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疫情向好,人氣回暖,「夜經濟」也在悄然復甦,屬於城市的繁華味道正在歸來。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步入正軌,作為昆明經濟商圈的典型代表,南強街巷的夜已漸漸「亮」起。越來越多的人重新走進街區,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聊天聲不斷,人們重新找回了熟悉的城市煙火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市場消費潛力也亟待釋放。
疫情「寒冬」
激發商家經營創新
受疫情影響,南強街巷暫停營業一個多月,餐飲行業的客流量斷崖式下滑。恢復堂食服務後,南強街巷內大大小小的餐飲單位陸續開門營業,人們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從「寒冬」中走出的商家卯足幹勁,在經營模式、宣傳促銷、食品優化等方面不斷順應消費需求,點亮城市「夜經濟」。
走訪當天19時左右,位於南強街巷中間位置的「椰子日記」已經接待了四五十位客人,2名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逛街的以年輕人居多,天氣熱的時候,飲品就比較好賣,我們最近還推出了夏日清涼系列的茶飲,銷售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店員介紹,疫情期間,她們建立了會員微信群,除了線上下單外,每周三還在群裡發布秒殺信息,會員們參與度都很高。
火鍋應該算是人氣比較旺的餐飲美食。在南強街巷「熱火朝天」火鍋店內,餐桌上熱氣騰騰,食客們大快朵頤。「除了優惠折扣外,我們還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進行推廣,客人和員工也會拍攝短視頻發布在抖音、微博上,這樣一來,我們的宣傳面就更廣了。」該店經理張宇朝告訴記者,雖然客人逐漸增多,店內的防疫也絲毫不敢鬆懈。
在另外一家客流「爆滿」的「青何熱炒」店內,市民林女士與好久不見的老友在服務員的推薦下,特意品嘗了新品菜餚。「味道很鮮美,商家秘制的獨特醬料和鍋底,很適合我們這種口味清淡的人,吃了一次,還想再吃第二次,得推薦給身邊好友來品嘗。」林女士對菜品讚不絕口。服務員也表示,優化推出新品,也是他們吸引客流的經營創新舉措之一。
形勢向好
南強經濟再添活力
夜幕降臨,不斷有市民遊客來到南強街巷,尤其是周末晚上8點左右,是集市最為熱鬧的時候。三三兩兩相伴而來的市民,或購買時尚飾品,或品嘗異國風味,或欣賞地方民俗,盡享夜間休閒時光。古色古香的建築在燈火和夜色映照下光彩奪目,昔日的「南強韻味」也一一顯影。
疫情之下,在線直播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此前,央視新聞客戶端連同「昆明名嘴」嶽力在南強街巷開展「大嘴款昆明」特別直播活動,向省內外網友介紹南強街巷的餐飲美食和休閒娛樂文化,挖掘更多夜間消費潛能。「藉助新聞媒體、政府引導消費等方式,我們也在大力推動『夜經濟』復甦,將南強街巷打造成為集吃、喝、玩、樂、購以及文化體驗於一體的多元夜間消費場。」昆明茴香企業副總裁趙碧硯介紹。
據了解,為滿足更多市民遊客的消費需求,增添消費活力,南強街巷將在北后街打造宵夜一條街,引入各州市地方特色美食,其裝修建設風格也將有別於傳統宵夜街,展現出乾淨、整潔、有序的夜市環境。同時,還將在街區內新增街頭藝人文化以及非遺傳承展示等,進一步豐富南強街巷的文化底蘊和魅力。
趙碧硯表示,南強街巷「夜經濟」呈現出穩步向上的發展趨勢,消費潛力被進一步釋放,文旅商融合的態勢也將更加明顯。「下一步,我們要在旅遊文化方面充實更新,融入更多的民俗風情,與周邊的昆明老街、金馬坊等形成消費聯動,讓遊客來到這裡,能真正停留下來,享受『全套式』休閒體驗。」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陳燕
攝影:楊豔輝
責編:李佳怡
編審:蔡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