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什麼意思,初一要吃剩飯?

2021-01-15 帝皇史詩

春節作為我國最大的節日,一直都有著很多的傳統風俗,例如說我們家家戶戶要貼對聯、有的地方要壘旺火還有放鞭炮、守歲、拜年和吃餃子等等風俗行為。

有些老人就會在三十這一天讓你洗個澡,並且對你說:「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在我們過年的時候除了上面的這句俗語,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經過多年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的俗語。

每年我們到大年三十的時候,大家都會在這天的凌晨也就是在我們新一年的開頭和去年的結尾兩個交匯的時候,大家一起放鞭炮用鞭炮的爆竹聲音來驅走去年一整年的不順利,從而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在我們沒有發明出來炮仗之前,大家都只是用古代的竹子放在火種裡面並且發出的聲音,所以一直叫名為爆竹。等到唐代的時候發明火藥之後,於是人們就將那些火藥裝在竹筒中來作為炮仗。而等到了我國宋代,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很多人開始使用紙卷代替竹筒,慢慢的演化成為我們現在的炮仗了。

在春節的時候我們除做很多事情來謀求下一年的順利幸福外,同時我們還有很多忌諱的地方,就像俗語中所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在臘月裡的時候,人們都十分忌諱搬家,和往外面借錢(因地而異)。

在老一輩兒的人來看,再窮也不要搬家,人再富也不要去遷墳。而且還有人說什麼「人搬窮,火搬熄」。這些小俗語都是從古代小農經濟的時候一直代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雖然現在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適用了。就像我們現在每年的春運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因為一句俗語這樣的忌諱而留在別的地方過年,同時也不會因為這句俗語而放棄自己的工作,並且趕在臘月之前就回家鄉。

其實老人家口中所說的俗語中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生活中的「搬家」和上面說的「回家」兩者是不相同的。其實搬新家的時候無論是在我們古代還是在現在都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在冬季寒冷的時候搬家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等狀況,當然更不用說今年疫情期間不適宜外出了。

剩下的半句話其實就是在臘月裡,老人們都不希望發生往外借錢的事情。因為在過去的時候大部分的人家裡的經濟水平不是很好,錢當然是要留著給自己過年用,過年的時候要置辦很多東西花錢等。如果過年借錢出去的話還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意味著這個人要破財,破財從而導致新的一年裡不順暢。

而俗語中「正月忌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裡面不要去掃地,也不要在正月這個月裡理髮。因為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家裡面會有很多人來拜年走訪,當然就會產生很多的瓜皮紙屑等垃圾,有的地方的老人們認為這些廢垃圾是財氣,不要掃地出門。

