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綜合報導
2020-08-2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美國時間8月19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公司財報會議上被問及收購Arm公司傳聞,他表示,英偉達是Arm長期合作夥伴,但尚未提出收購計劃。
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在大量應用中使用Arm,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和任天堂遊戲主機Switch。「我們也剛剛推動了英偉達的Cuda(並行計算平臺)去支持Arm架構,讓Arm加入到加速計算當中,所以我們和Arm團隊合作非常緊密。Arm架構的特別之處在於高效節能,意味著未來有空間達到非常高的計算水平。」
有海外媒體報導稱,英偉達收購Arm已進入最終談判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夏季結束之前完成交易。收購價格可能高達400億英鎊(520億美元),這相對於軟銀在2016年320億美元的收購價,有著約200億美元的溢價。
Arm公司是軟銀掌門人孫正義在2016年斥巨資收購的晶片設計商,總部位於英國,其本身並不生產晶片,商業模式為IP(智慧財產權)授權,通過智慧財產權授權的方式,收取一次性技術授權費用和版稅提成。2002年,Arm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為Arm全球貢獻1/5的營收。
隨後又有報導稱,英偉達可能只會收購Arm部分股權,軟銀仍將持有部分Arm的股權。
不過,黃仁勳這一回答給這樁交易傳聞潑了盆涼水。
在英偉達收購Arm的傳聞中,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這種交易。日前,Arm的聯合創始人赫爾曼 · 豪瑟(Hermann Hauser)博士,在接受英國BBC採訪時明確表示反對英偉達收購Arm。
Hermann Hauser表示,允許Nvidia購買Arm將是一場災難,因為這將損害Arm必須滿足眾多不同公司和供應商需求的中立性和能力。
美國時間8月19日,英偉達公布截至於7月26日的二季報,營收同比增長50%至歷史新高38.7億美元;調整後淨利潤13.7億美元,同比增長79%,兩項數字均高於市場預期。其中數據中心業務首次超過遊戲,成為英偉達最大的業務板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偉達,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