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來源於美國生化基地?是否會像流感一樣常態化流行?中科院...

2020-12-18 瀟湘晨報

4月2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

新冠病毒來源於美國德特裡克堡生化研究基地?

針對目前多國指證新冠病毒來源於美國德特裡克堡生化研究基地的現象,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在會上表示,我們注意到網際網路上相關信息,美國方面對此沒有公開回應,我們無從作出判斷。

病毒溯源本身是科學問題,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再次發生同類疫情,對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開展病毒源頭的研究,對新冠病毒的來源提出了許多學術觀點及假設、猜想,中國科學家目前也在認真開展相關研究,為早日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從病毒溯源的科學研究全過程來看,這是一項科學難題,需要較長時間,而且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將眾多生物學信息和流行病學證據匯聚成相互印證的證據鏈,才能真正完成任務。

人類歷史上很多疾病,比如愛滋病、SARS,對其源頭的探索,歷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研究,雖然取得了進展,但研究結果僅是推測,尚未得出最終的答案,研究工作至今仍在繼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希望世界各國把精力和關注點集中放在疫情防控重點工作上。病毒溯源這一科學難題,需要各國科學家深入研究。

疫情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消失嗎?

會上,施一介紹,新冠病毒具有囊膜,病毒顆粒形狀近球形,對熱是敏感的,對紫外線、醫用酒精、含氯消毒劑等都敏感。

那麼,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新冠病毒是不是會逐漸消減?

施一介紹,可以從病毒性質和病毒的傳播方式兩個方面分析:

首先新冠病毒是一種囊膜病毒,相對來說,對溫度比較敏感。氣溫升高,是不利於病毒存活的。但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這些傳播方式受氣溫影響會小一些。

「我們也注意到南半球的國家,目前是處於夏秋季,天氣是比較炎熱的,但是新冠疫情依然持續發生,最終情況如何,需要進一步觀察。」施一說。

施一表示,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短期內,疫情很難結束。

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

關於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施一介紹,流感病毒具有高變異性、高傳染性等特點,例如今年人群對流感病毒免疫,那麼明年流感病毒可能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毒株,導致再流行,而目前沒有發現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這麼高的變異性,因此常態化的可能性不太大。

新冠肺炎是否會變成慢性病?

關於新冠肺炎是否會變成慢性病的問題,施一表示,有專家分析認為,從目前的研究和臨床實踐看,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從其同類的兩種冠狀病毒,比如引起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兩種冠狀病毒,尚未觀察到感染者持續帶毒,從我國幾萬名新冠恢復者來看,也未觀察到長期帶毒的跡象。

因此,「目前的知識認為,個體感染新冠病毒後,長期帶毒的可能性極小,現階段也尚未得到證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學和病毒學研究證據。」施一說。

普通人的最佳防護方式是什麼?

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 普通人的免疫系統對於新冠病毒感染是沒有免疫保護記憶的。施一介紹,通常情況下,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免疫系統才會產生響應,繼而產生保護性抗體和細胞免疫劑。

「在疫苗沒有成功研發和上市之前,針對新冠病毒疫情,目前仍舊以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為主,主要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他說。

公眾應該戴好口罩、勤洗手;對於已經感染的患者,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給予臨床治療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對抗新冠病毒感染。

他透露,目前在持續針對新冠病毒展開深入的科學研究,包括了解病毒的起源和進化、致病傳播機制以及病毒檢測技術的升級和優化,疫苗和藥物的進一步開發。這些知識和技術的突破和積累,相信將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與此同時,依託中科院微生物所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這個平臺系統匯聚了科研人員有關新冠病毒研究文獻,集成了支撐文件的核酸序列、菌晶體結構等科學數據資源。這一共享平臺的開放和服務,體現了支撐新型冠狀病毒科研的重要進展,將為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參考。

