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小型觀賞魚在整個觀賞魚的大家庭中佔的比重可比不小,主要的還是熱帶魚佔了大多數,通常情況下成魚體長小於十二公分以下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小型觀賞魚啦。
養魚老道在此就以熱帶小型觀賞魚為例,給大家大體的講一講他們的養殖要點:
第一點、永遠不要整缸換水
任何觀賞魚對水質都有一個適應期,整缸換水只會加速觀賞魚的死亡。我們可以選擇每次換取四分之一左右的水量為佳。
第二點、魚缸過小每次餵食三分鐘之內吃完,但不可不餵
魚兒再小也得吃飯,魚缸再大也要換水。
第三點、過小的圓形魚缸不適合養魚,因為水質水溫你都無法控制
過小的圓形魚缸首先你加不上任何氧氣過濾裝置,其次根本就養不了幾條魚,最後我們根本控制不了魚缸的水溫,夏天過熱魚缸溫度會爆升,冬天過冷魚缸也加不上加溫設備,因此很難辦。
第四點、了解魚兒的習性不能胡亂混養
象比較有代表性的紅綠燈魚和燕魚喜歡軟水而小型三湖魚喜歡硬水,如果反之飼養那可能就要了他們的命。
小型魚中的虎皮魚,紅十字,馬克土司,各類三湖魚大多數都有攻擊性,不適合於長鰭的燕魚,鬥魚,曼龍魚,孔雀魚等混養。
第五點、換水餵食都要有規律,力求定時定量
大自然賦予了魚兒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我們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去精心飼養。
第六點、隨著魚兒的長大和氣候的更替合理的安排飼養密度
這是新魚友們經常會忽視掉的一個問題,好好的一缸魚本來挺好的,怎麼氣溫一高就死了?因為氣溫高導致了水中的含氧量過低,在同樣的密度下飼養有可能也會缺氧,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觀察魚兒的反應,有浮頭跡象可以換水、加強過濾或者分缸飼養。
第七點、陷入不斷死魚買魚的惡性循環而不自知
這一點是最要命的,魚兒有病看不出來,發生死魚現象不去找尋原因,即使魚兒有傳染病也不自知,死多少補多少、越死越補、越補越死。
特別是小型的玻璃魚缸,有可能魚兒因為缺氧而死,死到一定程度下那密度正合適,所以魚兒就不再繼續死了,而我們再去添魚可能連以前的魚一起玩完,因為都缺氧了,很多新魚友都有這個感受,其實你還不如不添魚呢,這就談到了下一個要點。
第八點、分批買魚的困惑
很簡單就是因為不同的魚攜帶不同的病菌碰到一起就會爆發魚病,所以養魚老道不建議新魚友們去分批買魚,如果魚缸裡的魚兒不斷死亡,我們又不會治療那就讓它死好了,全部死完了我們消毒魚缸重新再來,也比進入買魚死魚的惡性循環中強。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