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這2種禁忌必看

2020-12-19 田園易經

俗話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意思就是在正月的時候要注意一年的開頭,在臘月的時候要注意一年的結尾,而現在正值臘月和正月之間,那麼從易經的角度來看,「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樣的道理?對我們又具有什麼生活上的指導意義呢?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民間約定而成的俗語,無論是誤傳而來,還是因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趨吉避兇、趨利避害。「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想要表達的其實就是一年之中的開始與結束,有一個漂亮的開始,有一個圓滿的結束,做宜的事情,而不要做忌的事情,其本質是人們天然的避害思想。

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重視。人們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正月之時正是立春,因此人們通常認為正月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那麼一整年的運勢就會漸入佳境,而具體到了民俗上,我們又常能聽到「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儘管這其實是清朝所遺留下來的誤傳(原意是正月理髮思舊),但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我們文化當中正月的一個禁忌,這也是「正月忌頭」的民俗化體現。

到了年末,根據傳統的民俗,大家往往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進入了年前狀態,古代君主往往會在年末進行臘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而民間很多家庭都會進行大掃除,希望將一整年的黴運都掃出去,而到了除夕的時候,人們還會通過「守歲」來送走舊的一年,在大年初一換新衣、戴新帽,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新的一年,這也就是「臘月忌尾」在民俗中的體現。

除了新年和舊年的交互,「臘月忌頭,正月忌尾」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臘月和正月之時包含小寒和大寒,整體上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此時,太陽雖然已經向北折返,陽氣也逐漸變大,但寒氣依然旺盛,因此這段時間也是人們最需要注意自身健康的時候,在古代取暖設施還不發達的情況下,加上貧困和動蕩,隆冬臘月是人們最難熬的時期,會有很多人受凍餓而死,而此時又臨近過年,往往也是盜賊頻發的時期,因此,人們自古就對這兩個月十分重視,很多人會在秋收的時候就開始為過冬做準備,因此「正月忌頭,臘月忌尾」也體現了人們懾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對於趨吉避兇的格外重視。

時間到了今天,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要比古代人優越很多,不過我們與他們一樣,都有著趨吉避兇的需要,我們傳承古人留下的古老文化,並將之應用於現代的生活當中,儘管一些俗語被誤傳,但其所揭示的道理,往往能讓我們再一次打開自己的眼界,來指導成就我們現代人的人生之路,也無外乎有著另一個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相關焦點