【來源:北京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流行嗎?疫情何時會結束?官方回應
    釋疑2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流行嗎?常態化流行的可能性不太大,也不太可能變成慢性病施一說,流感病毒具有高變異性、高傳染性的特點,例如今年人群對流感免疫,但明年流感病毒可能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毒株,導致再流行。目前沒有發現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這麼高的變異性,因此常態化流行的可能性不太大。
  • 新冠疫情何時能結束?病毒會常態化流行嗎?專家解答來了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新冠疫情何時能結束?病毒會常態化流行嗎?專家解答來了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疫情何時能最終結束、病毒會不會常態化流行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作出解答。
  • 新冠病毒是否會常態化流行?專家:可能性有,但概率比較低
    新冠病毒是否會常態化流行? 新冠病毒是否會常態化流行?專家:可能性有,但概率比較低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表示,關於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
  •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專家一一解答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表示,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
  • 這個美國生化基地曾兩次洩露病毒
    位於馬裡蘭州的德克裡特堡是美國最大的生化武器試驗基地,成立於二戰時期的德克裡特堡, 是為了細菌戰而專門成立的秘密機構。目前歸屬美國軍方管理,大概有1.1萬現役軍人在那裡服務於美國軍方的各個部門。為何這樣的一個生化基地會和人造病毒論扯上關係?
  • 荷蘭專家:新冠病毒像流感,每年冬季將捲土重來
    由於新冠病毒的出現,未來幾年,尤其是在冬天,荷蘭醫院必須保持最忙碌狀態。醫生們認為,新冠病毒將跟已經存在很久的流感一樣,冬季將會捲土重來,因此,主張醫院配備特殊的「冬季員工」。
  • 美國紐約州長稱「新冠病毒像流感,會自愈」!世衛組織急了:有4點區別
    「新冠肺炎跟流感一樣」,最近關注新聞,特別是關注美國的新聞,相信看過這樣的言論。比如,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 . 科莫表示,紐約首位確診患者沒去醫院治療,她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她不需要去醫院"。像流感一樣,因為 80% 的新冠肺炎病例都會自愈。
  • 新冠病毒真的起源於美國嗎?
    新冠病毒不同單倍型的進化圖譜來源:公開數據,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日本媒體聲稱新冠病毒起源於美國2月14日,美國疾控中心(CDC)稱他們將在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和紐約開展對具有流感類似疾病的患者的新冠病毒檢測。隨後,日本朝日新聞聲稱新冠病毒起源於美國,並非中國。
  • 據傳這次新冠病毒起源於美國,這是真的嗎?
    截止到今天,新冠肺炎病毒的確切來源並沒有得到證實,之前認為新冠病毒是來自蝙蝠,在發生突變後突破了人類的免疫系統。然而就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蝙蝠似乎並非新冠病毒的唯一中間宿主,穿山甲也有可能是一個中間宿主,這個結論是由香港大學管軼團隊與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團隊聯合發布的。
  • 用流感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編譯 舒 凱冬季向來是流感高發期,今年冬季,人們面臨著流感和新冠病毒的雙重威脅。前不久,美國衛生官員呼籲人們注射流感疫苗,希望能防止冬季可能出現的「雙重大流行」。據美國《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接種流感疫苗可能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者稱,流感疫苗可能激發人體製造更多的「抗感染分子」,對抗新冠病毒。荷蘭奈梅亨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免疫學家米哈伊·內提亞及其同事們,對該中心醫院2019年至2020年間接種流感疫苗的員工和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員工進行了調查。
  • 美醫生稱自己1月患「流感」 現在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我更早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範凌志】當地時間3日,一位名叫 Peter Antevy 的美國兒科醫生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今年一月份的第一周曾病的很重,「症狀像流感一樣但情況更糟」,而剛剛進行的新冠病毒抗體的檢測顯示他有「曾經感染的跡象」,該條推特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很多人均表示自己曾在一月份或更早時間出現過同樣症狀,而美國方面首個確診病例是在1月21日公布的。
  • 美醫生稱自己1月患「流感」現在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3日,一位名叫Peter Antevy的美國兒科醫生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今年一月份的第一周曾病的很重,「症狀像流感一樣但情況更糟」,而剛剛進行的新冠病毒抗體的檢測顯示他有「曾經感染的跡象」,該條推特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很多人均表示自己曾在一月份或更早時間出現過同樣症狀
  • 深度分析:今年冬季將會發生新冠+流感「雙疫情」流行嗎?
    如果這個冬天發生新冠+流感的「雙疫情」流行,那將給我們造成難以承受的打擊, 因此,各國政府和很多專家都呼籲人們應該更加注重流感的預防,尤其是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現在的問題是,「雙疫情」流行真的會發生嗎?
  • 為何王辰院士說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從流感暴發說起
    其中,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長期存在的問題,王辰院士表示:有這種可能性。因為SARS的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的疾病,它的病原病毒也是這樣的特點。對於這樣兼具很強傳播性和很強致病性的病毒,它是不容易存活和在人間持續傳播的。要麼把宿主殺死了,它由此也就不在了。
  • 高福:今冬最大挑戰是可能出現流感+新冠病毒合併感染
    高福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未來很大的挑戰,是在於今年冬天可能會出現的合併感染,像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的合併感染。這個時候會很難區別出來這些疾病。「我們在今年冬季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腺病毒等其他一系列疾病區分識別出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29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
  • 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嗎?鍾南山回應
    2月24日,央視記者就最近出現的新冠肺炎「非常規」病例以及各地下調應急響應等級等公眾關切的問題,對鍾南山院士進行了獨家專訪。總臺央視記者 陳旭婷:最近大家在形容新冠病毒的時候,都喜歡用一個詞說它很「狡猾」。
  • 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反覆發作?鍾南山最新回應
    視頻↓↓視頻據新聞聯播記者:最近大家在形容新冠病毒的時候,都喜歡用一個詞說它很「狡猾」。因為現在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一些病例的潛伏期超過了14天,還有一些人是從醫院出了院、再復檢的時候發現核酸又是陽性,還有咽拭子檢測是陰性、但是糞便裡面還有殘留病毒……像這樣的情況作為公眾來說應該怎麼理解?鍾南山:我們現在標準是使用咽拭子檢測為陰性,這一個標準。
  • 新冠病毒起源於美國?上帝,你有沒有擲骰子!
    跟著SCI的指揮棒,像頭蠢驢一樣被老外哄著拉磨,流水線般的論文工廠。 蘋果下訂單,富士康組裝iPhone。換一個角度:SCI下訂單,某些人組裝論文,東抄一塊西抄一塊,美其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
  • 秋冬新冠流感風險疊加?快收下這份出入境健康指南
    而在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流感防控顯得尤為重要。9月2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全國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明確提出要做好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流感防控工作。
  • 如何看待「德特裡克堡生化研究基地是病毒來源」的說法?中科院回應
    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有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說,我們注意到網際網路上相關信息,美國有人懷疑,德特裡克堡生化研究基地可能是新冠病毒來源的說法,美國方面對此沒有公開回應,我們無從作出判斷。他說,病毒溯源本身是科學問題。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開展病毒源頭的研究,對病毒的來源提出了許多學術觀點、假設等,中國科學家目前也在開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