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抗日名將宋希濂和鄭庭笈被特赦,他們的下場如何?

2020-12-22 中亮郎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戰犯所裡面的戰犯進行了改造,用勞動和教育兩種方式幫助他們改惡從善。經過努力,1959年特赦了第一批確實已經改造完全的人,這其中有很多國民黨的重量級人物,還有幾位在抗日場上表現英勇的神將,今天亮郎要介紹的是抗日名將宋希濂和鄭庭笈。

鷹犬將軍宋希濂

宋希濂於1907年4月4日出生在湖南,自小家境便比較殷實,也一直在接受教育。他自幼便有一顆愛國之心,對當時中國的狀況十分的擔憂,內有軍閥壓迫外有帝國主義,因此他早期也發表了很多針砭時事的文章,希望能喚起中國人的反抗思想。1924年,他投筆從戎,在譚延闓、彭國鈞等人的介紹下進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第一期第一隊的學生,也正式加入了國民黨。宋希濂因為能力出眾,所以他的升遷速度也很快。1925年2月,在討伐陳炯明的東徵中他被任命為第1排中尉排長,凱旋以後,他在國民革命軍第1師第2團第2營第4連擔任中尉副連長,10月份便成為了上尉連長。

因為黨派的區別,宋希濂參與了對紅軍的討伐,在1935年的時候還槍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瞿秋白,他後來表示這是他這一輩子最遺憾的事情。

抗日戰爭時期,宋希濂神威凸顯,他像一隻雄鷹盤旋在戰場上,幾次把戰局轉危為安,把日本人嚇得屁滾尿流。淞滬會戰他及時趕來,在子夜時分便向日本軍隊發起了攻勢,很快便把日本軍隊逼回艦中,鼓舞了士氣扭轉了戰局,立了大功一件。

1938年8月,宋希濂參與了大別山作戰,他當時率領了3個師,在得當戰術的指揮下斃敵4506人,傷敵17380人。因為這次勝仗打的十分漂亮,他還被國民革命軍的最高統帥通電全軍讚揚了一通,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和獎章,從此聲名更甚。

宋希濂最高光的時刻理應是1944年在緬甸和雲南作戰的時刻,他率領部下奮起反抗,在裝備遜色的情況下智取,殲滅敵人10000多,保住了西南的交通線,也保住了我國的國際增援線,為抗戰的勝利保駕護航,當時他任11集團軍中將總司令。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解放戰爭便接踵而至,宋希濂繼續穿上軍裝奔赴戰場。他繼續英勇作戰繼續指揮得當,但他一人之力終究不能扭轉乾坤,而且他在最後的時候也厭煩了亂指揮的老蔣,最後選擇了一個脫離蔣介石單幹的路,令人敬服。被俘虜以後的宋希濂被關入了戰犯所,因為表現良好於1959年被特赦。

特赦以後的宋希濂和家人過上了相對穩定的生活,他晚年的時候定居美國,一直在呼籲祖國的統一。臺灣當局還一直在批判他,李敖站出來為他說話:

「宋希濂41歲以前所有的記錄擺開都是為你們國民黨做鷹犬,最後還做墊後,讓你們有機會逃到臺灣,他犧牲掉了,被關了10年,爸爸也死了,老婆也死了,家破人亡,他付了這麼大代價,最後你們罵他是鷹犬,你們國民黨是什麼意思啊?」

宋希濂雖然是國民黨將領,但他的功績和胸懷永垂不朽。

抗日神將鄭庭笈

鄭庭笈於1905年出生在海南文昌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便開始接受教育,他也同樣是一位熱血男兒,對當時中國的處境十分擔憂,一直也有救國之志,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抗日場的一位虎將。

鄭庭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也是蔣介石的一名嫡系學生。抗日戰爭之初,鄭庭笈便參加了忻口會戰,這是一場用肉體博弈的戰爭。當時我國的裝備和日軍相差很多,日軍又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他們用大炮清路用步兵掃尾,戰鬥力很強,我國包括劉家麟、鄭庭珍在內的諸多將領都殉國了。鄭庭笈同樣浴血奮戰,他身中好幾槍,險些喪命,最後被衛兵拼死救回。忻口會戰以後,鄭庭笈自號為「重生」。

1932年12月的崑崙山戰役絕對算鄭庭笈一生中的高光時刻,他當時擔任團長,手底下有九個步兵連。崑崙山戰役是桂南會戰的核心戰役,鄭庭笈的法寶就是不怕死,他帶領自己的九個連和日軍血拼死扛,七個連長死的死傷的傷,他身邊的人也死傷很多,但他絲毫沒有退卻,最終打敗了日軍,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中村正雄也被擊殺,震驚了日本朝野,鼓舞了我軍的士氣。

