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驗光配鏡流程大概有5個步驟,排除眼部疾病、醫學驗光和測瞳距,選配眼鏡,定配質檢,個性化調校眼鏡等。一般驗光配鏡需要45分鐘至1小時,鏡片下單後要從廠家處定製,定好之後還要拿到車間進行加工,最快要兩個小時可取,定製鏡片的話需要等待3-5天。
近日,在位於中信廣場的驗配中心,新快報記者體驗了一把最新的驗配「神器」:一款名為i.Profiler plus的四合一屈光分析儀。全套驗配過程大約半個小時,定製鏡片則同樣需要等待一個星期可取。鏡片製作工廠職員貝曉明介紹,這臺機器跟傳統的驗配方法比起來,在精確性上則精益良多。
給眼睛信息畫一張詳細地圖
「每個人有不同的適配需求,臉型、鏡眼距、瞳距、瞳高等不為人所留意的參數,對眼鏡佩戴者而言卻意味著舒適感、清晰度與寬廣度上的巨大差異。驗光師首先與用戶仔細溝通,對用戶的眼部情況、戴鏡史、用眼習慣、視覺需求等進行了解。隨後,驗光師便操控著四合一屈光分析儀(i.Profiler plus)給用戶的眼部進行客觀驗光。由一道進入眼睛的無害光束,測量光線如何通過眼睛,並藉由多達1500個的採樣點,描繪出造成夜間視力表現降低的高階像差。」
當記者專心盯著分析儀內顯示的熱氣球看時,這項過程在幾秒鐘內就可以完成。這種檢測就像給用戶的眼睛信息畫了一張詳細地圖。驗光師只需短短60秒,便能精確、客觀地測量顧客的視力情況,包括模擬夜間及昏暗環境下瞳孔張大時的視力情況等。
在獲取眼部參數後,驗光師通過綜合驗光儀與液晶視力表第二代進行主觀驗光,採用偏光技術在清晰透明的液晶顯示屏上進行隨機化檢測,快速而流暢地更換和檢查鏡片。並對客觀驗光所獲得的參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實時顯示最終處方與視力改善效果。
在完成這些步驟之後,便可以進行鏡框挑選、在該公司的配鏡系統支持下,展開鏡片與鏡框適配測量,制定滿足消費需求的眼鏡。
「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打破了以往需要手工測量瞳距的限制,實現了個性化、精準化與標準化配驗的三位一體,在幾分鐘內便可收集和計算到我們基本的配鏡參數,進而綜合考慮我們的臉型、鏡眼距、瞳距、瞳高等,提供個性化的配鏡處方,提高鏡片舒適度、清晰度與可視區的寬廣度。」貝曉明說。
看電腦眼睛疲勞,可用「防藍光鏡片」
功能不同的眼鏡看起來只是鏡框不同,可是真正的奧妙卻跟時尚無關,而在於它們的鏡片功能,主要是鏡片鍍膜不一樣。記者採訪了多位「高科技鏡片」使用者,這些功能貼合著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需求。
最常見的「高科技鏡片」是偏光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眼鏡。供職於某航空公司地勤部的藍先生,每天上班的時候就會佩戴上一副深色的太陽眼鏡,他說,機場上一片水泥地白花花的,在陽光下會有一定的反光效果,刺傷人的眼睛,而航空公司的許多工種對視力要求比較高。於是,從飛行員到地勤人員都需要佩戴太陽眼鏡。「但飛行員坐進機艙開始駕駛的時候,眼鏡都是要取下來的,你們從電視劇電影裡看到帥氣的墨鏡機長,一般都是他們走下飛機以後的造型。」
辦公室白領們最感興趣的「防藍光鏡片」,主要分為兩大類:反射性防藍光與吸收性防藍光。反射性防藍光就是在鏡片加膜時,鍍上一層對有害藍光進行反射的膜,防藍光膜會帶有淡淡的黃色,這樣看屏幕光線會柔和,鏡片感覺還是透明的。吸收性防藍光就是在鏡片製作時加入材料,鏡片材料對有害藍光進行吸收,這樣的鏡片有底色,是很淺的黃色。這兩種方法各有優點,但都對有害藍光有減少作用。
「我們的眼睛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最不舒適的則是短波藍光,防藍光要防的就是這種光,主要存在於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和液晶屏等。短波藍光最接近紫光,能量大,穿透力強,在用眼的過程中被人眼晶體過濾數量有限,大部分短波藍光會直接到達眼底,作用於人眼的黃斑區,進而引起視疲勞,進而形成近視及加速度數增長。」專業人士如是介紹。
「駕車型鏡片」減少眩光
像曹先生這樣經常駕車的人士也許更關心「駕車型鏡片」。曹先生家住廣州增城,需要自駕車往返住處和位於珠江新城的辦公室,每天的通勤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尤其是加班到晚上,夜間駕駛的機會也不少。他的太太就在車裡常備一副駕駛專用眼鏡,這種鏡片的特殊之處在於上面鍍了一層極光膜,能降低眩光,尤其在天氣以及光線條件惡劣時,可有效減少眩光對駕駛人視力的幹擾,讓駕駛人更好地掌握路面情況和儀錶板上的信息。同時從設計上優化的鏡片遠用區和中間區域,可減少不必要的頭部動作,在強光、道路反光、雨天溼滑、高速多彎、路邊障礙等環境下,使眼睛更自由地在多種距離間切換而不會產生不適感。
長跑愛好者鄧先生戴著自己的運動型太陽眼鏡參與了多個氣候地理條件不同的城市馬拉松比賽,四年前,他從電視比賽上看到外國選手的跑步裝備,於是也照著樣子給自己添置了一份。他介紹說,幾乎每個富有經驗的長跑愛好者,都會給自己備上這樣一副眼鏡,他們需要在不同的氣候環境和道路條件下保持廣角、清晰的視覺。「這副眼鏡除了設計輕便、動感有型之外,染色強度能達到80%,有防塵防刮防止空氣中小塵埃顆粒的鍍膜,從鏡片中區到邊緣都薄而清晰,無論是騎車、跑步或進行水上運動,打網球、踢足球或是打高爾夫的時候都能確保良好視覺。」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