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小城「顏值」高

2020-12-19 全景商丘

民權縣有千年古剎白雲禪寺、有文哲大師莊子、有妙筆生花的江淹,文化底蘊豐厚。今天來到這裡,沒想到這座城市這麼美,『顏值』相當高!」2020年11月18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考察投資項目的一位外地客商如此感慨。

從2013年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花落民權,該縣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首個縣級城市;到2018年8月榮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稱號,再到2020年8月獲批河南省省級森林城市,民權縣這座活力新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日新月異的黃河故道之畔。

俯瞰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權東區 閆鵬亮 攝

民權縣以「一城一區一廊」為總抓手,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建設、增強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為主線,以營造優美環境、建設宜居健康之城為指針,強力推進、重槌擂響了城市建設的戰鼓,著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產業興旺、人民幸福的現代化城市。

該縣緊抓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戰略的契機,堅持把城鎮化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舉措來抓,以打造商丘西翼城市目標定位,堅持南擴東張戰略,加快推進新城區,改造提升老城區,完善配套高新區,城鄉建設勢頭強勁。該縣致力於優化城鄉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鎮村面貌,實施了道路交通、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城市供水、文化娛樂、住宅建設等城鄉建設重點工程。通過推進全方位、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縣城框架日趨合理、功能日臻完善、品位顯著提升,城市區域輻射力、集聚力、拉動力逐步增強。

民權東區民生廣場 朱建軍 攝

結合「四水同治」工作,該縣大力實施「九河五湖三溼地」城市提質工程,使民權的城市建設與跨越發展的要求同頻共振,與改善民生的步伐齊頭並進,與促進和諧的目標合拍相應。落實以水「潤」城要求,該縣2020年重點做好大沙河、清水河、民生河等生態水系建設,全面改善了河道生態環境質量。目前,河道治理已基本完成,打造出了水清岸綠的河湖生態水系,進一步改善了人居環境,顯著提升了城市品位。

該縣不斷加快公共設施建設,注重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城市品質提升實現新突破。2020年以來,該縣第三水廠通水運營,東區汙水處理廠建成投用,鋪設供水管網21公裡,新建日處理規模70噸的汙泥處理廠項目一座,新鋪設燃氣一級管網10公裡、二級管網15.5公裡,新增居民用戶4403戶。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城鄉建設發展步伐,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了居民生活環境。堅持民生為本,大力推進安置房建設,建成安置小區6個,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城區居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

民權縣號稱「綠洲」,對「綠」有著割捨不斷的情愫。秉持「植綠、護綠、愛綠」理念,該縣把城市綠化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按照「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要求,鞏固全國園林縣城創建成果,進一步加強街頭綠地遊園建設,推進城市景觀精緻化、精品化。2020年,建成了一批「出門進遊園、散步聞花香、抬頭受教育」的街頭小遊園、小綠地,完成了八一公園及10餘個街頭綠地遊園建設,形成「一園一特色、一園一亮點」的格局,不斷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讓城市全面「綠」起來。

民權縣重視街頭綠地遊園建設 閆鵬亮 攝

「民權城市建設如今乘上了『高鐵時代』,正向著更加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目標發展。身為建設者,我們深感自豪,也深知肩負的責任。」民權縣住建局幹部劉傳忠說。民權住建部門持續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以改善城市品質為重點,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使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社會公認度持續提高。他們通過深入開展住建領域執法整治和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該縣在確保全縣建築領域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建築工地揚塵治理防控能力。

該縣以「項目帶動」「借力發展」等方式,大力推動鄉鎮集鎮建設,通過實施鄉鎮街道的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程,使鄉鎮建設發展氣象一新。通過吸引社會資本,配套建設大型商超、酒店、學校等設施,實施集鎮區村莊改造工程,使全縣各小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集聚能力不斷提升。同時,注重鎮區內建築的規模、風格和色調,形成古典與現代相結合新型城鎮面貌,推動了全縣「鄉村大集市」向「鎮級小城市」的華麗嬗變,與縣城中心城區共同勾畫出了大美民權的精彩畫卷。

