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楚何知」。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再過幾天2020年就要到了,農曆春節的腳步也就更近了;12月28日,也是農曆臘月初三,許多在外打工的異鄉人一方面在搶購回家的車票,另一方面也會給長輩們準備一些人情禮物;眾所周知,在人情往來之中會有很多「忌諱」。
如果你粗枝大葉總是「犯忌諱」,就會給彼此的關係添堵。更何況現在已經到了歲末臘月,在民間又有諸多忌諱。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
臘月第一忌:忌搬家
「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寒冬臘月,不僅天氣寒冷,而且也會有風霜雨雪,這個並不是搬家最好的節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舊社會通訊手段不方便,你在臘月搬家,正月來走親的親戚很難找到你的新家;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誤解。因此臘月第一忌就是:忌搬家!
總結分析:如今通訊系統方便,農村人對於「臘月忌搬家」的容忍度也大了一些,因此「臘月搬家」也並非不可能!
臘月第二忌:忌借錢
對於農民而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乃是一種自然規律,因此歲末臘月乃是農村人開始「收帳」的時間,所以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忌借錢」,這包含兩方面的涵義:
一方面「忌諱向別人借錢」
歲末臘月本身就是年底,辛苦打拼一年的人們開始「收帳」,無論你有錢沒錢,都得回家過年。如果這個時候向親朋好友借錢過年,那麼十有八九會被拒之門外;臘月借錢如同借走別人的財運,因此老祖宗非常忌諱臘月借錢。
另一方面「忌諱借給別人錢」
舊社會大家都過得很辛苦,如果你本身能力有限,一定不能把自己的微薄收入借給別人,否則自己將無法過個好年。
莫言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的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的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裡。
母親雖然教會了莫言憐憫與同情,但是像這種不懂得「知恩圖報」,只會「得寸進尺道德綁架」的人,生活中並不少見。所以農村老人才會說臘月第二忌就是:「忌借錢」!
總結分析:「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終究「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經濟實力,你才能夠擺脫人生低谷。
所謂「正月忌頭」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正月第一忌:忌理髮
正月的新年的第一個月,家家戶戶都會在年前臘月將家裡收拾得僅僅有條,不僅是驅散黴運,也是喜迎新年。因此正月忌理髮,並且農村人還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再者,舊社會理髮師正月也好回家過年,客觀上並不方便理髮。
總結分析:如今社會發展迅速,「正月不理髮」這種觀念也逐漸減不被年輕人所重視了,畢竟相比於忌諱,自己的形象才是最重要的!
正月第二忌:忌妄語
正月是一年的開始,為了圖吉利,正月長輩們都會要求小孩子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因為禍從口出。所以,「忌妄語」就成為了春節第二忌。
除此之外,正月初一不掃地、別頂嘴、不吵架、不慪氣都是需要忌諱的事情!
綜上所述,對於這句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些忌諱體現的是老祖宗的講究,有些則是封建迷信思想;對於這些傳統習俗,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畢竟無論是歲末臘月、還是年初正月,每一個人都希望過個團圓年!因為,家和萬事興!
今日討論話題:你知道你的老家在臘月或正月,都有哪些忌諱嗎?
(註: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