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啥說法?狗有那麼通人性嗎

2020-12-19 歷史芷天

文/素衣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啥說法?狗有那麼通人性嗎

寵物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現在很多人忙於工作,不太能顧得到家裡的老人,寵物的存在可以說是緩解了老人們的孤單。

再有,工作上的壓力和委屈也讓人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沉重,這時候,如果有很可愛的生物依偎在你的身邊,就會感覺自己被需要,從而獲得治癒。

現在人們最常養的寵物是狗和貓,在城市裡,人們會給自己的寵物最好的照顧,包括給它們提供最舒適的地方睡覺以及餵它們吃最貴的食物。

但在農村,狗的作用除了陪伴之外,還有幫助人們趕走壞人,警惕即將到來的危險,因為農村的房子都是半敞開式的,而且各處四通八達,盜賊很容易能進到家中。

所以農村養的狗一般都非常的敏銳,不僅如此,有一些還十分的有靈性,它們會根據主人對來者的態度,或是根據來者的情緒變化,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對主人家有威脅。

農村有一句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啥說法?說的就是當女婿上門提親或者是入贅的時候,狗不會因為這是個陌生人,就對著他狂吠,而是會靜靜地待在一邊狗有那麼通人性嗎?

要知道,農村的狗對待陌生人可以一點都不留情的,通常是還沒等你走近,就開始大聲地警告你,同時也是通知主人有人來了。

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能逃跑,就算你再怕狗,也要當做什麼都沒發生,淡定地走過去,不然,狗捕捉到你慌張的情緒,就會覺得你是心虛,從而把你判斷成心懷不軌的人。

