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有哪些依據?在農村很多家裡面都會養狗,養貓。狗比較忠誠,在農村主要作為看家護院,貓,養來主要是為了捉老鼠。在農村,狗通人性,狗是有感情的動物,狗對主人不離不棄,不會因為貧窮,吃的不好等原因離家出走。而狗在農村,作為看家護院的存在,對人類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在五六十年代人們沒有經濟條件養狗,家裡有狗也不拴養隨便跑,晚上餵點米湯就不錯了,到了八十年代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有很多喜歡狗並有能力的人從俄羅斯越南和韓國引進寵物狗,準確的說這是社會的進步,過去城市不許養狗,農村也沒人家賣狗,都是送人有的都送不業去,若養狗都喜歡公狗為的是不繁殖,可現在社會發展寵物盛行以貓狗養貓狗,成盈利賺錢的一種行業,不論農村和城市很少把狗送人的,
農村養貓和城裡人養貓有所不不同。城裡人養貓主要是當寵物養。農村養貓主要是為了防鼠。農村家家都有糧食,這些糧食常常成了老鼠的食物。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老鼠吃點糧食也就算了,可氣的是吃住都在糧倉裡。老鼠拉的屎和尿也汙染了糧食,很不衛生。老鼠還能傳播鼠疫。而老鼠的天敵就是貓。所以農村人差不多家家都養貓。有了貓,糧食也不會被糟蹋了,鼠疫也不傳播了。因此貓被農村人稱為福神。如果把貓送走了,老鼠還會泛濫成災。其寓意為把福送給了別人,自己家就沒有福了,所以貓不能送人。貓,農村人養貓主要是為了捉老鼠,防止糧食被老鼠所偷。而且有的地方還認為貓帶招財的屬性,在家裡或者店裡,擺放招財貓,寓意財源廣進。不過,也有些人認為貓養不熟,比較奸,是不好的。貓忌送,在農村養貓,很少送給別人,就算要送,對方也要掏一點錢表示表示。送貓是不太好的,按照招財的說法,等於把自己的財氣送走,對自己以後得財運有影響。也有的地方說貓很奸,容易離主人而去,沒有狗忠誠,把貓送出去,等於是說把不好的送給別人,比較忌諱。
狗忌買,在農村養狗很少有買狗養的,都是在親戚朋友家捉來的,不過抓狗的時候也不能直接抓,都是把狗放到大門外邊,然後再抓回家養的。狗是通人性的,買賣不太好。而且在外邊買狗,不安全,容易把不好的帶到家裡面,影響家人健康。農村人還有句俗語,叫做再窮不賣看家狗。意思是說,狗對主人很忠誠,看家護院,盡職盡責。所以不能隨便賣狗。也不是所有的狗都是好樣的。有的狗在晚上只知道睡覺,來人偷東西也不咬。在白天來個親戚鄰居反而旺旺大叫,有的還咬人。主人也很不喜歡這樣的狗。想打死還覺得於心不忍,不如賣了。如果把這樣的狗買到家裡,讓它看門豈不是沒有用嗎?白天把人咬了還得賠償人家。所以買狗人其寓意為不識趣。買罪受,自討苦吃。還有一種說法是,狗記一千。意思是說狗能夠記住路,在一千裡以外還可回家。如果花錢買條狗,也養不住,還能跑回去,買狗人也不知道賣狗人的家在哪裡,找也找不到。這樣以來,錢也白花了,生了氣還上火。所以農村人不能買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