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 最近有市民反映,在西安市長安區五星街道和迪村的衛生室裡看病買藥不能用合療報銷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3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西安長安區五星街道和迪村,村民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村裡的衛生室不能使用合療報銷了。
西安市長安區五星街道和迪村村民:「你在大醫院就給報呢,給報一半,在這村醫院就不行。」
隨後,記者來到和迪村衛生室來,負責人李醫生拿出多本醫療類統計表說,除了坐診看病外,入戶隨訪、疾病防疫等十二個項目都需要村衛生室來負責,全村4000人的醫療服務全靠他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記者:「工作太瑣碎了,就沒有辦法給他們去報合療?」
西安市長安區五星街道和迪村衛生室負責人李醫生:「這是一方面原因。」
記者走訪了附近幾個村衛生室後發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只是和迪村衛生室一家。
西安市長安區五星街道北張村衛生室張醫生:「原來連看病帶報銷,基本上就說是用20分鐘左右,我就把程序走完了,現在就說是要看一個病要報銷的話,我沒有一個小時我操作不出來,這個村就我一個鄉醫,看一個病把你忙亂的,你還要給人家搞公共衛生,搞其它啥的,你就沒有時間搞,你報銷了其它工作就停止了。」
而在西安市長安區五星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廳記者看到,許多人都會選擇在這裡看病買藥,使用合療來享受到政策的優惠。
記者:「你在哪住呢?」
附近村民:「和迪村,村上現在不知道咋搞的不給報銷了。」
記者:「一年交多少錢?」
附近村民:「現在交130吧。」
記者:「你是哪個村的?」
附近村民:「周家堡的。」
記者:「村上的衛生室報不了麼?」
附近村民:「嗯,不知道為啥,原來可以,現在村民們都不報麼。」
隨後,記者來到西安市長安區合療辦,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村衛生室參與合療是自願原則,三統一藥品目錄信息化後,實行統一採購、價格和配送,藥品只能按照進價來出售,利潤部分由政府來補貼,每年補貼一萬兩千元。摸底調查發現,大部分衛生室反映除了人員緊缺、工作量大和系統使用麻煩以外,日均報銷費用限制和三統一藥品目錄的使用最多,導致大家對參與合療的積極性並不高,從2015年3月16號更換新的合療系統之後,長安區500多個村衛生室與他們籤訂合療協議的只有200個。
西安市長安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中心書記尤濤:「現在實行信息化以後,有一部分年齡大的鄉醫對這個系統不是很熟練,一個是鄉村醫生對使用三統一藥品的目錄這塊提出來的問題比較多一些;另外,對費用限制要求提高一部分,2016年,長安區門診合療政策修改正在進行中;下一步,就是提高鄉醫為群眾服務的積極性,會在這一方面做工作。」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