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福柯逝世30周年︱福柯的幽靈凝視著你

2020-12-12 澎湃新聞

       福柯宣告了人之終結,他的面孔卻像幽靈般在當下無處不在,凝視著永恆的話語生成。

       一個跨越歷史、哲學、藝術、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僭越者,一個反歷史的歷史學家,一個反人本主義的人文科學家,一個反結構主義的結構主義者,一個死於愛滋病的同志,一個離經叛道的狂人。推選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若說上半葉是海德格爾,那麼下半葉應該就是福柯了。

       今年的6月25日是福柯逝世30年整的日子。為什麼紀念福柯?因為他的思想滲透於人文社科的方方面面,整個顛覆了思想界的景觀。當下其魅力仍絲毫未減,相關的討論、研究愈加豐富,呈現出令人震撼的可能性。

       福柯,這個名字已是難以定義且仍不停運動著的思想之代名詞。

       我們邀請多位國內最權威的福柯學者和資深研究者撰寫了紀念福柯逝世30周年的文章,卻不是學術意義上編纂。當代法國思想一向以風格汪洋恣肆和文藝著稱,福柯更是此中代表,所以這些文章的風格也一脈相承,不賣弄僵硬的學術。正如福柯喜愛談論「生命」所遭受的影響,太多人的生命經驗因閱讀福柯而轉折。

       前所未見的視野和激情,傾倒了多少人。

       如汪民安所說,在某種意義上,福柯寫出的是完美之書: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無論是領域還是材料;無論是對象還是構造本身。他參閱了大量的文獻——但是這些文獻如此地陌生,似乎從來沒有進入過學院的視野中。他將這些陌生的文獻點燃,使之光彩奪目,從而成為思考的重錘。有一些書是如此地抽象,沒有引文,猶如一個空中樓閣在無窮無盡地盤旋和纏繞(如《知識考古學》);有一些書如此地具體,全是真實的布滿塵土的檔案,但是,從這些垂死的檔案的字裡行間,一種充滿激情的思想騰空而起(《規訓與懲罰》);有些書是如此地奇詭和迥異,仿佛在一個無人經過的荒漠中發出狄奧尼索斯式的被壓抑的浪漫吶喊(《瘋癲史》);有一些書如此地條分縷析,但又是如此艱深晦澀,這兩種對峙的決不妥協的風格引誘出一種甜蜜的折磨(《詞與物》);有一些書如此地平靜和莊重,但又如此地充滿著內在緊張,猶如波瀾在平靜的大海底下湧動(《快感的運用》)。

       福柯溢出了學術機制的範疇,更加超越了學科的限制。

       讓我們一再地重讀福柯,他的文本是「玄妙和典雅、繁複和簡潔、疾奔和舒緩、大聲吶喊和喃喃低語的多重變奏,這既是批判的詩篇,也是布道的神曲」。

       

       福柯晦澀嗎?讓那些著名的關鍵詞先來給你一些幫助和指引。

       

       規訓:

       福柯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在身體的微觀層次上考察權力機制施加影響的方式,福柯選取了前現代和現代監獄的懲罰機制,考察權力的極端運用對囚犯的身體作用方式的變化,揭示生活準則的形成。

       現代社會中,規訓無處不在。每個強調「效率」、「單位時間的單位產量」、「嚴格的作息」的現代生產領域都存在規訓,因此福柯說:「對於監獄與工廠、學校、兵營和醫院彼此想像,難道值得大驚小怪嗎?」

       在談到規訓場所時,福柯援引18世紀啟蒙思想家邊沁對理想監獄——「全景敞視」監獄的構想。這是一個精巧的環形建築,由一個個單間牢房構成的環形囚室的中央是一個瞭望塔,每一個單間囚室都處於瞭望塔監視的範圍之內。單獨囚禁的犯人根本無法知道他們何時被瞭望塔上的人監視,結果感到自己的一舉一動無時不在監視之下。對犯人而言監獄的權力變得莫名強大,它把「權力的目光」內化為囚犯自己的「目光」來審視並規訓囚犯本人的行為舉止。這是現代紀律社會的一個隱喻。