1942年,鄭庭笈帶著自己的鐵騎向緬甸進軍,在戴安瀾師長的指揮下前進。在同古保衛戰中,戴安瀾師長不幸殉國,他命令鄭庭笈帶剩餘的部下返回祖國。

鄭庭笈哪裡會輕言放棄,他帶領自己的部下埋伏在緬甸的叢林中,面對在裝備和人數都強自己很多倍的日本軍隊,鄭庭笈只有一個字,那便是「打」。

他破釜沉舟的精神終於帶領部下在1942年6月2日衝破了日軍最後一道防線,突破日軍重圍,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郎科大突圍,又抒寫了一個只屬於中國遠徵軍的一個神話,這樣一位悍將不得不服。

1948年的10月,鄭庭笈作為第四十九軍的軍長參與了遼瀋戰役,但最終最捕,被關入了北京的功德林中,這樣一位英雄也就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活。鄭庭笈在功德林中接受了我黨的思想教育,表現很好,最終在1959年被特赦。特赦以後的鄭庭笈得到了我國的優待,在新中國的新職位上用一個新的身份繼續發光發熱。

筆者結語

宋希濂和鄭庭笈雖然都是國民黨戰犯,雖然都被關押了近十年,但是他們的抗日功勳永遠不會磨滅,他們也是新中國的一代功臣,新中國對他們的釋放更加體現了黨對他們的包容性以及我黨和政府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戴安瀾的部下鄭庭笈,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晚年結局如何?
    過去有很多被俘的國民黨高官都被關在那裡,不過國家並沒有將他們關一輩子,接受改造以及在思想上已經有了新覺悟的國軍將領大部分都得到了特赦。1959年,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開始固定特赦戰犯,杜聿明、王耀武等人就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在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當中,有一位戰犯名叫鄭庭笈,他曾是民族英雄戴安瀾的部下,戴安瀾犧牲後,正是由鄭庭笈指揮,200師殘部才能安全撤退回國。
  •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杜聿明和王耀武等人獲得首批特赦,並且被安置在北京飯店裡。這些人員被特赦之後,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新生活。  《特赦1959》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主演講述了關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於國民黨高級官員教導安排,期間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英光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新中國成立後,上級安排他接受一項重要的任務,成為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長,裡面關押的都是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他們戰功磊磊,王英光與他們進行激烈地周旋。
  • 盤點十位國軍戰犯被特赦時的激動心情:鄭庭笈說我找到了歸宿
    文/高飛電視劇《特赦1959》現在已經播完了,不知道大伙兒有沒有看?看後是什麼感受?如果要詳細了解戰犯們的改造生活,相比於電視劇,我更願意去讀這些戰犯的回憶錄。他們在回憶錄裡詳細記錄了他們改造生活。而面對特赦,這些人的心情也並非只有激動。
  • 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等出去了,剩下的人卻炸了鍋
    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鄭庭笈、宋希濂、楊伯濤、陳長捷、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等第一批獲得了自由,連續劇《特赦1959》劇情到此結束,實際上接下來的事更熱鬧,名單一公布,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裡就炸了鍋,沒被特赦的,幾乎所有人都是一種表情:不服——我的表現不比他差,為什麼沒有我。
  • 《特赦1959》新老戲骨再現共和國十年奮鬥華章
    昨晚,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了由張鐸、奚望領銜主演的大型精品劇《特赦1959》,該劇圍繞「特赦」這一核心主題,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對「高級戰犯」予以思想改造和「特赦」的開創性決策,並以宏觀視角展現了1949年——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年間的偉大建設成就
  • 民國歷史人物——宋希濂
    只可惜瞿秋白在36歲的時候就被國民黨殘忍殺害了,實在是英年早逝。而且殺他的兇手還是他的學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國軍名將宋希濂。..而殺害瞿秋白也成了宋希濂後悔一輩子的事,他本來是萬萬不想殺死瞿秋白的。只是因為當時瞿秋白被國民黨逮捕之後,正好被關押在宋希濂的轄區。本來宋希濂對自己的老師非常尊敬,一直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 《特赦1959》講述新中國第一次特赦
    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特赦。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中央指示將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集中關押,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黃維、宋希濂等國民黨將領。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戰犯們的思想認識逐漸轉變。
  • 是他擊斃了日軍名將:中村正雄,解放後先離婚又復婚,只因周總理情暖...
