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是Arm長期合作夥伴,但尚未提出收購計劃

2020-12-14 澎湃新聞

英偉達CEO:是Arm長期合作夥伴,但尚未提出收購計劃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綜合報導

2020-08-2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美國時間8月19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公司財報會議上被問及收購Arm公司傳聞,他表示,英偉達是Arm長期合作夥伴,但尚未提出收購計劃。

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在大量應用中使用Arm,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和任天堂遊戲主機Switch。「我們也剛剛推動了英偉達的Cuda(並行計算平臺)去支持Arm架構,讓Arm加入到加速計算當中,所以我們和Arm團隊合作非常緊密。Arm架構的特別之處在於高效節能,意味著未來有空間達到非常高的計算水平。」

有海外媒體報導稱,英偉達收購Arm已進入最終談判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夏季結束之前完成交易。收購價格可能高達400億英鎊(520億美元),這相對於軟銀在2016年320億美元的收購價,有著約200億美元的溢價。

Arm公司是軟銀掌門人孫正義在2016年斥巨資收購的晶片設計商,總部位於英國,其本身並不生產晶片,商業模式為IP(智慧財產權)授權,通過智慧財產權授權的方式,收取一次性技術授權費用和版稅提成。2002年,Arm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為Arm全球貢獻1/5的營收。

隨後又有報導稱,英偉達可能只會收購Arm部分股權,軟銀仍將持有部分Arm的股權。

不過,黃仁勳這一回答給這樁交易傳聞潑了盆涼水。

在英偉達收購Arm的傳聞中,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這種交易。日前,Arm的聯合創始人赫爾曼 · 豪瑟(Hermann Hauser)博士,在接受英國BBC採訪時明確表示反對英偉達收購Arm。