  • 神問答|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導語: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關於「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老輩子家裡弟兄姊妹幾個,總覺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根兒,閨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外人自然過年不能回娘家來,會被人笑話,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見,過不下去了。還有迷信說法,閨女在娘家過年,會踩斷娘家的塵根兒,讓娘家斷子絕孫。在如今獨生子女居多的農村家庭,這都不是什麼事兒。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前後有什麼禁忌和講究?
    俗話說「百節年為首」,過年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自然也就產生了許多的禁忌和講究。常聽到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進入臘月以後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了,這是為了過年的時候更加的順暢。而到了正月的時候也是如此,希望能夠開一個好的開端。臘月就是農曆十二月,也是一年最後的一個月份。
  • 農村老話愛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原來是這樣的含義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大年三十貼春聯,包餃子,喜慶新春的日子,在年尾交歲的時刻,是有很多忌諱的,對於什麼都要說好,決計不能說一些不好的、不吉利的話,杜絕一些晦氣的話語,這些對於過年都是不吉利的,像蒸包子蒸裂了,也得說好,要說包子蒸的好,都張嘴笑了,其實年尾最主要的還是要說話注意,還有一些別的忌諱,像臘月不搬家,年前不借錢,三十不要債,出嫁閨女不回娘家
  • 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臘月第一忌:忌搬家「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農村習俗:「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什麼講究?
    農村最流行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光聽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主要講述的是農村的一些忌諱。而這句俗語開頭的臘月指的是農曆中的年底,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正月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臘月忌尾」:臘月是年底,臨近過節了,要注意的事項就特別多,俗話說「秋收冬藏」,人們忙碌了一年,臘月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而臘月寒冷不宜搬家,這時候的新房子缺少陽氣。臘月也不宜錢財外借,冬天主「藏」,如果這時候把家裡的錢財借出去,會影響財運。臘月打掃的時候不宜挪動家裡的擺放物品,所以才有了「臘月忌尾」。
  •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指正月不理髮嗎?啥意思?
    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心中會滿滿委屈及不解,或急不過時還嘴說老人思想落後,甚至是認為他們迷信。比如小單被老人們批評過的小事之一:孩子的衣物老人告訴不可在外過夜,但是由於記憶問題,被家裡老人批評過無數次。這不剛進臘月,在村裡又常聽到老人們對,年輕人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呢?是指正月不理髮嗎?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春節已過,相信大家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享受著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刻。然而喜慶歸喜慶,但老一輩人卻覺得春節期間也存在著諸多講究和避諱,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否則會觸了黴頭,影響來年的氣運,為此還產生了不少俗語,來看看老祖宗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來看這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一看
    除了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這句「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上一輩人覺得,臘月和正月裡面,人們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這些都是忌諱,千萬不能違背了否則一年都沒有好運,那麼問題來了,在這裡日子裡面,人們到底需要注意什麼呢?
  •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什麼說法?
    臘月是農曆的十二月份,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俗稱末尾月,這就是臘月尾的意思,臘月忌尾就是說在年末的這段日子中有很多事是忌諱,是不能做的。正月也就是農曆的一月,是新的一年的開頭月份,所以也叫正月頭,正月忌頭就是說正月初期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背後究竟有何講究?
    在小編這裡,每年過春節時也少不了一些講究,尤其在春節快要來臨之前,家裡面的老人經常就會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當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所忌諱的肯定也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要講的是比較常見的幾個春節期間要避諱的事情。或許跟你們那裡的避諱有所不同,一起看一下吧。
  •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俗語什麼意思,頭和尾指的是什麼
    而今天說的俗語就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頭和尾指的是什麼?,而正月裡月初有很多講究,這裡的頭和尾就是說的月初和月末。那麼老人們為什麼講究這些呢?可能很多人也都覺得這是迷信,沒有科學道理。沒錯,非要拿事實來說的話,這句話確實沒有任何依據,我們可以不信,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家長面前,還是要遵守這幾條「規定」,他們相信我們也得執行,接下來我們就聊聊臘月和正月講究的幾條「規定」。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什麼意思,初一要吃剩飯?
    春節作為我國最大的節日,一直都有著很多的傳統風俗,例如說我們家家戶戶要貼對聯、有的地方要壘旺火還有放鞭炮、守歲、拜年和吃餃子等等風俗行為。有些老人就會在三十這一天讓你洗個澡,並且對你說:「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雖說我們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但是我們也不會忘記在臘月到正月的這一段時間內,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盛宴。老人們在三十這一天,還會讓你洗個澡,說是「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比如俗語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在臘月裡,人們的忌諱的是不要搬家,不要往出借錢。在老人們看來,窮不搬家、富不遷墳;還有說「人搬窮,火搬熄」。這是從古代小農經濟時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其實現在已經不適用了。每年的春運潮就是最好的證明。
  • 春節快到,俗語:臘月忌三,正月忌四,啥意思?具體是哪些事情?
    一是發端,是生命開始的喜悅,正月是新年開始,萬物復甦;三是終結,是生命結束的悲傷,臘月是寒冬時節,萬物沉睡,陷入無盡黑暗。由一而來,由三而去,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生命繁衍就是這樣。俗語:「臘月忌三,正月忌四」意思很簡單,臘月有三件事不能做,正月有四件事不能做。
  • 古語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過年前後有4大講究,千萬要注意
    有句俗語叫「正月忌尾,月忌頭」,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八個字,這裡面有四條規矩呢。眾所周知,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是十二月,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裡,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正月,新春來臨的第一個月是一月,我們中國人又叫元月。因為古時候人覺得若是在大年三十哭、鬧或發怒,極有可能危及下一年的運程,這就是因小失大。這樣的說法雖然看起來比較封建迷信,但也是大家對新春美好的祝願,想來大伙兒也不願意因此傷及新年的心情。
  • 春節臨近,從臘月到正月,這些有趣的中國民俗禁忌,你知道哪些?
    在有些地區,流行著「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說法,乍一聽好像摸不著頭腦,網上的很多解釋,都各有說法,但大都難明白。其實,這個俗語還有個前置語,那就是「工作和勞動」,加上這個詞,大家就會很容易弄明白了。所以大家約定俗成,弄出了個「臘月忌尾」這樣的說辭,這樣心照不宣,到了年底,該放假就早放假,否則不吉利。「正月忌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大年初一,本來開開心心的,領導喊你回來加班,你心裡肯定會罵一萬個草泥馬。於是,大家又弄出了一個俗語:「正月忌頭」。你老闆就不怕大過年幹活,今年一整年倒大黴嗎?老闆最怕的就是這個了。這樣,所有人都遵守規則了。
  • 老話為什麼說:正月看頭,臘月看尾呢?年底將至的四大說法!
    正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看頭,臘月看尾」,還有我們今天所說的「四大講究」,其實,這「四大講究」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俗語有關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剃頭。那時一直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在北方地區一般沒有出正月,那麼外甥就不能剃頭了,主要是因為以前人們認為剃頭對他們的舅舅來說不太好,這在現在看來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說法。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關於臘月的事。
  • 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這是真的嗎?
    這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你們過年有沒有理髮的習俗呢?這又是為什麼啊?其實雖然我們這沒有這個習俗,,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年前去剪髮的,一是剪完發,人會顯得更加精神,更加年輕一些,二是寓意著剪去過往所有的煩惱和憂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畢竟新年新氣象嘛。這也是這句話的真意。
  • 正月禁忌大公開,不少仍在農村盛行,原來這些背後含風水大學問
    農曆正月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年份,因為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上,新曆的第一個月並非是新的一年開始,而農曆的正月才是新年的開始。在正月裡,傳統的節日也特別多,例如春節、元宵節。在有的地方習俗中,過完元宵節才算是過完整個春節。可見傳統的人們對正月是如此的重視。於是正月裡的禁忌也是有很多,其中不少禁忌現在卻少有人知道。今天就來說說這些正月禁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