(原載於2020年11月20日《商丘日報》3版)

相關焦點

  • 黃河故道產區復興暨天明民權葡萄酒發展媒體研討會成功召開
    1月7日,黃河故道產區復興暨天明民權葡萄酒發展媒體研討會在天明民權葡萄酒酒廠召開。天賜民權黃河故道產區,厚重獨特是一個風口,讓我們更有理由更有信心做好民權葡萄酒。溫飽喝白酒,小康喝紅酒。喝民權葡萄酒是咱們建成小康社會的分界線。引用天明的一句話,品質生活從一杯葡萄酒開始,小康講的就是品質,在這種背景下,我感覺到葡萄酒的春天應該來了。一,黃河故道產區首先是文化厚重的產區,中國葡萄酒的版圖實際上都是圍繞黃河流域展開的,我們是黃河故道民權產區。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導語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黃河故道民權深度揭秘: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瞿志君 盧彥林在豫東民權縣黃河故道蜿蜒流過的地方,林海莽莽、鬱鬱蔥蔥、遮天蔽日、百鳥翔集;一灣灣湖水千頃澄碧、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漁舟唱晚。近日,筆者偶讀宋史得知,在這碧水綠林間,竟藏著一段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 黃河故道變奏曲
    黃河故道百年變遷,是新時代綠色發展的縮影,也是人與自然構建生命共同體的有力見證。5月3日,地處黃河故道腹地的民權林場核心區申甘林帶,頭頂驕陽似火,但萬畝槐林裡濃蔭遍地,絲絲涼意沁人心田。這是黃河故道綠色最濃鬱的地方,正在舉行的槐花節引來眾多遊人,濃濃的綠意把人的眉目映出深深淺淺的碧色。一陣風吹過,雪白的槐花散落成雨,飄飄灑灑,清香四溢。
  • 走進一個鄉土風情濃鬱的小城,民權
    民權,一個鄉土氣息濃鬱,人傑地靈的秀美之地申甘林帶,亞洲最長的護城林,美不勝收中國畫虎第一村,遠近聞名這個曾經幾乎被人們遺忘的落後小城,在經歷了四十年的風風雨雨和改革開放之後,鑄就了民權人輝煌的勞動成果和業績。
  • 「遊遍商丘篇」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 美景如畫 驚豔四季
    這首小詩,是一位詩人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蕩舟遊玩時的即興之作。這首小詩,也是這裡風景的真實寫照。民權黃河故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遺留下來的舊河槽,今屬淮河水系,長52.4公裡,水面平均寬約1000米,平均水深3米。這裡的溼地總面積4000餘公頃,生物多樣,自然條件優越。
  • 民權葡萄酒亮相河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
    摘要:民權牌葡萄酒緊抓豫滬合作新機遇,亮相河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作為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對於民權牌葡萄酒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展示機會,也讓品牌與消費者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
  • 「綠洲杯」第六屆故道金秋民權國際溼地生態徒步穿越路標布置完成
    時間過的真快,距離「綠洲杯」第六屆故道金秋民權國際重要溼地生態徒步穿越還有5天時間,為了讓選手有一個更安全、更有趣的比賽環境,趁著周末我們的裁判們和組委會成員放棄休息,踏上本次比賽的路線,進行踩線、貼路標
  • 民權林場:10餘萬畝人工林帶讓沙丘變綠洲
    不遠處,廣場上的電子顯示屏是實時的環境監測,公布著負氧離子含量、PM2.5、溫度、溼度等數據;時不時有工作人員在林間勞作,守護著這座建在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培育了10餘萬畝人工林帶   2018年1月9日,《河南日報》以《河南有個「塞罕壩」》為題,報導了民權林場68年來艱苦奮鬥的歷程,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 來民權旅遊,這幾種特色不容錯過
    民權貢麻花創始於明代,盛於清乾隆年間。古老的配方,現代的生產工藝,是新一代綠色營養保健食品。甘甜爽脆,口感清新,即可休閒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閒小食品。民權貢麻花不僅榮獲國家專利,而且還受到國家商業部、國家民委的表彰,並多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燴麵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
  • 河南民權:鋪開鄉村振興新畫卷
