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漢中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漢中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辦理參保繳費主要有以下渠道:
一是銀行繳費渠道,繳費人可通過稅務部門協作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信用聯社)開發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自行完成繳費;也可以通過其營業網點的櫃檯及信用聯社的助農E終端辦理繳費;
二是稅務大廳繳費渠道,繳費人持本人身份證件到所屬主管稅務機關的辦稅服務場所進行申報繳費;
三是集體繳費方式(委託機構代收),村(居)委會、社區、學校等集中代收的,原則上由集中代收機構的辦理人員根據稅務機關提供的加載有參保人信息的《城鄉居民虛擬戶社會保險費申報表》,組織完成本村(居委會、社區、學校)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代收工作,同時向繳費個人開具省財政廳監製的《陝西省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費繳費專用票據》。
對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待遇等事項有疑問的,可以向當地醫保經辦機構諮詢;對繳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或撥打12366進行諮詢。
年關將至
不少市民心裡犯起了嘀咕
今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應該繳多少錢?
又該去哪兒繳費呢?
別著急
都幫你問好了!
陝西省醫保局、陝西省財政廳、陝西省稅務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2020年度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有關問題的通知》(陝醫保發〔2019〕20號),相較往年規定,2020年度陝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政策有新變化。
一:參保名稱有了變化
以前年度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繳納的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而農村居民參加的是「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按照中省統一部署,在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就是將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因而,今年徵收2020年的醫療保險統一變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二:個人繳費有所提高
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由2019年220元提高到2020年250元每人每年。
三:繳費時間相對延長
全省城鄉居民參保個人繳費時間,從2019年11月1日開始,到2020年2月底結束,較2019年延長60天。
五、參保登記
採用「繳費即參保」的方式,參保繳費人在稅務部門完成繳費登記後直接申報繳費。
六、繳費標準
(一)2020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繳費標準為250元/人。
(二)特殊群體按照下列標準繳費
1、特困供養人員(農村五保對象和城市無」人員)、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失獨家庭和傷殘家庭):政府按照250元/人標準給予全額,參保人員個人不繳費。
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A檔,城市低保中的「三無人員」,政府按照125元人標準給予資助,個人繳納125元。
3、2016年以來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府按照150元人標準給予定額補貼,個人繳納100元。
4、2020年出生的新生兒(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出生當年以自然人身份隨母進行參保登記,個人不繳費,享受2020年醫保待遇。
在漢中,市民該通過哪些途徑進行繳費呢?
(一)自行繳費
城鄉居民參保人員選擇自行申報繳費的,可以通過以下渠道辦理繳費
1、銀行繳費渠道:繳費人可通過稅務部門協作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信用聯社等)開發的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網上銀行自行完成繳費;也可以通過其營業網點的櫃檯、ATM機、自助終端和信用聯社的助農E終端辦理繳費。
目前已開通的銀行繳費渠道有:農村商業銀行(陝西信合)各營業網點的櫃面、ATM機、陝西信合手機APP、助農E終端;工商銀行等;工行陝西分行微信公眾號、建行陝西分行電子銀行微信公眾號。
(二)集體繳費方式(委託機構代收)
村(居)委會、社區、學校等集中代收的,原則上由集中代收機構的辦理人員根據稅務機關提供的加載有參保人信息的《城鄉居民虛擬戶社會保險費申報表》,組織完成本村(居委會、社區、學校)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代收工作。
(三)辦稅服務廳繳費稅務大廳繳費渠道:繳費人持本人身份證件到所屬主管稅務機關的辦稅服務場所進行申報繳費。
八、繳費票據
1、銀行繳費以銀行自助設備機打小票或者櫃面列印的繳費單據作為繳費依據
2、通過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等電子繳費方式的電子訂單支付憑證作為繳費依據
九、政策諮詢渠道
對繳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或撥打12366進行諮詢。
市民在繳費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於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人需要注意的就是,繳費時間和待遇享受問題,根據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規定,在今年12月底以前繳費的繳費人,待遇享受從2020年1月1起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日至2月底期間繳費的,待遇享受從繳費次日起享受到12月31日。為此,提醒城鄉居民儘量在2019年12底以前完成個人繳費,以免影響個人待遇享受。
另外,我市絕大部分縣區對特殊人群個人繳費實行「繳補分離」,即個人按照統一標準繳費,繳費後由扶貧、民政、財政、殘聯等相關部門按照個人繳費補助標準予以補助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