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為我國最大的節日,一直都有著很多的傳統風俗,例如說我們家家戶戶要貼對聯、有的地方要壘旺火還有放鞭炮、守歲、拜年和吃餃子等等風俗行為。
有些老人就會在三十這一天讓你洗個澡,並且對你說:「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在我們過年的時候除了上面的這句俗語,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經過多年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的俗語。
每年我們到大年三十的時候,大家都會在這天的凌晨也就是在我們新一年的開頭和去年的結尾兩個交匯的時候,大家一起放鞭炮用鞭炮的爆竹聲音來驅走去年一整年的不順利,從而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在我們沒有發明出來炮仗之前,大家都只是用古代的竹子放在火種裡面並且發出的聲音,所以一直叫名為爆竹。等到唐代的時候發明火藥之後,於是人們就將那些火藥裝在竹筒中來作為炮仗。而等到了我國宋代,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很多人開始使用紙卷代替竹筒,慢慢的演化成為我們現在的炮仗了。
在春節的時候我們除做很多事情來謀求下一年的順利幸福外,同時我們還有很多忌諱的地方,就像俗語中所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在臘月裡的時候,人們都十分忌諱搬家,和往外面借錢(因地而異)。
在老一輩兒的人來看,再窮也不要搬家,人再富也不要去遷墳。而且還有人說什麼「人搬窮,火搬熄」。這些小俗語都是從古代小農經濟的時候一直代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雖然現在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適用了。就像我們現在每年的春運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因為一句俗語這樣的忌諱而留在別的地方過年,同時也不會因為這句俗語而放棄自己的工作,並且趕在臘月之前就回家鄉。
其實老人家口中所說的俗語中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生活中的「搬家」和上面說的「回家」兩者是不相同的。其實搬新家的時候無論是在我們古代還是在現在都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在冬季寒冷的時候搬家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等狀況,當然更不用說今年疫情期間不適宜外出了。
剩下的半句話其實就是在臘月裡,老人們都不希望發生往外借錢的事情。因為在過去的時候大部分的人家裡的經濟水平不是很好,錢當然是要留著給自己過年用,過年的時候要置辦很多東西花錢等。如果過年借錢出去的話還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意味著這個人要破財,破財從而導致新的一年裡不順暢。
而俗語中「正月忌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裡面不要去掃地,也不要在正月這個月裡理髮。因為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家裡面會有很多人來拜年走訪,當然就會產生很多的瓜皮紙屑等垃圾,有的地方的老人們認為這些廢垃圾是財氣,不要掃地出門。
在我們國家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俗語,這些俗語因地而異,可能就算是文字一樣,裡面的意思卻有著不同。當然還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些俗語,不管怎麼不認同,也希望不要特意去破壞這些俗語的傳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