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看到稅法上規定,500萬元以下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不再分年度計提折舊,記帳時就直接就計入「管理費用」。
注意了,稅務處理是稅務處理,會計處理是會計處理,兩者不要混為一談。
購入時應該計入固定資產而非「管理費用」,投入使用的次月還是得計提折舊。
一、計提折舊的起始日期
(1)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2)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次月開始不用提折舊。
二、計提折舊年限
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
實務中,一般是按照稅法上規定的最低年限來計算入帳。
當然了,企業可以結合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來確定折舊年限,只不過會造成稅會差異,在彙算清繳時,要進行納稅調整。
注意:對於企業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的,勢必是會造成稅會差異的,彙算清繳時要進行納稅調整。
三、固定資產的帳務處理
購入時:
借:固定資產-設備名稱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生產成本等
貸:累計折舊
處理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設備名稱
如果固定資產報廢時: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處置固定資產的利得或損失:
借:銀行存款
資產處置損益(收益時,在貸方)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