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春節將至又到了忙碌的時刻,在農村臘月一到就開始準備過年的各類事宜,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大寒都是節,大年越臨近,年尾的臨近,過年不但是過節,也是一年的工作總結,這類工作總結不單單在局限於某個工作,而是包羅萬象囊括所有家庭,年前年後在民間的說法和忌諱 ,在過年多時候確實有很多的講究,其實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生活期盼,很多的規矩和講究都是流傳很久,在民間頗為流行。
大年三十貼春聯,包餃子,喜慶新春的日子,在年尾交歲的時刻,是有很多忌諱的,對於什麼都要說好,決計不能說一些不好的、不吉利的話,杜絕一些晦氣的話語,這些對於過年都是不吉利的,像蒸包子蒸裂了,也得說好,要說包子蒸的好,都張嘴笑了,其實年尾最主要的還是要說話注意,還有一些別的忌諱,像臘月不搬家,年前不借錢,三十不要債,出嫁閨女不回娘家,等等年尾的講究,都是根據自己地域習俗而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講究,三裡地改規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正月忌頭,在大年初一開始的正月前幾天,更是說法頗多,像我們這大年初一燃放的鞭炮碎屑,是不能夠進行清掃的,誰家的鞭炮碎屑多燃放的乾淨,也被認為是來年更加的紅紅火火,也是忌諱借水的,水在民間被認為是財,對於財富,在過年期間是自然不能夠借出去的,還有一些地區在初三不能拜年,初三是一些家庭有人去世沒有過完三周年的,才會在大年初三串親戚,對於平常的家庭,是十分忌諱初三拜年的,這也是一些地方性的習俗,也有說法是正月忌頭,是不能理髮,正月理髮會死舅舅,這種說法在很多地區都有,也有搞笑視頻裡面是外甥跟舅舅要錢,舅舅不想給,外甥說不給我就正月去剃頭,舅舅嚇得立馬給錢了,這種講究現在還十分的流行。
年前年後每個地區都有很多的講究 其實都是為了來年美好的願望追求,也是為了向「好」的方向走,也有民間說法是臘月一到,草木為神,據說是臘月也是諸神下凡的日子,對於一草一木都有靈性,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做好約束,避免麻煩的發生,對於這些過年的禁忌,你的農村老家都有什麼講究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