       

       權力-知識:

       福柯的「權力-知識」思想創造了一種解剖整個現代社會將身體政治化的「生命政治學」,這種生命政治學是對極權制度以及現代社會中的法西斯主義的微觀運行機制的分析,它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對政治的觀察和理解的基本模式,在社會理論、法學、哲學和政治學等領域中都引起了研究範式的革命。

       福柯將「人的科學」(或人文科學)視為關於人的「半成熟的科學」,它塑造了「人」的形象。福柯進一步將這些人的知識視為被權力關係的運作所徵用的知識,它存在於權力對身體的作用之中,存在於對身體的統治、支配和利益之中。正是在生命權力的關係之中,權力製造了知識,權力鼓勵了知識的生產,比如臨床醫學、刑法學、人口統計學等等,這樣權力才在徵用知識的同時生產了知識。

       

       人之死:

       福柯通過對西方人文科學進行的歷史考古發現,「人」這一概念是在18世紀末期之後進入知識學科的。從那時開始,「人」成為語文學、政治經濟學和生物學的知識對象。在此之前,人文學科雖然發現了人的存在,但並沒有將人當作一個特殊的對象來看待。到了18世紀之後的現代思想中,人既是知識的客體,又是認知主體,既是人文科學捕捉的對象,又是這些學科得以奠基的基礎。這是所謂「人的誕生」,其基本問題「人是什麼?」貫穿了整個19世紀。

       但是福柯卻宣布這種人的學科將要死掉了,這就是所謂「人之死」。意思是作為某種知識形態和觀念形態的人的死亡,是以人為中心的現代知識型的死亡。

       在結構主義的觀點中,人陷入一個巨大而無情的語言網絡中,他被語言和結構吞噬了。

       

       知識考古學:

       這裡的知識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科學知識,它或者指的是那些不成熟或半成熟的科學知識,比如精神分析、臨床醫學、刑法學等,或者指的是知識體系得以形成的歷史條件,如機構、組織、制度、實踐、權力等。因此知識考古學是一種對現代社會的知識和話語之形成、運作的條件的歷史分析方法。考古學是福柯早年三部作品《瘋癲與文明》、《臨床醫學的誕生》和《詞與物》的哲學方法。可以說,福柯早年思想都可以用「知識考古學」來做標誌:《瘋癲與文明》是對古典時代精神病學中瘋子的「沉默」的考古學;《臨床醫學的誕生》是對臨床醫學誕生時刻中的「凝視」的考古學;《詞與物》是對近三個世紀的「人的科學」的考古學。後來為了總結這三部作品,福柯寫了《知識考古學》一書。

       

       譜系學:

       福柯的譜系學來自尼採《道德的譜系》。

       福柯運用的譜系學方法首先是戲仿,打破紀念碑式的歷史的神聖莊嚴性,打破歷史的科學性、實證性、現實性和客觀性的禁忌和教條,打破了歷史的不可逆和不可重複性。戲仿是一種尼採所說的「快樂的科學」,它以載歌載舞的狂歡參與到歷史之中。

       其次,將歷史視為由雜多因素構成的複雜體系,視為偶然的、非連續性的、異質的事件交錯的網絡,從而打破了那種把歷史視為一種同一性、一種律法、一種禁忌、一種本質主義的保守哲學。

       

       生命權力/生命政治:

       福柯發現,從17世紀開始,權力對個體的管制不再是單純的懲罰和報復,而是進行矯正式的運用。權力不是消滅個體,而是創造出一個有用的個體。在《性經驗史》中,福柯也徹頭徹尾顛倒了權力的「壓抑說」:性不是被權力所壓制,而恰恰是被權力所生產。性的話語和性的知識並沒有收到抑制,而是一再被激發和創造。權力的這種性質的變化,使福柯提出了他的生命權力概念。權力不再是君王的殺戮式的,而是提高生命、管理生命、繁殖生命、控制和調節生命的積極權力,它在生命、人類、種族和人口的層次上發揮作用。

