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賞魚的飼養中,影響到水體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會有哪些?

2020-12-23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關於觀賞魚缺氧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那就是溶解氧,大體意思就是說空氣中的氧氣能夠溶解於水中的含量。

如果是水中的溶解氧達到最佳狀態,應該是每升水的含氧量在9毫克左右,而一般的水體都可以保持在3-5毫克每升左右。

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低於每升水1毫克,有些品種的觀賞魚就會有缺氧或者死亡的可能,這個由於不同品種的觀賞魚對於氧氣需求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就有了髙氧魚一說。

在正常情況下,只要是水中的溶解氧沒有達到飽和狀態,那麼空氣中的氧氣就會通過水麵不斷地溶入水中,也就是說水面的潔淨程度與否,對於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氧氣得以進入到水中的唯一途徑,另外一點就是魚缸中的水草,通過光合作用也能釋放出一定的氧氣。

所以說,在我們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如果魚缸的水面上,有過多的氣泡長期不散和大量的油膜附著,就成為了阻礙氧氣進入水中最大的障礙。

之所以它們能夠形成而又聚集到水面,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耗氧量過大

二、觀賞魚投餵量過大,有機物和排洩物較多

三、物理、生化過濾不健全或者缺少氧氣泵的配合

四、我們在實際操作或者投放到魚缸裡的任何東西上帶有油性物質溢出

五、藻類過多發生大量的老化、死亡現象,也會漂浮在水面,封閉了氧氣進入

六、觀賞魚患病,大量的粘液在水面上飄蕩,物理過濾根本無法濾除

以上這些原因,幾乎都可以算是人為的一些能夠影響到水面油膜和氣泡過多的因素,有它們的存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就會相應地降低,如果情況過於嚴重,就會出現整體悶缸的現象。

這是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過低的主要原因,關於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無外乎減少飼養密度和投餵量,加強物理和生化過濾,適當抽底換水,加裝除油膜裝置,爆氧,或者飼養可以吃油膜的工具魚,等等方法來加以改善。

只要是我們長久的堅持和維護,這些現象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很容易的就在一定的時間內處理完畢。

不過如果以上的這些情況,再碰上另外的兩種因素,那可能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會急劇的下降,那就是氣壓和水溫,氣壓越低、水溫越高,能夠進入到水中的氧氣則會更少,再稍微的加上點以上因素,水面稍微不潔淨,就容易出現很大的問題了。

