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魚,冷門觀賞魚 飼養入門

2021-01-09 元野自然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迷鰓類的鱧科,水族愛好者以及商家們稱之為雷龍魚。又因為其頭頂部平滑,魚吻稍尖,上下頜開口幅度較大,酷似蛇類,所以臺灣地區的商家和愛好者亦稱之為蛇頭魚。說雷龍魚或者蛇頭魚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那麼換種說法,黑魚,可能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是同一類生物,我們常說的黑魚在觀賞魚市場上被稱為烏鱧。

鱧科魚在全世界的分布也較為廣泛,從東南亞到非洲,種類繁多,每年被發現的未知種還在不斷增多。

雷龍魚的大小迥異,相差極大,小型的有七彩雷龍等,成體在15-18CM左右,中型的有彩虹雷龍(南鱧),紅寶石雷龍以及藍寶石雷龍等,成體在25-30CM左右,大型的有七彩海象,小盾鱧等等,成體最大體長可以輕鬆超過80CM。

飼養雷龍的水質要求

大多數雷龍魚對水質條件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喜歡較弱的水流,弱酸至中性的軟水。雷龍魚比較喜歡老水,雷龍魚一般都是單養,所以只要過濾正常,換水無需太勤,或者每次換水少量。

飼養雷龍魚的水溫一般維持在18到28度之間即可。養定的雷龍對水溫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過低或者過高可能會有不適的表現,但是很少會死亡,最怕的是水溫的突然變化,急速升溫或者降溫。

關於雷龍魚的混養

雷龍魚屬於肉食掠奪性魚類,性情普遍比較兇猛,所以一般不建議混養,如果非要混養,建議在幼體時進行大密度的混養,減弱壓制其領地意識,又或者可以進行公母配對飼養,並在缸中設置可以供弱者躲避的場所。另外,進行公母配對混養的時候,要注意同時入缸,並觀察是否打鬥,如果打鬥的厲害建議用網隔板隔開,讓其互相適應習慣後再嘗試合缸一起養。

雷龍魚飼養缸的布置

關於雷龍魚的飼養缸,多數的飼主為了能夠更好的觀賞其絢爛的體色表現以及泳姿,都會選擇裸缸飼養,使用的一般也是滴流過濾,這種方法類似與龍魚的飼養類似,對於缸中愛魚的觀察可以更為仔細,同時也便於平時對飼養缸的維護。

另一種飼養方法是草缸養雷龍。這樣整體看起來更具觀賞性。只是由於雷龍一般的體型都較大,就算最小型的成體也有15CM,再加上雷龍一般又有翻砂覓食的習慣,所以我們一般選擇攀附性生長的水草,可以直接捆綁在沉木或者石頭上,同時雷龍不需要強光或者說是喜陰不喜歡強光,所以我們一般選擇一些陰性水草。一般就是莫斯,水榕,蕨之類的。

關於野生個體的定水

雖然現在市面上很多都是人工繁育的後代,但也不缺少從野外採集到的個體,這些個體由於採集時的一些不當措施,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損傷,再加上運輸以及環境的變化,很多都會因為應激反應而死亡,那麼買回野生個體,如何飼養定水便是一個值得去重視的問題。

儘量的模仿其生存的野生環境。雷龍魚一般生活在類似與緩流湖泊或者是靜水池塘內,有這大量的浮萍,椒草等水草。

所以我們可以準備一個檢疫缸,用一個水妖精過濾,水面加一些浮萍,水底扔幾顆水蘭,鐵皇冠等等,然後將買回來的雷龍魚放入,靜養,不要去打擾它,可以加一個光線不是很強的小夾燈模擬水底昏暗的光線。

待過了三到五天後,可以嘗試性的扔若干條食蚊魚,朱文錦之類的小魚,看其是否追食,如果第二天發現魚少了,那麼問題便不大了。

一般當我們發現受傷部位開始癒合生長,保護色消失,以及趴底的時間明顯減少了,那麼就基本代表這條雷龍定水成功,最起碼短期飼養內肯定沒問題。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水追食的時候,最好加一個缸蓋,雷龍魚是很喜歡跳缸的魚,誰也不會希望第二天起來愛魚已經躺著地上成為魚乾了。