       這種生命權力就是人口的生命政治學。除了前面所說的工廠、學校、軍營、社團等規訓機器,在政治實踐和經濟觀察領域,對人口的控制技術也成熟了,對人口和資源的關係也有了研究。

       

       (以上關鍵詞多摘編自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由汪民安、張旭等人撰寫)

相關焦點

  • 紀念福柯逝世30周年 | 福柯法蘭西學院課程手稿被重金收購
    從童年開始,總有一個噩夢纏繞著福柯:「我有一個文本無法辨識,或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可讀的;我假裝讀懂了它,我知道它就是我創作的;然後文字突然變得模糊一團,我什麼也辨識不出來,甚至也無法創作,我感到窒息,隨之醒來。        1984年6月25日,福柯永遠地睡去了,不再受噩夢的打擾。
  • ...儀式暨紀念吳雲心先生逝世30周年書畫展開幕式」在嘉興博物館舉行
    「吳雲心書畫作品再捐贈儀式暨紀念吳雲心先生逝世30周年書畫展開幕式」在嘉興博物館舉行發布時間:2019-04-15 15:16:24「吳雲心書畫作品再捐贈儀式暨紀念吳雲心先生逝世30周年書畫展開幕式」在嘉興博物館舉行4月12日上午,由嘉興市政府主辦,嘉興市文旅局
  •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本報訊 昨天,復旦大學舉行蘇步青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會。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聖坤,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民盟市委副主委謝遐齡,著名數學家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潛、洪家興院士等蘇步青先生門下桃李等出席了紀念會。
  • 紀念福柯誕辰90周年|還記得當年未名湖畔的福柯小組嗎?
    紀念福柯誕辰90周年|還記得當年未名湖畔的福柯小組嗎?這個自發組織的學術共同體被他們稱為「福柯小組」,當時那群青年們也許沒有想到,這會對他們每個人的學術道路產生怎樣的影響。本文是清華大學法學院趙曉力副教授,回憶研究生時代與李猛等人組建福柯讀書小組,同志於學術的故事。如趙曉力所說,這個小組超出了學術共同體,他們在那裡接受了相互之間的教育,並學會了自我教育。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來源:澎湃新聞】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多地在12日均舉行了相關悼念活動。 據新華社消息: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簡短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 法國在疫情中低調紀念戴高樂逝世50周年
    中新社巴黎11月9日電 (記者 李洋)11月9日是戴高樂將軍逝世50周年。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官方當天舉行規模很小的紀念活動。今年不僅是戴高樂逝世50周年,還是戴高樂誕辰130周年,以及他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因此,今年是名副其實的「戴高樂年」。
  • 國際思想周報 | 無處不在的福柯
    25日是米歇爾·福柯去世30周年紀念日,他曾憑藉「知識考古學」,廣泛地影響了各個人文學科,使得他「無處不在」。       福柯逝世30周年       25日是米歇爾·福柯去世30周年紀念日,包括《解放報》、《快報》周刊在內的多家法國媒體刊載紀念文章。
  • 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紀念孫中山逝世94周年
    中新社臺北3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當天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排右)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黨主席鬱慕明、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分別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臺灣福建總商會、藍天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也前往致意。
  •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www.fjsen.com 2013-10-17 08:51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中評社劉冠廷攝)東南網10月1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北圓山大飯店為緬懷蔣宋美齡,正在飯店內舉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活動,展出其珍貴照片,以及有關紀念文物。蔣宋美齡是圓山大飯店創始人,2003年10月23日病逝於美國紐約,「中華郵政」今年還為她發行紀念郵票。
