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在悠久的中華五千年歷史中,是具有著重要地位的一種文化。尤其在中國的鄉下,有著各式各樣的俗諺,其中一句「貓子忌送,狗子忌買」在農村廣外傳頌,這句話顯而易見是與我們身邊的貓和狗息息相關。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俗諺呢,這句話中有什麼深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地去了解!
首先,貓子為什麼會忌送呢?原來是因為在鄉下,村民們習慣把貓當作是可以招財的一種動物,貓呢,代表著村民們的金錢,是一種經濟的象徵物品,也正是因為這樣,村民們覺得如果將貓贈給其他人的話,也就等同於把自己的錢財送給了別人,也會不利於今後自己的經濟收入。而且貓這種生物是很難與新主人迅速地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如果把貓送給了別人,也就是把貓給拋棄了。因此,可愛的喵星人是不能隨便送人的,這既是為了自己的未來的財運,也是為了讓可愛的貓咪能夠有穩定的生活環境和固定的主人,人們才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告訴世人們。
那麼,為什麼狗子會忌買呢?是因為狗是一種對主人極為忠誠的動物,和主人有著濃厚的情感,正常來說我們養的狗會從它剛剛出娘胎的時候開始養,而不會去購買先前主人養過好幾年的狗。是因為已經養了不安好心,極其下流的人就會通過偷狗來牟取暴利,讓這種行為得到了滋長,也會讓更多的狗被不法分子出售。因此,出於對狗的保護,也為了讓自己和狗的感情可以維持下去。鄉下才會流傳著這樣的俗諺,由此可見,俗語中所蘊含的道理與經驗,沒有我們單純想的那麼簡單的。
以上,就是這句關於貓狗俗語的內在涵義了,也是大眾所不了解的一面。這與我們和動物之間相處的情感變化,以及動物之間的一些特有的生活方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由此可見,俗諺中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是其能夠一直流傳在鄉下的原因,是我們當代人和未來的新生代需要共同學習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去了解並學習我們中國鄉下這樣的俗諺,俗語,才能將俗語這樣的傳統繼承下來,才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到,才能夠讓這樣的文化可以發揚光大!這才是我們現在當代人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