在我們國家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俗語,這些俗語因地而異,可能就算是文字一樣,裡面的意思卻有著不同。當然還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些俗語,不管怎麼不認同,也希望不要特意去破壞這些俗語的傳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春節裡有很多傳統的風俗,比如說我們要貼對聯、壘旺火、放鞭炮(現在小年家已經很久沒有放過了)、守歲、拜年、吃餃子等等。雖說我們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但是我們也不會忘記在臘月到正月的這一段時間內,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盛宴。
  • 神問答|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導語: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關於「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老輩子家裡弟兄姊妹幾個,總覺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根兒,閨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外人自然過年不能回娘家來,會被人笑話,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見,過不下去了。還有迷信說法,閨女在娘家過年,會踩斷娘家的塵根兒,讓娘家斷子絕孫。在如今獨生子女居多的農村家庭,這都不是什麼事兒。
  •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指正月不理髮嗎?啥意思?
    比如小單被老人們批評過的小事之一:孩子的衣物老人告訴不可在外過夜,但是由於記憶問題,被家裡老人批評過無數次。這不剛進臘月,在村裡又常聽到老人們對,年輕人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呢?是指正月不理髮嗎?對於,「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類農村俗語,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從小到大聽的。而且農村俗語千千萬,很多俗語我們年輕人認為無趣,但在老人看來甚為重要及大有來頭。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一看
    除了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這句「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上一輩人覺得,臘月和正月裡面,人們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這些都是忌諱,千萬不能違背了否則一年都沒有好運,那麼問題來了,在這裡日子裡面,人們到底需要注意什麼呢?
  • 農村習俗:「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什麼講究?
    農村最流行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光聽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主要講述的是農村的一些忌諱。而這句俗語開頭的臘月指的是農曆中的年底,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正月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臘月忌尾」:臘月是年底,臨近過節了,要注意的事項就特別多,俗話說「秋收冬藏」,人們忙碌了一年,臘月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而臘月寒冷不宜搬家,這時候的新房子缺少陽氣。臘月也不宜錢財外借,冬天主「藏」,如果這時候把家裡的錢財借出去,會影響財運。臘月打掃的時候不宜挪動家裡的擺放物品,所以才有了「臘月忌尾」。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春節已過,相信大家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享受著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刻。然而喜慶歸喜慶,但老一輩人卻覺得春節期間也存在著諸多講究和避諱,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否則會觸了黴頭,影響來年的氣運,為此還產生了不少俗語,來看看老祖宗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來看這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這2種禁忌必看
    俗話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意思就是在正月的時候要注意一年的開頭,在臘月的時候要注意一年的結尾,而現在正值臘月和正月之間,那麼從易經的角度來看,「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樣的道理?對我們又具有什麼生活上的指導意義呢?
  • 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臘月第一忌:忌搬家「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背後究竟有何講究?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春節期間也有很多要忌諱的事,畢竟中國人是比較注重儀式感的,對於這麼重要的春節,那更是少不了許多講究和避諱。在小編這裡,每年過春節時也少不了一些講究,尤其在春節快要來臨之前,家裡面的老人經常就會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前後有什麼禁忌和講究?
    常聽到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進入臘月以後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了,這是為了過年的時候更加的順暢。而到了正月的時候也是如此,希望能夠開一個好的開端。臘月就是農曆十二月,也是一年最後的一個月份。為了過好年,農村裡通常需要拿出來近一個月的視角來準備。
  • 農村老話愛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原來是這樣的含義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大年三十貼春聯,包餃子,喜慶新春的日子,在年尾交歲的時刻,是有很多忌諱的,對於什麼都要說好,決計不能說一些不好的、不吉利的話,杜絕一些晦氣的話語,這些對於過年都是不吉利的,像蒸包子蒸裂了,也得說好,要說包子蒸的好,都張嘴笑了,其實年尾最主要的還是要說話注意,還有一些別的忌諱,像臘月不搬家,年前不借錢,三十不要債,出嫁閨女不回娘家
  •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俗語什麼意思,頭和尾指的是什麼
    而今天說的俗語就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頭和尾指的是什麼?,而正月裡月初有很多講究,這裡的頭和尾就是說的月初和月末。那麼老人們為什麼講究這些呢?可能很多人也都覺得這是迷信,沒有科學道理。沒錯,非要拿事實來說的話,這句話確實沒有任何依據,我們可以不信,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家長面前,還是要遵守這幾條「規定」,他們相信我們也得執行,接下來我們就聊聊臘月和正月講究的幾條「規定」。
  •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什麼說法?
    臘月是農曆的十二月份,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俗稱末尾月,這就是臘月尾的意思,臘月忌尾就是說在年末的這段日子中有很多事是忌諱,是不能做的。正月也就是農曆的一月,是新的一年的開頭月份,所以也叫正月頭,正月忌頭就是說正月初期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
  • 春節快到,俗語:臘月忌三,正月忌四,啥意思?具體是哪些事情?
    一是發端,是生命開始的喜悅,正月是新年開始,萬物復甦;三是終結,是生命結束的悲傷,臘月是寒冬時節,萬物沉睡,陷入無盡黑暗。由一而來,由三而去,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生命繁衍就是這樣。俗語:「臘月忌三,正月忌四」意思很簡單,臘月有三件事不能做,正月有四件事不能做。
  • 古語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過年前後有4大講究,千萬要注意
    那年關就要到了,小編就為大家梳理幾條,新春佳節要遵守的規矩,還不知道的網友趕緊來看看吧。有句俗語叫「正月忌尾,月忌頭」,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八個字,這裡面有四條規矩呢。眾所周知,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是十二月,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裡,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正月,新春來臨的第一個月是一月,我們中國人又叫元月。
  • 農村老年人常說「正月怕頭,臘月怕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老年人常說「正月怕頭,臘月怕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豐富的農村文化延續了,非常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術語也是暗含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啟發。尤其是春節期間,農村也是有很多的俗語用來形容農村。如今已是臘月時節。
  • 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這是真的嗎?
    這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你們過年有沒有理髮的習俗呢?這又是為什麼啊?其實雖然我們這沒有這個習俗,,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年前去剪髮的,一是剪完發,人會顯得更加精神,更加年輕一些,二是寓意著剪去過往所有的煩惱和憂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畢竟新年新氣象嘛。這也是這句話的真意。
  • 農村有一句老話,臘月怕尾,其中有什麼意思呢?
    過年是我國最大的節日,歷來有許多傳統習俗,如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有些地方還要壘旺火,放鞭炮,守歲,拜年,吃餃子等習俗行為。進了12月,眼睜睜地看著小年即將來臨,農民工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返鄉潮,他們回到農村,開始購物,準備過春節,因為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很重視這一天,不管是天南海北,都要回老家團聚,但是農村老人說『臘月怕尾,正月怕頭』,那到底怕什麼,又忌什麼?
  • 春節臨近,從臘月到正月,這些有趣的中國民俗禁忌,你知道哪些?
    在有些地區,流行著「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說法,乍一聽好像摸不著頭腦,網上的很多解釋,都各有說法,但大都難明白。其實,這個俗語還有個前置語,那就是「工作和勞動」,加上這個詞,大家就會很容易弄明白了。就算再忙,到了年底,老闆們也實在不好意思要員工留下工作。所以大家約定俗成,弄出了個「臘月忌尾」這樣的說辭,這樣心照不宣,到了年底,該放假就早放假,否則不吉利。「正月忌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大年初一,本來開開心心的,領導喊你回來加班,你心裡肯定會罵一萬個草泥馬。於是,大家又弄出了一個俗語:「正月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