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們防疫的阮書記是湖北人!-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報紙...

2020-12-19 新快網
■移動音響成為了移動「宣傳員」。
■阮文保在為過往村民測體溫。通訊員供圖

駐陸豐河東鎮浮洲村第一書記阮文保見村民如此警惕,不怒反喜

「阮書記是湖北人!」作為湖北籍貫的人,指導村民防疫的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派駐浮洲村第一書記阮文保,不時會遇到這樣的尷尬。

「文化場館暫時關閉,文體活動、廟會等全部叫停,最大限度減少人群集聚傳播風險……」2月13日下午,在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一套黑色音響立在村口,向過往村民宣講疫情防控知識。浮洲村有8臺同樣的移動音響,此時此刻,在人口接近一萬人的8個自然村,相同宣講也在同時進行。「如果全市開展防疫知識考試,我們村絕對是第一名!」路過的一位村民笑言,從早晨8時開始「學習」到晚上8時結束,一天12小時的循環「授課」,家裡的孩子已經對宣講內容倒背如流。

購置移動音響下發到自然村的「土辦法」,是駐村第一書記阮文保的主意,音響「上崗」半個月,村民的反饋令他欣慰,「宣傳到位,每個人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這場防疫阻擊戰就一定打得贏!」

■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阮書記他很危險!」

在浮洲村,一則關於阮書記的軼事被津津樂道。「最初知道阮書記是湖北人,我還嚇了一大跳!」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阮書記教會大家防疫知識後,村裡不少人警惕性陡升,對籍貫在湖北的阮書記有了猜忌。「阮書記是湖北人!」「阮書記他很危險!」在緊張的防疫工作中,阮文保也聽到這樣的聲音,「湖北人有義務報告行蹤。」他不僅沒發怒,反而暗喜,「這才說明村民的防護意識提高了,是我糊塗,只忙著防控疫情,忘記『報備』自己。」

阮文保連忙整理了自己的行程與體溫記錄並託付隊員向村中公布。在確認自身健康後,他沒有向誤解他的村民作過多的解釋,又急忙返回防疫一線。

移動音響每天宣傳12小時

阮文保是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派駐浮洲村的第一書記,去年4月到任。此次疫情發生後,年廿九才回到深圳的阮文保馬上取消假期,大年初一訂票,年初三已趕回浮洲村開展防疫部署。

針對疫情傳播方式,阮文保快速制定村中防疫方案。「我回來之前,村裡正在開展排查工作,當時已了解到有在武漢打工的黃姓村民返鄉。」他說,該村民戶籍在浮洲村,但實際住在隔壁鎮,村兩委幹部並未對此「高高掛起」,而是一查到底緊急聯動居住地村委,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並派專人為隔離人員量體溫、送物資,直到期滿解除。

阮文保告訴記者,除了村兩委黨員幹部、志願者團隊的大力宣傳倡導外,村裡的大喇叭和8套移動音響,對增強村民疫情認知也「功不可沒」。記者了解到,浮洲村面積大,8個自然村分散,共1388戶,人口近萬,逐戶摸查和發放宣傳單張很難高效實現疫情防控人人皆知、戶戶落實。1月29日,阮文保結合浮洲村實際,緊急購置8套音響,這批可攜式音響次日便出現在8個自然村的路口、廣場、樓頂,以普通話和本地話輪流播放的方式,在村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從早到晚12小時的循環宣講,令村民將防疫知識牢記於心。

5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來幫忙

浮洲村雖無疫情,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村兩委幹部不敢有絲毫鬆懈。「陸豐市目前有兩例確診,都在東海鎮。」阮文保說,浮洲村緊挨東海鎮,必須提高警惕嚴防輸入型病例。如何防範?8個自然村星羅棋布,出入路口多,僅靠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力量,遠遠不夠。

精準防疫,部署一線。要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除了黨員幹部外,還要緊緊依靠當地群眾。讓阮文保感動的是,經過大喇叭和小音響的宣講,村民們迅速了解到疫情的嚴峻形勢,在他與村幹部的帶動和號召下,一支5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很快組建起來。「志願者分組分次,和村幹部一起設卡值守或入戶巡查,登記來往車輛人員信息、測體溫,工作非常認真。」他說,志願者同時開展入戶調查、宣傳引導,也在帶動全體村民群防群治。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