那麼狗為什麼對陌生的上門女婿就這麼客氣呢?這就是神奇之處了,小編分析,大部分還是因為家裡人對女婿的態度吧。

首先,女婿上門肯定是提前打過招呼了的,那麼家裡肯定就會提前準備相關事宜,狗狗也能知道,家裡很快就要來重要的人了。

其次,女婿上門的時候家裡肯定會有人去接,等到了家門口,狗一看,自己的主人陪著陌生人一起來的,而且兩人還有說有笑,肯定就會放下戒備心了。

更有趣地勢,農村還有人說,入贅的女婿如果是心甘情願的話,那麼狗也能感覺到,就會十分親近他,要是女婿入贅是被逼的,或者其中另有隱情的話,狗也會叫個不停。

但是小編覺得這個說法沒什麼道理,因為就算是人,有時候也無法完全看透別人的想法,狗雖然有靈性,但這麼有難度的事,還是太為難它了。

最後呢,再給大家帶來一句關於農村喪葬風俗的俗語:「雨淋新墳輩輩出侯,雨淋新土輩輩出虎」,許久之前,人們還是更偏向於土葬逝者。

那麼如果安葬完逝者之後下了雨,就會被人們當做一個好兆頭,代表親人去世的時候沒有什麼不甘,平靜地去了另一個世界,還會保佑其他親人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什麼意思?狗真的這麼通人性?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什麼意思?狗真的這麼通人性?說到俗語,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流傳下的俗語是不在少數的,又因為俗語大部分是人們看到的一些奇怪現象,又不懂得科學解釋,反覆觀察後總結的,這些俗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總的來說,農村人是比較了解俗語的。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說到最接地氣的文化傳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們所熟知的諺語和俗語,這些諺語和俗語都蘊含著上下五千年古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諺語和俗語更貼合我們的生活並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有趣的俗語,那就是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老人說「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燕子和家狗為什麼會如此有靈性呢?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燕子的特殊習性以及家狗忠誠的性格導致的。 燕子不進寒門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很多日常中看到的東西都會被拿來做成各種比喻,像燕子和家狗這兩種最常見的東西,都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農諺,像這句,「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再者,燕子銜泥築巢,選擇安家的環境要具備通風遮雨的功能,而貧寒之家在過去往往只有茅草屋,很難有大的屋簷,因此,富貴之家成了燕子築巢的首選! 同時燕子不喜叨擾,家庭氣氛的融洽有利於燕子不受驚嚇,因此,家庭和睦的地方也是燕子的棲息之所。
  • 農民常說狗不咬新女婿,新女婿第一次上門,狗真的會不咬嗎
    在上網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在討論說狗很聰明,說農村裡的農民常說新女婿第一次上門,狗雖然和他沒有見過面,但是知道是新女婿上門,所以狗不會咬他。看了他們的說法,我在想誰家養的有狗?讓我去試試,我把腿伸到它面前,它要是不咬我,難道我就要給她當女婿嗎?它要是咬我,看來女婿當不成不說,咬到我了還要出錢給我看腿。話說狗的確很聰明,主人養它,它僅不會咬主人,還會想著法去討好主人。比如老遠的看你往回走,它會搖頭子擺尾的去接你,不是一蹦三跳地圍著你打轉,就是用它的鼻子去嗅你,蹭你的褲腿。
  • 俗語說: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狗這麼通人性?有沒有科學道理
    俗語說: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狗這麼通人性?有沒有科學道理「汪星人」「喵星人」……現在人們對寵物越來越喜愛,最常見的寵物就是狗和貓,甚至還給它們起了如此可愛的別名。很多人把狗當成朋友來對待,他們堅信狗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可以辨別人的好壞,甚至可以預測災禍。關於狗的歷史記載有很多,它的年代感很長,所以衍生了很多與狗有關的俗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則——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這點相信養狗的人也深有同感,如果家中來了壞人,狗就會狂吠不止,舉止激動,和平常的溫順態度很不同。
  •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有何道理?狗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在民間有著「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童謠,今年的立春是五九尾,現在已經是「六九」了,說明距離燕子返回來也就不遠了。那麼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何意思呢?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燕子是一種在農村比較常見的鳥類,它們很喜歡在農民的屋簷下築巢。如果大家觀察仔細的話,就會發現每年燕子飛去南方過冬以後,到了開春還會再飛回來。
  • 狗咬呂洞賓,真的有狗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識好歹」的人。俗語用多了,就會逐漸忘記了俗語的來源與發展,也許很多人會不經意間思考,狗真的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敢咬呂洞賓?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是啥意思?鵝難道比狗還兇嗎?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經過幾千年的經驗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有一些直到現在都教人深思。其中有一句俗語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聽過,那就是「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寧可讓狗咬一口,也別被鵝啄一口。很多小夥伴就不理解了,狗咬一口得多疼呀,鵝就算啄一口就那麼一小口,那怎麼還有這樣的俗語?鵝難道比狗還兇嗎?沒有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不知道,鵝是有名的「村霸王」。以前小編在老家的時候,碰到鵝都是繞路走。
  • 常言道:「燕子不進愁家門,家狗不咬新女婿」,動物真這麼靈性?
    從古至今,人們將很多的動物都奉為了神靈,比如俄羅斯人信奉熊,美國人信奉老鷹,甚至認為這些動物在一直默默的保護著他們,但是在我國的圖騰是龍,但是人們依舊相信,很多的動物都是非常有靈性的,今天給大家說的就是常言道:「燕子不進愁家門,家狗不咬新女婿」,動物真這麼有靈性?
  • 俗語「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狗是怎麼知道自家人的?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便與我們最常見的狗有關,這句俗語就是「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相信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大家不免會產生一些疑問,那就是狗是怎麼知道自家人的?我們都知道狗被稱作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因為狗的性格忠厚也頗具靈性,即使主人家中很困苦,狗也不會因此離開,而是選擇不離不棄地陪伴在主人的左右。
  • 農村俗語:「寧願讓狗咬,不敢讓鵝擰」鵝真的有那麼可怕麼?
    在農村大家都會養一些看家護院的家禽,比如狗、鵝、貓之類的,狗起到防止陌生人進入的作用,鵝和貓就起到捕捉黃鼠狼、老鼠的作用。在人們印象中,這些家禽都是非常溫順的,那你可能是對鵝的兇猛程度不了解。關於鵝的可怕性有這樣一句俗語,俗語「寧願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
  • 民間俗語:「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究竟是啥道理?
    中華上下五千年,積累了極為深厚的歷史文化,且不必世人皆知的唐詩宋詞,單憑那些流傳在民間的經典俗語,就足以讓人為之驚嘆。顧名思義,俗語是通俗易懂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不需要講究押韻,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而成,涉及到很多方面,同時也反映出古人的願望和期盼。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在農村,我們會經常從那些老人口中聽到各種各樣,非常有意思的俗語。這些都是經過無數代人驗證過了真理,雖然有時候其中也有一些迷信的說法,但很多卻是非常靠譜的,如果不相信的話,可能是要吃虧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句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明顯是指的生活常識。
  • 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講究嗎?
    大家好,我是鄰小舒,今天我們的話題是: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講究嗎?對於如今許多生活中城市高樓大廈中的年輕人來說,養寵物成為許多人的愛好之一。如今最常見的寵物就要數養貓、養狗了,許多年輕人的寵物其實也都是花錢買來的;但是曾經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什麼講究嗎?答案其實很簡單!首先,「貓忌送」,從字面上就可以直白的了解這句話的意思,為什麼農村人說貓不能送人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俗語中多是從生活中反覆觀摩與匯集的經驗所得,所以當某個時刻感到言語匱乏的時候,恰好這句精準的語句能夠表達最精確的意思。那麼這句農村老人常說的句話「寧讓狗咬, 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您有聽說嗎?相信總結出這句俗語的老祖宗也有過滄桑而又「慘痛」的經歷。「寧讓狗咬,別讓鵝啄」農村美麗優雅的大白鵝,在湖面上紅掌撥清波,就像是一名芭蕾舞者,姿勢柔美,羽毛潔白無瑕,看起來渾身透著高冷範兒。
  • 俗語「好狗不擋道」,你知道說的是誰嗎?狗和苟同音而已
    當然在自然界中,人們也會喜歡那些比較守規矩的動物,比如看家護院的好狗,只有在生人進院子裡才會叫,而在院子外面路上走過的行人,狗不會衝著他們叫喚。因此就有了「好狗不擋道」這個俗語。而一些壞的狗,會成群結隊在馬路上,對著過往行人咬或者叫,我們稱這樣的狗叫「劫道狗」。對於俗語「好狗不擋道」中的狗,你知道說的是誰嗎?
  •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難道還有什麼含義嗎?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有哪些依據?在農村很多家裡面都會養狗,養貓。狗比較忠誠,在農村主要作為看家護院,貓,養來主要是為了捉老鼠。在農村,狗通人性,狗是有感情的動物,狗對主人不離不棄,不會因為貧窮,吃的不好等原因離家出走。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是什麼意思?其實說的是兩類人
    俗語:「寧可被狗咬,不敢被鵝啄」。別讓鵝啄,顧名思義就是在被狗咬和被鵝啄之間讓人選擇一種的話,寧可讓狗咬上一口,也不願意讓鵝啄一下,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鵝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的動物,發怒的時候,它都會用嘴去啄,不要看鵝的嘴巴外表很圓潤,但是仔細看就能發現,鵝的嘴巴裡面是鋸齒狀,而且,鵝生氣的時候,會連擰帶擊打,所以才會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的俗語。鵝非常警覺,有強烈的領土意識。每當人或動物進入它的領地,鵝就會伸出脖子,大聲歌唱,等待攻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