關於餵食

雷龍屬於雜食性生物,所以對於食物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偏葷性的,各種顆粒魚食,蝦幹,凍蝦,小泥鰍等活食都可以接受。

但是據我個人了解,雷龍和龜類差不多,都沒有什麼飽腹感,在肚子鼓鼓的時候依然會討要食物,雖然有的同好喜歡魚肥一點,但是太肥了也會影響觀賞性,而且可能會引起腸胃問題而暴斃,還有就是雷龍魚肥起來後便很難在瘦回去,所以,餵食得適量。

關於跳缸後的急救

雷龍是一種好奇心極重卻又非常膽小的魚類,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因此當發生水質震蕩或者驚嚇時很容易發生跳缸。

有時候我們第二天醒來就會發現魚趴在地上奄奄一息,這時候很多魚友都會認為魚已經救不回來了,便直接放棄了治療。

其實雷龍屬於迷鰓類,能夠忍受無水狀態很久。當你發現魚趴在地上了,首先請不要立即拿起它,因為經過長久的脫水,魚踢表面很可能與地面黏在了一起,這時候如果強行將魚拿起的話,有可能造成魚體表面額外的損傷。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拿噴壺對著魚體以及與其相連的部分噴水,潤溼使其自行脫離,然後我們才可以從地面上將魚拿起。

這時候的魚體上可能會沾有很多的灰塵等髒東西,切記不能用抹布去擦掉,因為魚體表面的黏液正是最外的一層保護層,擦掉後很容易造成感染,增加治療的難度,甚至很可能一命嗚呼了。灰塵在入缸後會自行脫落。從地面上拿起魚後,不要直接放入缸中,因為很可能會溺死的。正確的做法是選擇一個備用缸或者容器,將魚放入,用原缸中的水淹沒魚體的三分之一高度即可。慢慢觀察,如果魚還活著,他會漸漸的開始慢慢移動和呼吸,之後可以嘗試著緩慢的加水。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不要打氧,因為長時間的缺水會燒壞雷龍的尾巴和魚鰭,打氧破壞水體平靜,更加讓其難以控制平衡。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相關焦點

