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許研究過一些關於身體語言的分析。
這些分析無外乎有幾個共同點:簡單粗暴下定論。
「叉手,代表他有敵意」,「捂嘴,說明她在撒謊!」
但這時,一位男人跳出來說,那都是胡說八道。
「我們學習這些知識,不是為了做出判斷,而是去識別他人所傳達出的信息」。
喬曾在國家安全局工作,二十五年間專職識別和抓獲間諜,擁有豐富的識人經驗。據他所說,能從他手中逃脫的間諜,幾乎不存在。
今天,我們將跟隨這位前FBI探員,從另一個角度來破解身體語言的密碼。
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自己。我們所穿的衣服,站立的姿態和走路的姿勢,眨眼和看手錶的頻率等等,這些表象都蘊含著各自的潛臺詞。
我們自以為熟記各種識人小技巧,從此便能毫不費力地解讀人心。但實際上,有些小技巧存在著理解偏差。雙手抱胸就等於防禦嗎?其實,那不過是種安撫自我的行為,一個對於自我的擁抱。比如當我們看電影,或者等人的時候,便會雙手抱胸,這個姿勢會讓我們慢慢地放鬆下來。
轉動眼睛就代表撒謊嗎?這也不一定。我們不如將其解讀為,對方正在思考和解讀所接受到的信息。
此外,還有一種大家都深信不疑的說法:如果一個人在撒謊,他便會不自覺地摸鼻子、捂住嘴或者清嗓子等等。這種說法太過武斷。
其實,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任何一種「皮諾曹」效應,僅僅從行為便能判斷一個人在撒謊,這不過在胡扯。有時,一個人摸摸鼻子,不過是為了放鬆身體而已。
那麼,這位前FBI探員是如何做到不動聲色,便能「撬開」對方的嘴獲取國家機密的呢?
一般來說,他會從頭到尾地觀察,捕捉隨時會出現的細節。
首先,他會觀察頭髮,發質是否健康,髮型是凌亂 還是有過精心的修飾。
接著看前額,人此時所承受的壓力和曾經的所有經歷,都會在那塊地方一覽無遺;
再接著觀察眼睛,它是否布滿血絲或者顯得睡眠不足。
而鼻間,是會顯露情緒的首要區域之一。人如果面對不喜歡的事物,就會不自覺地皺鼻子。
嘴唇也會暴露心情。碰到棘手的事,人會抿嘴並吸吮嘴唇。
接著,喬會看臉頰。有時,人會用舌尖去輕碰臉頰內部,這透露他正在進行知覺管理,喬就會追問具體原因。
脖子也不能忽略。略微傾斜脖子,說明這個人此刻比較放鬆。如果聽見某個問題,對方突然正襟危坐,可能意味著,這裡有問題。
接著看肩膀,面對不知道的問題,對方回答不知道,同時會快速地輕聳肩膀。
手的姿勢也很重要。一個人感到焦慮,會交叉手指緩慢並反覆地摩擦。
另外,當碰到困難時,我們會兩手叉腰,從而感覺到能夠把握全局。但如果大拇指在前,則表示一個人正對眼前事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
此外,喬會特別留意牽動衣領透風的動作,它一閃而過,但意味著一個人正感到困擾。
接著看腿,觀察一個人是否有用手掌搓腿的動作,最後觀察腳的動作,如果一個人在聽到某個問題時突然回縮或者交叉腳掌,那麼,這個人對正提出的問題感到戒備。
不愧是前FBI探員,每個輕微的動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所以,學會去解讀身體語言,而不是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