最後一點就是水位的高低也是很關鍵的因素,據測定水族箱表層2釐米處的溶解氧含量,比起水面以下十幾釐米處的含氧量,要高出十倍以上。

這就是為什麼魚兒一缺氧就會上浮到水面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在過深的圓柱形魚缸裡,根本不適合用來飼養金魚或者魚苗的原因。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水體溶氧對魚口有多大影響?野釣如何選擇溶氧高的地方?
    水體溶氧對魚口有多大影響?野釣如何選擇溶氧高的地方?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那就用水體除以觀賞魚的體長完事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很多魚友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這個公式雖然未必準確,但是對於大部分小型的觀賞魚都是比較適合的,不過有些新魚友和養魚老道一樣,上學的時候,數學課是語文老師教的,經常會被這個公式給繞進去,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計算。
  • 哪些觀賞魚可以裸缸飼養、不必造景?可以選擇的品種有很多
    而很多新魚友,在剛開始養魚的過程中,並不願意直接造景飼養觀賞魚,尤其是一些新購買的那種帶蓋的三合一上濾魚缸、下濾魚缸,在其中造景會很麻煩,不如沒有缸蓋的超白缸造景那麼省事,所以說,還是選擇裸缸飼養為好。同時,經常不斷的有新魚友前來詢問,哪些觀賞魚容易飼養?
  • 溶解氧傳感器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一切好氧生物的生存、生長和繁殖都離不開氧氣,空氣中氧含量約佔21%,但水中的氧含量較低且容易發生變化。水中的氧即為溶解氧,是指溶解於水或液相中的分子態氧,是水生生物和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溶解氧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 物極必反的道理,養寵物魚的你一定聽過
    這位魚友的初衷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水體裡的溶氧數值。可是,這有必要嗎?水裡的溶氧真的是越多越好嗎?最重要的問題是:溶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好了,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再來說上一段兒!OS的含義是「飽和溶氧量」,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水體中能夠溶解的氧氣的數量上限。也就是說,只要把前置條件設定好,魚缸裡的水能溶解多少氧氣是有個客觀上限的,不會根據人類的喜好做出任何改變。水中的溶氧量對觀賞魚的攝食情況有著極大的影響。
  • 魚缸的水位高低對觀賞魚會有哪些影響?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缸水位的高低其實對於觀賞魚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某些觀賞魚的身上這一點我們不能夠去忽視。魚缸水位的高低直接會造成魚缸裡的三個不同,一是含氧量的不同,水體越高水底的含氧量就會越低,另一個就是水壓的不同,水體越深相對來講水壓越大,第三點就是水體面積不同,水位越高水體的面積就會相應的大點。
  • 飼養中大型觀賞魚,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什麼魚比較皮實?
    除了錦鯉以外,想要飼養熱帶類的中大型觀賞魚,我們需要做如下考慮:一、水體是否足夠大、水溫是否保持恆定,水質是否適合觀賞魚的生存?這三點是飼養中大型熱帶觀賞魚的必備條件,魚缸過濾就不必再去細說了,肯定是強大些好。
  • 關於溶解氧(DO)的詳解!
    關於溶解氧(DO)的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當前汙水處理中的生物處理大多是採用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溶解氧在實際的廢水生物處理操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指標的不合適或波動過大,會迅速導致活性汙泥系統受到衝擊,進而影響處理效率。因此在實際生化處理工藝中,需嚴格控制溶解氧的含量。
  • 哪些觀賞魚,飼養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飼養難度不高?
    很多魚友養魚,未必希望觀賞魚有一個很好的品相或者較快的成長迅速,而只是希望這種觀賞魚比較皮實易養,而且看起來比較有特色,比較呆萌、有意思。透明類的觀賞魚,射水魚、反遊貓、彈塗魚等,各具特色還有一些魚友喜歡飼養透明類的觀賞魚,比如說紅尾水鏡、玻璃貓、盲魚之類的,部分孔雀魚也有身體透明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觀賞魚的腸胃和骨骼,也是具有別具一格的欣賞效果。
  • 雷龍魚,冷門觀賞魚 飼養入門
    飼養雷龍的水質要求大多數雷龍魚對水質條件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喜歡較弱的水流,弱酸至中性的軟水。雷龍魚比較喜歡老水,雷龍魚一般都是單養,所以只要過濾正常,換水無需太勤,或者每次換水少量。飼養雷龍魚的水溫一般維持在18到28度之間即可。養定的雷龍對水溫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過低或者過高可能會有不適的表現,但是很少會死亡,最怕的是水溫的突然變化,急速升溫或者降溫。
  • 水族店裡好看又好養的觀賞魚都有哪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水族新人們要怎樣選擇既好看又好養的觀賞魚?還有這些好看又好養的觀賞魚能不能夠回混養到一起呢?水族市場上的觀賞魚種類特別多,我們在水族店中看到的漂亮的觀賞魚其實並不是全部都是既漂亮又好養的種類,甚至有一些觀賞魚品種是比較嬌貴的,如果沒有一定的飼養經驗是很難讓這些觀賞魚達到較好的狀態,甚至還會把他們養死。
  • 溶解氧傳感器在水中測量的方法解析
    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一個指標。
  • 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有何區別?新手養魚最好從淡水魚開始
    大家都知道那些生活在水族箱中五彩斑斕的魚兒統稱叫作觀賞魚,不過觀賞魚還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比如有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等,那麼你知道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它們都有哪些區別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這個問題。
  • 哪些觀賞魚適合新手飼養?挑選觀賞魚有哪些講究?看完不再迷茫
    今天給大家說說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說說如何購買觀賞魚,怎麼挑選品質最優的觀賞魚。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初養觀賞魚的人最好選擇耐低溫食性雜、適應性強、易飼養的種類,如溫水性的金魚、錦鯉、熱帶魚中的孔雀魚、劍尾魚、黑瑪麗,慈鯛魚等。
  • 溶解氧測控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而穩定,約佔21%,因此陸地上生物鮮有缺氧威脅;而水體中的溶解氧卻量少而多變;一般情況下淡水中飽和溶氧量只相當於空氣中氧氣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為水生動物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的一個限制性因素,是水產養殖中人們最為關注的重要因子之一。
  • 究竟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觀賞魚生病?面對魚病我們不能大意
    就像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一樣,不僅是影響我們人類的健康,還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生病了就吃藥!」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同樣,魚也是生物,魚也會生病。是的,魚患病了也要吃藥,可是這都是事後諸葛亮。歸根結底,吃藥不是治療魚病的最有效方法。
  • 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界一直流傳著關於高氧魚的說法,那麼,什麼算是高氧魚呢,具體會有什麼界定標準嗎?如果我說沒有的話,很多新魚友可能又會罵我了,人家書中有雲如何如何。
  • 飼養觀賞魚沒事就把下列東西往魚缸裡扔,事實上有害無益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對於往魚缸裡添加各種化學製劑、藥物、觀賞魚專用鹽、硝化細菌等等東西,養魚老道首先並不是贊成的,因為以上所有的這些東西,有哪些會是真正的生物製劑?只要是化學的、藥物的,多多少少都會給觀賞魚帶來一定的傷害,這是不可避免的。
  • 終於發現了飼養觀賞魚最懶的方法,絕對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
    總起來說都很好,但是據我看來,要說這些魚缸中,在狀態和生長上,能夠達到最佳的,反而是什麼過濾系統也沒有用到的小燕魚水缸。無論從魚兒的狀態和生長速度已經水質上來看,它們才是最好的,一個是因為環境優雅、食物充足,再就是水體寬大、光照適合,關鍵一點就是燕魚的性格對於水質汙染很輕,飼養水溫也是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