Hermann Hauser表示,允許Nvidia購買Arm將是一場災難,因為這將損害Arm必須滿足眾多不同公司和供應商需求的中立性和能力。

美國時間8月19日,英偉達公布截至於7月26日的二季報,營收同比增長50%至歷史新高38.7億美元;調整後淨利潤13.7億美元,同比增長79%,兩項數字均高於市場預期。其中數據中心業務首次超過遊戲,成為英偉達最大的業務板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偉達,ARM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英偉達悄然關閉GeForce合作夥伴計劃
    英偉達NVIDIA今年3月份推出了GeForce合作夥伴計劃,這個想法希望通過讓經銷商和硬體夥伴來通過報導,讓GeForce設備和硬體更加整合,為玩家提供更加透明 ,更加好的遊戲體驗。但計劃僅僅兩個月之後,英偉達就悄然關閉了GeForce合作夥伴計劃
  •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為哪般?
    來源:新浪科技原標題: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為哪般? 英偉達昨日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創下了全球半導體市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人們不禁要問:英偉達究竟意欲何為呢?英偉達( Nvidia)正式與軟銀集團達成協議,根據該協議,英偉達將從軟銀集團和軟銀願景基金手中收購英國晶片製造商ARM,交易價值約400億美元。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完成,按美元價值計算,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半導體交易。但實際上,僅僅基於美元價值來衡量這筆交易,可能遠遠低估了這筆交易的重要性。
  • 併購不斷:英特爾收購Moovit,英偉達收購Cumulus
    儘管經濟衰退也將使科技行業陷入困境,但大型公司的長期前景依然光明。本周,CPU和GPU兩大巨頭英特爾和英偉達便加快了自己的收購步伐,據外媒報導,英特爾正通過收購交通數據初創公司來擴展其Mobileye部門;而英偉達將收購開放式網絡先驅Cumulus Networks,試圖在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取得更大的進步。
  • 英偉達與Arm將合作推出PC平臺產品;蘋果官網將停售競品音響產品...
    三分鐘了解產業大事 1 【英偉達:將與 Arm 合作推出 PC 平臺產品】 10月5日晚,在英偉達 GTC 活動中,黃仁勳宣布將與 Arm 進一步合作,推出 PC 平臺產品。
  • 深信服召開2018合作夥伴大會 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
    曼谷2018年1月30日電 /美通社/ -- 1月26日,「深化合作、乘風破浪」 -- 2018深信服合作夥伴大會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深信服CEO何朝曦、副總裁張開翼等,與近千位深信服合作夥伴分享深信服最新的市場戰略和產品業務動態。
  • 傳美國FTC正調查英偉達對Arm的收購
    原標題:傳美國FTC正調查英偉達對Arm的收購   美國監管機構正以競爭為由對英偉達
  • 英偉達若成功收購ARM,將改變整個ARM行業,中企將「寸步難行」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財經資訊欄目劉也/書雨】 自從英偉達Nvidia宣布收購ARM公司後,這筆交易在整個IT晶片行業引起了滔天巨浪,400億美元的收購將徹底改變如今所有跟晶片相關的行業。
  • 英偉達為何想要收購Arm?黃氏定律正取代摩爾定律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 騰訊科技訊 9月21日,由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正在全面失效,但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
  • 英偉達在無人駕駛領域擴大優勢 合作夥伴名單越來越長
    但是為什麼對於英偉達來說,這依然是個好消息呢?因為無論哪家汽車廠商使用何種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這家晶片廠商的技術和產品都已經被使用在了不同廠商的產品中。合作夥伴名單不斷更新英偉達與奧迪的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二者的合作關係在今年年初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當時奧迪表示,將在未來的汽車產品中使用英偉達的Drive PX2平臺硬體和軟體。
  • 軟銀割讓ARM,三星/英偉達意向收購,物聯網市場風起雲湧
    繼蘋果表示沒興趣,三星有可能成為ARM買家之後,英偉達也透露要積極參與收購。 公開信息顯示,英國ARM公司成立於1990年,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智慧財產權(IP)提供商。全世界超過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採用ARM架構,並擁有1000+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從1991年到現在,出貨超過1600億顆基於ARM架構的晶片,蘋果、三星、高通、華為、聯發科等都離不開其架構的支撐。
  • 英偉達砸400億美元就想收購ARM?還得看中國答不答應
    距離上次咱們聊這事還沒過去一個月,圖形計算巨頭 核彈廠 英偉達居然真的和軟銀集團達成了合作。英偉達在今天正式宣布,要把軟銀旗下的英國處理器晶片設計公司 ARM 收購了。假如收購真能成,就像當年 AMD 收購顯卡廠 ATI 一樣,英偉達也會成為一家 「 處理器顯卡兩手抓 」 的跨界寡頭。不像手握 x86 架構處理器智慧財產權的英特爾和 AMD,英偉達錯過了研發電腦處理器的黃金時期,在這方面一直處於弱勢。
  • 英偉達攜手硬體合作夥伴宏碁、華碩和惠普
    十分激動能與我們出色的合作夥伴一起在 CES 開啟新的一年,同時全世界熱愛消費類科技的人也都聚集在此。當我踱來四處與合作夥伴見面,我驚嘆於 Windows 生態系統中的諸多創新,及在 2018 年和未來將激發創造力、予力全新工作文化的趨勢。
  • 華為Mate40系列今晚8點見;傳華為等公司嘗試阻止英偉達收購ARM
    2、傳華為等公司嘗試阻止英偉達收購ARM據報導,消息人士稱,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向國內監管機構表達了對英偉達收購ARM計劃的強烈擔憂,這有可能導致這筆400億美元的交易流產。這些公司最擔心的問題在於,英偉達可能會強迫ARM停止與中國客戶的合作。英偉達正嘗試從日本軟銀集團手中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ARM,這將使ARM處於美國的司法管轄之下。從理論上來說,這將導致ARM在晶片行業中失去中立地位。今日,軟銀在日本股市的股價小幅收低。
  •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發全體員工信:保留Arm名稱及品牌形象
    在收購Arm後,英偉達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布了一封郵件,表示,將保留Arm的名稱和強大的品牌形象,維護Arm的開放許可模式。以下為全體員工信內容:大家好:今天,我們宣布籤署了收購Arm的協議。三十年前,英國劍橋幾位富有遠見的計算機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CPU架構。
  • 英偉達收購ARM,我國該用否決權嗎?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ARM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公司,在半導體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它的總部設立在劍橋,他跟其他半導體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ARM不直接生產或者出售晶片,而是轉讓相關的設計方案,讓其他人去生產晶片,不過最近英偉達公司收購ARM一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 Arm在數據中心的價值:黃氏定律背後,英偉達打的什麼算盤?
    其中特別提到英偉達的DPU,這種類型的硬體,幾乎可以代表數據中心的某一個發展方向。4iHednc這個議題甚至恰好能夠解答,英偉達為何要收購Arm,以及AMD為何要收購賽靈思。在近期英偉達GTC China首日主題演講之後的圓桌論壇上,英偉達全球業務運營執行副總裁Jay Puri談到了有關英偉達收購Arm的問題。
  • 兆易創新GigaDevice成為ARM「全球高校合作夥伴聯盟項目」中國首個晶片合作夥伴
    ARM全球高校項目經理Khaled Benkrid表示:「這一全新的舉措是基於ARM現有的完善教學合作項目創建,同時大幅增添高校學生會運用到的技術及專業知識,為高校提供更多樣化、低成本的硬體、專業級的軟體工具、以及嚴謹的教材。我們深信,這一項舉措將有助於全球教育體系克服多元化的學生族群和逐步高升的行業需求等挑戰。」
  • 軟銀將50億美元英偉達股份轉讓給Vision Fund
    網易科技訊8月7日消息 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軟銀證實已將其所持4.9%的英偉達股份轉讓給旗下Vision Fund科技基金。軟銀在今年5月收購了英偉達4.9%的股份(當時價值40億美元),成為後者第四大股東。如今軟銀在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中確認,已將這些股份轉讓給Vision Fund。具體的轉讓價格尚不得而知。這些股票在五月份時價值40億美元,如今英偉達市值逼近1000億,這些股票的價值約為50億美元。此次轉讓之後,Vision Fund接替軟銀成為英偉達第四大股東。
  • 被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一個小公司改變世界的故事!
    Acorn公司曾開發了一款名為Atom的家用電腦,當BBC的招標機會出現時,他們開始計劃將Atom的後續產品開發成BBC Micro。 Atom 後繼機將有兩個 CPU,一個是久經考驗的 6502,一個是尚未確定的 16 位 CPU。 Acorn公司後來放棄了那個CPU,但保留了一個叫做Tube的接口系統,可以讓更多的CPU連接到機器上。 BBC Micro的工程設計確實挑戰了Acorn的極限,因為它是那個時代相當先進的機器。
  • 英偉達宣布RTX Studio筆記本品牌認證推廣計劃
    NVIDIA在5月27日下午舉行發布會,宣布全新的「筆記本電腦品牌認證推廣計劃」——NVIDIA RTX Studio。NVIDIA這個項目旨在為滿足英偉達「最低配置需求」的工作站筆記本提供認證,其中包括高端CPU和GPU,比如支持光線追蹤的Quadro RTX Studio或者GeForce RTX Studio認證。該項目主要面向內容創作者,有利於簡化營銷推廣的策劃,同時提升NVIDIA及其合作夥伴的品牌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