  • 菜市場淘來的魚,丟魚缸裡也能養成世界級觀賞魚,它的名字叫雷龍
    雷龍一直深受很多魚友的喜愛。雷龍的家族是極為龐大的,雷龍只是所有品種的概括。其實他們都屬於鱧科魚,互動性超越了很多魚,顏值特高!對水質要求一點也不高,適合粗養。但是雷龍品種如此之繁多,看得想要入坑的魚友眼花繚亂,不知應該從何下手。
  • 雷龍魚的品種簡介
    其中烏鱧俗稱黑魚、才魚、烏棒,是經濟食用魚,今天我們要講的雷龍魚屬於觀賞魚,雷龍魚以兇猛的個性,華麗的顏色成為水族的寵兒。二、雷龍魚品種大全雷龍魚品種很多,分為小型雷龍,體長小於20釐米;中型雷龍,體長20釐米到40釐米;大型雷龍,體長大於40釐米。最珍貴的雷龍魚是哪種?是巴卡雷龍魚。最漂亮的小型雷龍魚是哪種?是酒紅雷龍魚。
  • 龍魚鸚鵡魚地圖魚等大型觀賞魚飼養攻略,養好大型魚,互動性很強
    現在小型魚已經逐步滿足不了一些魚友的需求,一些大型魚就因此慢慢進入各個魚友的家中。雖然大型魚脾氣兇猛,皮實,觀賞性發色都很好,互動性還強,宛如養了一條水中的狗狗。但是養護大型魚和小型魚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 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些通貨品種和熱門品種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作為一般的新魚友來說,在想要飼養觀賞魚之前,都會在網上瀏覽一下,哪些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再一個就是,如果混養,我們可以適度造景,還有就是注意飼養密度和品種的搭配。因為不同的觀賞魚有不同的搭配方法,這個就要看它們的實際情況自行發揮了,還有小雜鯛類的,最好是單獨飼養,其他的一些觀賞魚,還是可以混養成功的。
  • 有哪些不用加溫的冷水觀賞魚,可在草缸飼養,難道水草不用加溫?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看到有很多的魚友希望養魚老道介紹一些可以在草缸裡飼養的冷水觀賞魚品種,說句實在話,這樣的品種其實是少之又少,因為草缸裡所需要的觀賞魚仍然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不是說什麼品種的觀賞魚我們都可以往草缸裡隨便放的。
  • 魚缸裡不用打氧氣可以養的觀賞魚,媽媽不用擔心我養不好魚了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不用水飼養,那個是陸地生物。這些魚類其實在生活中都很常見,黑魚,泥鰍,這兩種魚類大家逛菜市場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是唯一沒有打氧的卻依然活得好好的魚類。那麼,觀賞魚界有哪些魚類是對氧氣含量一點也不高並且很好養呢?雷龍魚上面我們提到了黑魚,實際上黑魚也不過是雷龍魚的品種之一。
  • 終於發現了飼養觀賞魚最懶的方法,絕對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自從在自媒體上和魚友們分享觀賞魚飼養經驗以來,養魚老道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家裡的魚缸是越來越多了。寬水體、低密度飼養什麼問題也沒有之所以飼養這些觀賞魚,目的很簡單,就是留著給魚友們做實驗用的,因為在飼養它們之前,我的文章都是自己以往的一些實戰經驗,自從和魚友們交流之後,我還是希望通過親身經歷來證明一下飼養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很難。
  • 下列幾種觀賞魚的蒙眼病,全部來源於心理問題,如何處理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一說起魚的蒙眼病,大多數魚友都曾經遇到過,指的是很多觀賞魚的眼睛外部像是蒙上了一層白霜,有點類似於白內障的感覺。雖然說蒙眼病會與許多因素有關,又可以分為內蒙外蒙,不過大多數魚友飼養的觀賞魚,遭遇到的都是眼睛外蒙的問題,除了魚缸水質和眼球的摩擦傷以外,剩下來的大部分情況都是由於觀賞魚的壓抑所引起的。
  • 中大型觀賞魚數量問題,是養多還是養少好?
    三條藍曼龍,一條雷龍和一條十間在一缸上圖為分缸後,雷龍,十間和曼龍混養,但是混養效果不是很好,十間總是有事沒事挑釁雷龍,但是正面又打不過,然後只能去欺負那三條小點的曼龍魚。雷龍和十間一起雖然十間和雷龍一起,但是這條十間非常不「老實」,一會就能從隔板那邊跳過來追著這邊的三條藍曼龍咬,於是我就乾脆把它隔離在這個小盒子裡面,讓它「自生自滅」吧。
  • 不想養錦鯉和金魚,不妨看看這幾類冷水原生觀賞魚
    錦鯉和金魚作為飼養群體龐大的冷水觀賞魚類,確實是佔據了很多家庭的魚缸,而正因為如此也讓一部分人對這兩類觀賞魚產生了審美疲勞。確實一樣東西看久了會讓人產生厭倦感,不僅於此或許還有一部分人覺得不像「隨大流」飼養錦鯉和金魚。
  • 雷龍魚如何繁殖,魚缸裡繁殖攻略來了,養魚新手也可簡單完成
