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患急危重症不要到急診就診!北京公布醫院急診擁擠等級信息

2020-12-23 新湖南

3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急診服務工作,北京市從加強引導服務、提供就醫選擇、合理增加能力、改善就診秩序等方面,制定了具體措施,為群眾提供適宜的急診服務。

高小俊說,目前,北京市134家醫院設有急診科並提供急診服務,按醫院級別分,有79家三級醫院、55家二級醫院;按醫院類別分,有75家綜合醫院、35家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24家專科醫院。

從3月3日開始,北京市每日匯總全市134家醫院的急診科就診人次、搶救室和留觀床位使用率,確定醫院急診科的擁擠等級。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的提示擁擠等級高,70%至100%提示擁擠等級中,小於70%擁擠等級低。擁擠等級信息通過百度地圖APP、百度APP、高德地圖APP等向社會發布,並用紅、黃、綠色提示,便於患者根據急診等級信息有序選擇醫院就診。

3月6日,擁擠等級高的有22家醫院,中和低的各有21家醫院、70家醫院,無留觀床位的21家醫院。

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高小俊建議,市民在沒有患急危重症情況下,不要到急診就診,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高小俊說,北京正在著力提供多途徑就醫選擇。北京市加強了社區衛生機構網底服務,改善家庭醫生服務,發揮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通過APP、電話和微信等方式,主動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引導居民出現健康問題及時向家庭醫生諮詢或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對急危重症等需要轉診的患者,通過醫聯體預約解決。

加強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揮北京醫學會主持的線上醫生諮詢信息平臺作用,豐富專家資源和服務功能,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服務權威性,為群眾提供常見病在線諮詢和網絡視頻服務。加強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為患者提供網際網路複診服務,對符合規定的患者在線開具處方,實現線上支付結算,減少市民往返醫院次數。

