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啊屈
中國的房地產開發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一開始,價格水平相對較高,但是也沒有高得很離譜。但是在接下來的40年裡,房地產的價格就開始出現了跳躍式的上漲,。當然,這只是對普通人來說。
如果對那些富人來說,房地產的開發是他們變得更富有的「道具」,使用起來也毫不費力,不過於就是買了房子然後賣掉。因此,與此同時,許多從事房地產的人賺了很多錢,包括開發商、「外行」投資者、私人炒房者等等。
那麼,誰是房地產開發的最大受益者呢?
老梁之前對房地產的受益曾做過判斷在節目中,老梁曾這樣說過:「房價上漲後,不僅開發商賺錢,早期購房者也跟著利益走,這種利益可以掩蓋很多矛盾。第一點是為開發商掩蓋個人資金成本,但只有購房者失去貸款和存款的利息。而最終通過房價的上漲可以彌補這些損失。也就是說,在房地產的發展過程中,很多買房吃虧的人認為是買的房子增值後彌補了房貸的損失,事實上,真正的損失最後還是由剛需來承受。
在老梁看來,從房地產中獲益的其實是那些提前買房的人
雖然早期買房的人在表面上看著房價的上漲好像是收益了,也沒有像開發商呢樣付出過拿地建房的成本,但是他們的住房貸款利息實際上是一個成本,這個如果可以抵消房子的增值最好,但如果不是這樣,它仍然是一個損失。另外,增值房屋的前提是出售。如果他們像現在這樣賣不出去的話,不管有多值錢也是無濟於事的,反倒是失去了抵押貸款利息的錢。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覺得房地產開發最賺錢的是銀行。事實上,銀行確實在賺錢,但說它們賺的錢最多恐怕有點牽強。只能說,與開發商相比,銀行會賺的錢更加的「穩定」。他們可以擁有購房者的貸款利息和開發商的貸款利息,這不僅可以賺取現階段購房者的存款,還可以賺取未來購房者的購買力。這些好處確實比開發商來得更持久、更穩定。
但銀行與土地財政進行比較的話,情況會糟糕得多。老梁在這個方面一帶而過、欲言又止。
房價上漲背後的最大推動力是什麼呢?
許多人都認為是土地價格上漲,這確實是無可辯駁的。土地公有制以後,我國普通住房的產權是70年,這算是一種出租。開發商拿到土地後,會有底價,然後會有溢價。這部分的價格最終由買方分擔。目前,我國還沒有產權到期的情況,但是如果我們再等30年,土地產權到期了,那麼到時候又需要支付一筆錢,這筆錢還是得百姓出。
當然,土地財政的錢也用於建設,受益算是正常的,否則房地產將不會成為中國近年來的一個強大的經濟支柱。
本文由卓越產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