    但是雷龍魚的體質習性卻和其他迷鰓魚大不相同。所以雷龍魚的繁殖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並且在家庭中想要讓雷龍魚繁殖產卵孵化出小魚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雷龍要繁殖的話需要管理的條件比鬥魚要多出很多。不過雖然看上去很繁瑣,只要每一步都慢慢來,仔細的去做好,雷龍繁殖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雷龍魚的習性。雷龍魚屬於迷鰓魚這個大家都知道。
  • 觀賞魚蒙眼怎麼辦?魚缸觀賞魚蒙眼治療預防全攻略,及病因分析
    2.外蒙外蒙一般由於觀賞魚在打鬥的過程當中,把眼睛擦傷或者打傷。單單的大傷是不會這麼嚴重的,再加上水質的惡劣,眼睛上的傷口被水當中的細菌所感染了。導致觀賞魚的蒙眼,初期的時候表現為眼睛發白,嚴重的話出現眼部腫脹、潰爛,如果不及時去治療,可能會因此而失明。
  • 名中帶「金」的觀賞魚,您知道幾種?
    而在觀賞魚的世界裡,這些名中帶「金」的金魚、金龍魚、金三間、黃金雷龍等等,金燦燦的看起來就很閃耀很貴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金魚金魚起源於中國,又稱「金鯽魚」,品系繁多,不少都是金黃色,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餘。例如鎏金金魚就是一隻只金元寶。
  • 到底是魚好水就好,還是水好魚就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在哪裡?
    在此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什麼硝化細菌理論,我們也照樣飼養了一千年的金魚,還是世界觀賞魚的鼻祖,我們也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用到什麼酵素、牛心漢堡,我們的魚蟲、紅蟲,甚至於生小米投餵金魚,也照樣培養了諸多的舉世聞名的金魚品種。
  • 適合新手魚友飼養的中小型觀賞魚觀賞螺觀賞蝦及水草
    大家好,這裡是見聞思想,今天分享的主題是適合咱們新手魚友飼養的觀賞魚蝦螺和水草,以下為本人親自飼養過的觀賞魚和水草,親測有效。觀賞魚系列:第一名:迷你鸚鵡魚,水質最好中性偏弱酸為好,本人將這一對親魚飼養在水草比較多的魚缸中,近期放進去一個小的沉木綁定兩株小水榕和一棵小巴榕,用的是50魚缸,現在缸內有親魚一對和仔魚26條,過濾只用了一個外掛過濾(瀑布過濾)和一個水妖精,現在缸內加入了一條黃化清道夫,經常挨欺負,這兩天適應了,親魚不是特別欺負它了。
  • 喜歡弱酸性的觀賞魚,和喜歡弱鹼性的魚一起飼養,到底可不可以?
    事實上我們經常性的應該看到,大量的孔雀魚被飼養在草缸裡,它們也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把紅綠燈等喜歡弱酸性的觀賞魚,飼養在弱鹼性的水質中,這個我們就要掂量掂量了,有誰見過把紅綠燈飼養在三湖魚缸裡的?
  • 給大型觀賞魚餵小魚算殺生嗎?相信不少魚友心中已有答案
    但是有很多的魚友覺得我們用小型的飼料魚,來投餵給龍魚、虎魚、雷龍等這些大型的食肉性觀賞魚會覺得很殘忍,甚至有一部分的魚友認為這是在殺生。再說了,飼養各種的寵物,死亡的現象也有很多,何止觀賞魚這個小領域呢?動機不同魚友們飼養觀賞魚的最初動機,是為了把這些魚給養好和養活,沒有人是想把它們養死吃掉的,這和我們到市場上購買一條魚回家後,把它殺死烹飪後上桌吃掉的,這兩種的概念完全是不同的。
  • 這種慈鯛科觀賞魚,除了性格暴烈以外,也是極易飼養的大型觀賞魚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要和大家分享的觀賞魚品種,是一種美洲中大型慈鯛科觀賞魚,這種觀賞魚大多數分布於墨西哥,細分為很多品種,性情殘暴兇悍、色澤五彩繽紛,體色非常的善於多變,既有幻彩羅漢的風範,又有重金屬羅漢的金屬質感。
  • 哪些觀賞魚適合新手飼養?挑選觀賞魚有哪些講究?看完不再迷茫
    今天給大家說說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說說如何購買觀賞魚,怎麼挑選品質最優的觀賞魚。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初養觀賞魚的人最好選擇耐低溫食性雜、適應性強、易飼養的種類,如溫水性的金魚、錦鯉、熱帶魚中的孔雀魚、劍尾魚、黑瑪麗,慈鯛魚等。
  • 小型觀賞魚飼養的要點,其實也就這麼幾點!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小型觀賞魚在整個觀賞魚的大家庭中佔的比重可比不小,主要的還是熱帶魚佔了大多數,通常情況下成魚體長小於十二公分以下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小型觀賞魚啦。養魚老道在此就以熱帶小型觀賞魚為例,給大家大體的講一講他們的養殖要點:第一點、永遠不要整缸換水任何觀賞魚對水質都有一個適應期,整缸換水只會加速觀賞魚的死亡。我們可以選擇每次換取四分之一左右的水量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