    民權是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河南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河南省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擁有中國河蟹之鄉、休閒垂釣之鄉之美譽,利用莊子鎮、北關鎮背河窪地規劃了黃河故道有機農業示範區,引領全縣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 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原標題: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一、「明清黃河故道」的歷史由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凝心聚力重實幹 砥礪奮進看民權
    □本報記者王平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劉夢珂本報通訊員張增峰    槐林蒼蒼,黃河湯湯;故道之邑,歷盡滄桑。    民權,地處豫東平原之上、黃河故道之畔,1928年經時任河南省國民政府主席馮玉祥批准,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而置縣。
  • 河南延津縣:沒收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一商務酒店6棟違建別墅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河南延津縣:沒收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一商務酒店6棟違建別墅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政府網站12月8日發布《關於延津縣6棟違建別墅沒收處置情況的公示》:具體情況如下:延津縣沒收的6棟違建別墅,位於延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屬於禁止建設區以外的違建別墅,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於2019年10月17日進行查封,並沒收為國有資產,交由縣財政局全面接收,並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做到「兩斷、兩清、落鎖、加封」。
  • 臺灣媒體看河南 探訪民權畫虎村了解畫虎技藝傳承
    臺灣媒體探訪民權畫虎村。  中國畫虎第一村地處黃河故道,村中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及三世同堂作畫者比比皆是,村民以工筆畫虎為主,兼畫人物、花鳥、山水等,品種繁多。已輻射帶動周邊兩省三縣數千名農民從事或經銷農民畫,形成了以王公莊為龍頭的農民畫家群。
  • 民權縣長張團結為特產鐵棍山藥代言
    商丘新聞網訊 近日,民權縣長張團結輕車簡從,深入胡集鄉金樓村為特產鐵棍山藥做央視代言。   張團結來到該村山藥種植基地,與山藥種植大戶親切交談,對鐵棍山藥的種植和銷售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民權縣人民政府縣長 張團結 我是河南省民權縣縣長張團結,我為民權山藥代言!   民權縣地處黃河故道腹地,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文哲大師莊子故裡。
  • 河南民權:以生態為「橋」 鋪就綠色發展之路
    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城東北3公裡的綠洲街道辦事處任莊村,地處黃河故道南岸,毗鄰鯤鵬湖,水資源得天獨厚。然而,就在五六年前,這裡的群眾還是望著風景沒「錢景」,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河南省「水美鄉村」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事處任莊村俯瞰 閆鵬亮 攝記者了解到,如何讓「開門見景」的村民擁有一條具有特色的生態文明脫貧致富路,是民權縣決策者科學謹慎探究黃河故道保護和發展並舉的重大課題
  • 徐州黃河故道漸成「綠色」走廊
    這裡是1128年至1855年黃河流過的故道,在江蘇徐州境內總長234公裡,佔江蘇境內黃河故道總長的47%,周邊區域長期高亢缺水、交通不便、生態退化、土地貧瘠,沿線有115個經濟薄弱村、22萬多貧困人口,分別佔徐州全市的32%和25%。
  • 2018 中國•民權 歡迎你!
    民權交通區位優越。310國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鄭徐高鐵及直通鄭州航空港區的鄭民高速橫穿全境。每天在民權停靠的普通客運列…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林帶▲民權北站▲黃河故道▲黃河溼地▲正在打造--黃河故道小江南
  • 民權大閘蟹「橫行」躋身全國「十大名蟹」
    11月12日,記者從民權縣政府獲悉,由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主辦的2017第四屆「中國名蟹大賽」(首屆蟹王蟹後爭霸賽)近日在江蘇省興化市舉行,經過層層評比,民權大閘蟹脫穎而出,獲評全國「十大名蟹」。    民權地處黃河故道之畔,號稱「故道明珠」,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林七、吳屯、任莊3座中型水庫面積達4.7萬畝,且水質優良,天然餌料豐富,非常適宜河蟹等水產品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