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急診服務工作,北京市從加強引導服務、提供就醫選擇、合理增加能力、改善就診秩序等方面,制定了具體措施,為群眾提供適宜的急診服務。
高小俊說,目前,北京市134家醫院設有急診科並提供急診服務,按醫院級別分,有79家三級醫院、55家二級醫院;按醫院類別分,有75家綜合醫院、35家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24家專科醫院。
從3月3日開始,北京市每日匯總全市134家醫院的急診科就診人次、搶救室和留觀床位使用率,確定醫院急診科的擁擠等級。急診留觀床位使用率大於100%的提示擁擠等級高,70%至100%提示擁擠等級中,小於70%擁擠等級低。擁擠等級信息通過百度地圖APP、百度APP、高德地圖APP等向社會發布,並用紅、黃、綠色提示,便於患者根據急診等級信息有序選擇醫院就診。
3月6日,擁擠等級高的有22家醫院,中和低的各有21家醫院、70家醫院,無留觀床位的21家醫院。
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高小俊建議,市民在沒有患急危重症情況下,不要到急診就診,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高小俊說,北京正在著力提供多途徑就醫選擇。北京市加強了社區衛生機構網底服務,改善家庭醫生服務,發揮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通過APP、電話和微信等方式,主動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引導居民出現健康問題及時向家庭醫生諮詢或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對急危重症等需要轉診的患者,通過醫聯體預約解決。
加強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揮北京醫學會主持的線上醫生諮詢信息平臺作用,豐富專家資源和服務功能,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服務權威性,為群眾提供常見病在線諮詢和網絡視頻服務。加強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為患者提供網際網路複診服務,對符合規定的患者在線開具處方,實現線上支付結算,減少市民往返醫院次數。
做好醫院信息發布。市民可以結合擁擠等級信息,選擇離自己家近、擁擠等級中或低的醫院急診就醫,減少無序流動,降低急診過多人員聚集出現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院前急救轉運機構也可以結合急診擁擠等級信息,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的原則,有序轉送患者。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建議市民在沒有患急危重症情況下,不要到急診就診,可通過北京市統一預約掛號平臺、京醫通、醫院網站、醫院APP以及複診預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診等方式預約門診服務,將有限的急診資源留給最需要的急症患者。
[責編:李莉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