    1959年12月4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召開第一次特赦大會。臺上一位來自北京十二中的女學生,正在代表獲赦人員家屬在發言:「爸爸回家以後,我們要繼續監督他的思想改造,讓他徹底改惡從善,真正回到人民的懷抱……」(抗日名將:鄭庭笈)臺下,這位女學生的老爸,抗日名將鄭庭笈,非但沒有任何喜悅,反而一臉的沮喪和迷茫,「爸爸回家」?還回什麼家。他的老婆馮莉娟,已在兩年前跟他離婚了。
  • 《特赦1959》熱播 高收視與好口碑並駕齊驅
    日前,由中央電視臺、上象娛樂出品,幸福藍海、大美傳奇、銀河酷娛、廣視傳媒聯合出品,著名導演董亞春擔任總導演,趙琪編劇,張鐸、奚望領銜主演,曹克難、高一瑋、趙恆煊、肖榮生、米學東等聯袂出演的大型獻禮劇《特赦1959》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作為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精品大劇
  • 《特赦1959》全劇穿棉衣,遭網友吐槽,梁冬芳傻白甜惹人嫌
    作為一部主旋律獻禮電視劇,《特赦1959》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網友也指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這部戲整體跨度長達十年以上,但是劇中人物一直穿著棉衣,這嚴重不符合劇情的發展。同時,劇中生硬的加入了一些虛構的情景和人物,比較關鍵的地方卻產生缺失,這就更有些尷尬了。
  • 說說宋希濂
    在黃埔軍校一期生中宋希濂算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從黃埔軍校畢業時才十八歲,但他的升遷之路卻頗為順暢,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和賞識。
  • 評電視劇「特赦1959」
    看「特赦1959」是俗人的摯愛,整個故事劇情也吸引了我,除了點讚之外,說點關於不該發生的瑕疵。平津的一個陳長捷和不怎麼露面的杜建時,渡江後的一個宋希濂,不能全面地從軍事上說服其失敗的原因。劇照其三,既然是特赦,對於撫順等戰犯管理所的情況沒有一個輔助的交待,如有的地方管理所政策上的執行有不一的情況來說明功德林的偉岸。
  • 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抗戰神劇《老虎隊》就是代表作之一,早在2017年就製作完成,在地方臺賺個盆滿缽滿後順利登上央視。 央視播出的獻禮劇在主題方面,告別了此前「抗日」,而是把焦點轉向了「內戰」,《老虎隊》聚焦解放戰爭,《可愛的中國》聚焦反圍剿戰爭,就連反應共和國石油人歷史的《共和國血脈》也不忘記「黑了」國民黨一把。
  • 真實還原戰犯改造和特赦歷史事件《特赦1959》高居同時段第一
    電視劇《特赦1959》由董亞春執導,趙琪編劇,張鐸、奚望領銜主演,曹克難、高一瑋、趙 恆煊、肖榮生、米學東等聯袂出演。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歷史高度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戰犯進行改造和特赦的歷史事件。
  • 宋希濂將軍PK特務徐遠舉
    「一個槽上栓不住倆叫驢」,今天說一下名將宋希濂與大特務徐遠舉的恩恩怨怨。徐遠舉小宋希濂七八歲,宋為黃埔一期,徐為黃埔(武漢分校)七期,一個是戰場上拼殺的名將,一個是特務界的「精英」,二人原先並無什麼交際與過節,或者說根本就不認識,因為同時成了新中國的戰犯而被關進了重慶戰犯管理所。二人的過節卻起於另兩位特務沈醉和周養浩身上,有一次,審訊人員讓周養浩在一份供詞籤字時,徐看到了對他處理意見的草稿,建議判處死刑,還有沈醉的揭發詞句。他懷疑是沈醉出賣了他,怒火衝天,頓起殺心。
  • 這六位將領,是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在八年抗戰中,走出許多抗戰英雄級名將,如我黨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除此之外,還有國軍許多抗戰名將,那麼在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特赦1959》展現一段珍貴歷史
    《特赦1959》劇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之後,根據各方面意見,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確定了對被關押的國民黨戰犯的總體政策:不審不判不殺,給予人道主義待遇,組織政治學習和參加勞動改造,待時機成熟後,再酌情提出處理辦法。
  • 他是殺害瞿秋白的兇手,官拜兵團司令,俘虜後卻被首批特赦
    範喜良的歷史原型,其實就是黃埔名將宋希濂。宋希濂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當時,與他一同入園的還有陳賡。兩人在學校期間關係很好,畢業後又一起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戰爭。宋希濂後經陳賡介紹加入共產黨。就在1926年爆發"中山艦事件"後,蔣介石要求黃埔學生站到軍中。
  • 名將王耀武的兩段婚姻:髮妻並沒有跟副官私奔,第二任妻子是教師
    王耀武是名將,國軍中將軍銜。王耀武因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王耀武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他與開國大將粟裕曾多次在戰場上交手。王耀武對粟大將十分地欽佩,曾專門研究他,積累了一大摞的研究資料。
  • 電視劇《特赦1959》:彰顯正義必勝的真理力量
    近期電視劇《特赦1959》在央視熱播,引發廣泛的關注與好評。該劇成功的關鍵在於創作題材、人物形象有所突破,對當前的影視劇創作亦有多方面啟示。《特赦1959》的播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國際意義。其中,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特赦」就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價值。針對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為我人民軍隊俘虜的部分國民黨高級將領,國家首次頒布戰犯特赦令。對於這段歷史,儘管此前有多種媒體有所涉及,但在大眾視野中,尤其是全景式、大規模、正面的影像呈現並不太多。《特赦1959》的推出,無疑是「特赦」題材電視劇的一次重要突破。該劇以客觀的歷史態度直面那段特殊的歷史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