做好醫院信息發布。市民可以結合擁擠等級信息,選擇離自己家近、擁擠等級中或低的醫院急診就醫,減少無序流動,降低急診過多人員聚集出現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院前急救轉運機構也可以結合急診擁擠等級信息,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的原則,有序轉送患者。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建議市民在沒有患急危重症情況下,不要到急診就診,可通過北京市統一預約掛號平臺、京醫通、醫院網站、醫院APP以及複診預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診等方式預約門診服務,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責編:李莉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在哪查詢?查詢平臺匯總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在哪查詢?  答: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查詢平臺有以下幾個:  1、百度APP:點擊查看操作指南  2、百度地圖APP:點擊查看操作指南  3、高德地圖APP:點擊查看操作指南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信息通過百度地圖APP、百度APP、高德地圖APP等向社會發布,並用紅、黃、綠色提示,便於患者根據急診等級信息有序選擇醫院就診
  • 醫院急診擁擠等級可網上查詢
    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提示擁擠等級高;使用率70%至100%,提示擁擠等級中;使用率小於70%,提示擁擠等級低……市衛生健康委昨天透露,目前本市面向公眾提供醫院急診擁擠等級信息查詢。患者可據此合理選擇醫療機構就診。  目前,本市共有134家醫院設有急診科並提供急診服務。
  • 北京發布急診科擁擠等級信息 6日有22家醫院擁擠等級高
    在發布急診科擁擠等級信息方面自3月3日起,每日匯總全市134家醫院的急診科就診人次、搶救室和留觀床位使用率,確定醫院急診科的擁擠等級,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的提示擁擠等級高,70%至100%提示擁擠等級中,小於70%擁擠等級低。
  •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怎麼查詢?詳細操作指南
    從3月3日開始,北京市每日匯總全市134家醫院的急診科就診人次、搶救室和留觀床位使用率,確定醫院急診科的擁擠等級。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擁擠等級查詢平臺:百度地圖APP、百度APP、高德地圖APP等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怎麼查詢?
  •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設紅黃綠三色提示(附查詢入口)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設紅黃綠三色提示  從3月3日開始,北京市每日匯總全市134家醫院的急診科就診人次、搶救室和留觀床位使用率,確定醫院急診科的擁擠等級。  【紅色】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的提示擁擠等級高  【黃色】70%至100%提示擁擠等級中  【綠色】小於70%擁擠等級低。  用紅、黃、綠色提示,便於患者根據急診等級信息有序選擇醫院就診。
  • 危重病人超90%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搶救和留觀區全是重病號
    北京20家三級醫院於2019年5月開始實施預檢分級分診就診,在媒體溝通會上,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梅雪透露,目前,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內危重病人佔比已經超過90%。30%床位納入統一管理日前,北京朝陽醫院成立一站式大型檢查集中預約中心,整合、重組各項檢查項目流程,替代原來各個醫技科室分散預約。
  •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百度地圖app查詢操作步驟
    北京醫院急診擁擠等級百度地圖app查詢操作步驟  1、進入百度地圖app  2、搜索你想要查詢的醫院  3、獲取醫院急診擁擠等級信息  北京醫院急診科擁擠等級  【擁擠等級高】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的提示擁擠等級高  【擁擠等級中
  • 2019年五一起北京這20家醫院實施急診分診分級
    為了將有限的急救資源更好地用於搶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將提高急診的「準入門檻」。5月1日起,北京20家設有急診的市屬醫院將啟動「急診分級」就診工作。就診前先分級,改變以往「先來後到」的就診順序,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分級候診。
  • 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學術年會暨急危重症研討會...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段斌)為了進一步提升全省急診急救技能和水平,促進急診專業學術交流,近日,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2020年學術年會暨急危重症研討會在湘潭市召開,此次會議由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舉辦,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來自全省各級百餘家醫院的400餘名急診專家及相關專業的醫護人員共同參加
  • 問卷「急診分級」 超8成患者贊成
    以往「不分病情、先來後到」的診療次序,有可能耽誤急危重症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針對這一問題,今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診服務的北京市屬醫院統一實施急診分級。兩個多月來,市屬醫院共接診急診患者46.13萬人次,其中,1級患者0.45萬人次,佔0.98%,4級患者佔近一半。  新京報訊 「急診不急」是北京各大醫院急診科較普遍存在的情況。
  • 北京市屬三甲醫院實行急診分級,分輕重緩急,急診不只講先來後到
    ,從5月1日開始,北京20家市屬三甲醫院的急診科,實行急診分級制度。  記者首先來到了北京朝陽區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北京朝陽醫院,一走進急診大廳,在顯著位置上就看到了急診分級的標準,根據症狀不同分為:瀕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級。
  • 北京20家大醫院急診分級 「按病情就醫」時代開啟
    這樣的急診流程並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特有,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等在內的多家大醫院急診科早已實行預檢分診流程。急診患者不再按照「先來後到」排隊就醫,醫療機構根據生命體徵首先救治危急危重患者。
  • 告別「先來後到」 自今起北京20家大醫院急診優先接診較重病人
    從5月1日開始,北京市屬20家設有急診科的三級醫院,開始實行急診分級就診。這意味著,在這20家大醫院看急診,「先來後到」不是看病的順序,而是按照病情危重程度來就診,簡單來說,誰的病情重誰先看病。有調查顯示,目前急診就診的患者中,非急症患者比例大約佔到30%到50%,個別的醫療機構急診患者中,非急症的比例高達80%。
  • 急診分級就診實施三周,記者探訪北京多家醫院:生命通道讓出來了
    從5月1日開始,北京市屬20家設有急診科的三級醫院全部實行急診分級就診,將急診患者分為「瀕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一至四級進行分級管理,遵循從重到輕、從病情迅速變化到相對穩定的原則,合理安排患者就診順序,優先處理較重病人。由此,患者到這些大醫院來看急診,先來者不一定能先看上,而是誰的病情重先給誰看。
  • 急診24小時應診、門診齊全 淄博市中心醫院兩院區最新就診攻略出爐
    東院區、西院區急診24小時應診,門診設置齊全……淄博市中心醫院新院區自2019年6月份啟用以來,還有一些市民對醫院東、西兩院區的急診、門診和住院部的科室設置情況還不太熟悉,大眾網·海報新聞整理了兩個院區的就診攻略,為大家解疑答惑。
  • 北醫三院:​三條線作戰 抓好疫情防控 做好急診急救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醫三院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大學和醫院黨委領導下,堅持部署到位、傳達到位、要求到位、落實到位,嚴格落實「三防、四早、九嚴格」管控措施,全院幹部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實現了支援武漢、醫院防控和正常診療三條戰線同時作戰、互為支撐,急診急救服務安全、平穩、有序。
  • 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打造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急救...
    永康市中醫院新院區啟用後,將急診科打造成一個功能布局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的綜合性臨床科室。該院還優化服務流程,打造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運行的「救命鏈」,使診療流程更加合理、便捷、高效、安全,更好地服務於急危重症患者。
  • 急診分級就診實施三周,通道讓出來了
    從今年5月1日開始,北京市屬20家設有急診科的三級醫院全部實行急診分級就診。患者到這些大醫院來看急診,先來者不一定能先看上,而是誰的病情重誰先看病。20家醫療機構的急診科將急診患者分為「瀕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一至四級進行分級管理,遵循從重到輕、從病情迅速變化到相對穩定的原則,合理安排患者就診順序,優先處理較重病人。
  • 疫情防控丨北醫三院:抓好疫情防控 做好急診急救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制度建設深入推進急診急救重點工作北醫三院第一時間啟動醫院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醫院主要負責人牽頭,建立領導小組例會機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提升院內防控等級,細化門急診就診流程,確保疫情防控、診療服務兩不誤;建立高級別醫療專家組例會制度
  • 廣安門醫院:堅持中西醫並重 嚴格疫情防控 提高急診急救能力
    ,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確保了就醫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就診患者不耽誤的目標。  一、堅持疫情防控與督導相結合,築牢疫情「防控牆」  醫院黨委切實履行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負責、全院上下動員,建立起了醫院、科室和個人縱向到底的防控責任體系,臨床、輔助、職能和後勤多部門橫向到邊的聯防聯控機制,堅持專題例會制、工作日報制和問題清單制,從綜合協調、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科研攻關、後勤保障、動員督導等方面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