展廳組合形式示意圖
5.活力之泉
場地中心設計多層級的立體景觀及酷炫的人工瀑布,並植入餐飲、洽談等商業功能,成為展覽中心的人氣引爆點。
▲中央通廊透視圖
▲活力之泉透視圖
6.豐富多彩的室內空間
結合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各單體建築內部空間豐富多彩,展現廈門濱海文化的氣質特徵。
▲展廳室內透視圖
▲登錄大廳室內透視圖
▲接待大廳室內透視圖
鷺島綠舟 一場兩館
改造現狀海灣,成宜人之內海;構建顯海透綠、藍綠交織、地景融合、開放共享;兼顧賽時使用、全民健身與後期運營之體育中心。
▲一場兩館鳥瞰
▲體育場北向鳥瞰
▲體育場內場透視
一、形態構成
一場兩館在形態上形成三個層級、立體交互的空間系統,包括7.0M地面系統、15.0M花園平臺系統以及上蓋屋頂系統。
▲形態構成
二、連綿屋頂,既分亦合
體育場、體育館、遊泳館既分亦合,以連綿屋頂結合地景花園一氣呵成,覆蓋入口、避雨遮陽、適應氣候。
▲複合功能,便於運營
▲避雨遮陽,適應氣候
三、建築造型,鷺島綠舟
一場兩館以符合坐席空間、經濟節約的馬鞍形曲線優雅升起,連綿屋頂似白鷺、航船般靈動飄逸。
▲一場兩館西向全景
▲一場兩館南向夜景
▲體育場西向人視
四、結構與表皮設計
一場兩館覆以鋁合金板、索膜、金屬屋面與玻璃等材料,以及適應馬鞍體型的巨型外傾邊拱,或鋼構環梁加單層索網支撐,建築與結構完美統一。
▲結構與表皮設計
五、體育客廳
海灣北銜綠心,南接大海,藍綠一體,亦為市民活動之主軸。中部屋頂下設半室外空間——體育休閒綜合體客廳,聚新產品發布、體驗店、極限運動等人流,上下聯繫,北通地鐵,南達海灣水上運動、大型演出區,聚集人氣,一體運營,引爆海灣。
▲體育休閒綜合體客廳透視
項目名稱:廈門市「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 建築方案設計及片區概念性城市設計
項目地點:福建省廈門市
總用地面積:6.0平方公裡
建築面積:480萬m2
主創設計師: 程泰寧、韓冬青、Ricardo Bofill
聯合體牽頭單位:築境設計
聯合體合作單位: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波菲建築設計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