  •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9月9日,遊客們在長沙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澤東雕像當天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紀念日,中國民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懷念這位偉大領袖。毛澤東生於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中新社發 楊華峰 攝       9月9日,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外排起了長隊。2013年9月9日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忌日,紀念堂也於當日調整了開放時間,延長半天開放,以便於民眾前來瞻仰、紀念。
  • 土耳其孔亞城舉辦魯米逝世747周年紀念儀式
    中國旅遊新聞網12月17日訊 賈拉爾·阿德丁·魯米(Jalāl al-Dīn Rūmī)逝世747周年之際,土耳其將舉行 「Seb-i Arus」 儀式來紀念這位以寬容和仁愛,無論宗教、教派和種族,用博愛擁抱全世界的偉大詩人。
  • 駐馬店市第二小學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44周年活動
    武會娜 司淼 文/圖今年9月9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逝世44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中共駐馬店市第二小學黨支部舉行了紀念活動。今天,在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之際,二小全體黨員重溫開國大典,再次感受那一神聖而又偉大的時刻。
  • 【北外福柯導讀】崔靖 | 父權社會中女性的過度自我凝視
    福柯在《規訓與懲罰》的第一章開篇中說道,權力通過各種機構和技術來施加日益溫和的懲戒來達到控制肉體的效果的時候,我聯想到父權社會下男性審美通過各種渠道對女性進行影響,最終引起女性過度自我凝視,這是否也是一種父權制基於男性審美下對於女性身體的控制。
  • 樂高ideas落榜項目:迪士尼樂高幽靈公館50周年紀念款
    來自@GoodOlPrice 的《The Haunted Mansion: 50th Anniversary》(《幽靈公館:五十周年》)。該作品是為了致敬奧蘭多迪士尼樂園開園及「幽靈公館」50周年紀念日的紀念禮。直接從迪士尼樂園設施下手,勇氣可嘉!
  • 鄧皓琛評《米歇爾·福柯傳》︱福柯的法國,法國的福柯
    另一方面,站在法語圈的角度,近二十年也是福柯各類著述及學界同仁研究成果的出版井噴期。至於福柯當年在法蘭西學院的講課稿,則要等到2014年才全部整理完畢。面對越來越深入的福柯研究,中國讀者大概會問:這本《福柯傳》是什麼來頭?從記者到大學哲學系教授,埃裡蓬走過的堅實腳印本身就是我們認真對待《福柯傳》的首要理由。
  •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暨《為偉人做翻譯》新書籤售活動將舉行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二周年座談會暨《為偉人做翻譯》新書籤售活動即將在京舉行2017年3月5日,範承祚大使出席了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19周年活動經貿文化快訊 2018年1月8日,是舉世景仰的新中國總理周恩來逝世四十二周年的日子。
  • 大慶油田紀念鐵人逝世50周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雲普)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紀念日。當天,來自大慶油田各條戰線的人們齊聚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多樣的紀念活動,深切悼念鐵人,緬懷鐵人事跡,表達崇高敬意,凝聚起奮進前行的力量。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的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3月12日逝世於北京。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臺灣影院今起重映《霸王別姬》《阿飛正傳》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為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臺灣片商甲上娛樂宣布4月1日起,在臺灣威秀影城放映《霸王別姬》數字修復版。《阿飛正傳》劇照據悉,到今年上映屆滿30周年的《阿飛正傳》,1990年上映時叫好不叫座,票房成績並不出色。多年後,該片獲選華語影壇經典佳作,名列世界影壇百大電影,成為粉絲心目中最想在大銀幕欣賞的作品之一。
  • 臺灣各界舉辦各種活動 紀念孫中山逝世90周年
    本報臺北3月13日電(記者吳亞明、王 平)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通過舉辦系列展覽、學術研討會、紀錄片發表會、兩岸合唱音樂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國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和島內各界人士,當日先後來到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向孫中山先生銅像鞠躬、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