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第二屆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決賽在清華大學偉倫樓報告廳舉行。本次比賽經過100天的前期準備,吸引超過1800名創新挑戰者報名,100多名資深導師助力指導,激發出同學們的無限創意和創新激情。
在此之前,20個分賽場的創新挑戰者們奮戰24小時,進行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共有20支團隊脫穎而出成功晉級。決賽現場,他們為可持續發展帶來怎樣的精彩創意?
嘉賓、評委、參賽者合影留念
經過3個小時的激烈比拼,最終Hack1分賽場創新方案——彈性城市算法成為最大贏家,斬獲金獎以及最具國際潛力獎。
比賽現場
2020第二屆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賽事及課程全面升級,由清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協調委員會主辦,清華x-lab、清華大學iCenter、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清華大學技術轉移院、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聯合承辦,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瑞士日內瓦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作為國際合作夥伴參與活動,成為校級大規模賽課結合、科教融合與國際化創新活動。
嘉賓評委認真聆聽
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旨在幫助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並以此為目標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促進不同學校、不同院系、不同背景的學生們開展開放性創新協作。參與挑戰的學生不僅來自清華大學,更吸引了國內外上百所高校學子的積極響應,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服裝學院、 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臺灣大學、香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京都大學、密西根大學、巴黎政治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伯明罕大學、加州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均參與其中。
11月28-29日,24小時馬拉松創新挑戰賽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美術學院、環境學院、新聞學院、航天航空學院、社科學院、電子系、電機系、計算機系、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20個分賽場同時展開,900多位參賽者各展所長,線上線下通力合作,圍繞文化傳承、食品包裝、人類健康、環境可持續發展、能源轉型、老齡化與殘障健康、太空藝術、吃的未來設計、公共衛生、未來生活方式、安全隱私、重塑教育等多個領域的主題,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諸多領域帶來近200項具體的創新方案。除了清華本部的主賽場,還設有深圳分賽場。
嘉賓評委認真聆聽
瑞士駐華大使館國際合作處副主任雷諾天博士,日內瓦大學教授、日內瓦-清華GTI倡議主任Francois Grey,日內瓦大學經管學院高級講師Thomas Maillart 博士,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創新創業教育協調委員會總協調人劉培,經管學院副院長李紀珍,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鍾子溦,校團委副書記韓文弢,清華x-lab主任毛東輝,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廖瑩,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左劍惡,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馬嵐,各分賽場承辦院系的領導和老師,以及來自高校教育界、企業界的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專家們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觀摩挑戰團隊的精彩表現,為SDG可持續創新賦能。
決賽現場
擔任決賽評委有: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王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蔣紅斌,清華大學行健書院教學副院長、航天航空學院副教授徐蘆平,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創新促進中心總經理王飆,碳9資本創始人馮新,北京人人出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出彩大學創始人周前進,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人工智慧倫理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曾毅,XNode創極無限首席商務官Luuk Eliens,英特爾中國創新總監Kapil Kane等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
評委將參照是否符可持續發展主題定位、問題的需求程度、應用面臨的挑戰、可持續性、創新性、科技性、以及現場表現等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定。根據綜合得分,為二十個參賽團隊的表現做出評判。
清華x-lab主任毛東輝作賽事回顧
比賽開始前,清華x-lab主任毛東輝老師首先和大家一起進行了賽事回顧。毛老師介紹,本次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吸引了32個國家和地區、200多所高校的在校生報名,其中有50多所海外高校。除了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清華教師、以及社會各行各業的參與者都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熱情和積極性。今年參賽者中有20%去年參加過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未來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還將把活動方方面面的課件、運營手冊、活動流程、工具、方法論等都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標準化,提供給更多的高校、企業和地區,大家攜手,讓更多的學生走進這樣的開放創新的馬拉松活動當中,來學習創新的思維方法和工具,獲得開放創新的學習體驗。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教授致辭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教授在致辭中向活動主辦方、承辦方、支持方、工作人員、導師團隊、參賽同學表示感謝。李老師表示,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席捲全球,可持續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迫切。第二屆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如期舉行,相比去年,規模更大,結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主題更加豐富。期待決賽賽場上20個不同的團隊發揮出最好的表現,也讓未來更多、更宏偉的SDG計劃,在多方的參與和支持下成為現實。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執行主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日內瓦-清華GTI倡議顧問委員會主席Nikhil Seth通過視頻致辭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執行主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日內瓦-清華倡議顧問委員會主席Nikhil Seth先生為SDG馬拉松錄製了視頻致辭。他表示,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行動。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很榮幸作為日內瓦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合作夥伴參與其中。這是一場在上千名年輕人中開展的獨一無二的體驗式學習之旅,這些學生、研究人員和行業導師協同合作,一起探索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一些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清潔能源、隱私安全、環境保護、全球新發疾病應對等領域的問題。聯合國訓練研究所也非常支持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在中國更多院校、地區和城市的推廣,讓更多的中國學生、教師、創業團隊、知名企業參與到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中來。
瑞士駐華大使館國際合作處副主任雷諾天先生致辭
瑞士駐華大使館國際合作處副主任雷諾天先生在致辭中談到,1950年中國和瑞士正式建交,在過去70年中,兩國一直圍繞著開放和相互尊重開展合作,如自由貿易、多邊機構、加強對環境保護、創新等。可持續發展需要多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尤其是SDG創新者。在這之中,學校能夠發揮關鍵的作用,發揮科研能力的優勢。比如清華大學和日內瓦大學的緊密合作就是其中代表,我們的合作在共同價值驅動下,促進交流和人才交換和創新,幫助打開思維,讓同學們在有限的時間找到具體的解決方式,激勵大家投身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中。
強手如雲,激烈角逐
創新挑戰者們奮戰24小時馬拉松創新挑戰,20支隊伍成功晉級,站上巔峰之戰,比拼出「最強創意」。
Hack3分賽場的主題為創新驅動的良好健康,創新挑戰者希望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疾病發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他們的參賽項目是面向肺癌的精準治療體外診斷試劑,在評委提問環節,創新挑戰者詳細介紹了項目的技術特點以及與傳統的疾病診斷和篩查的技術區別。
他們的團隊成員中,有位自澳門高中生成員,小小年紀就有創業和創客的經驗,成員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溝通,這位高中生用過去的經驗為團隊賦能。
Hack4分賽場LAGOMMMMM項目團隊研究的主題是食物浪費以及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的不健康的肥胖,以及在食物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造成環境的汙染問題。
成員表示,生活有時候是苦澀的咖啡,有時候需要甜甜的茶來溫潤我們的心田,LAGOMMMMM是代表我們的成員,第一個M是我們團隊,第二個M是我們團隊的無限可能性,只有這些都加起來才能保證團隊的完整性。
創新挑戰者現場展示
師者點評,獨具慧眼
評委們富有洞見的點評
碰撞出智慧創意的火花
評委精彩點評
導師代表,傾情發言
主講老師代表曲煒老師發言
Hack9的主講老師、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全球學習中心主任曲煒老師作為主講老師代表,分享了這次活動中同學們的表現和自己的感受。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讓來自全國各地和國外的同學們,能夠對SDG的話題發表見解和探索,作為指導老師,他和同學們度過了24小時的難忘的時光,向兄弟院系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非常期待通過大賽讓大家去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讓大家了解到可持續發展目標並不神秘,它在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行為,很可能就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日內瓦大學教授Francois Grey通過線上發言
日內瓦大學教授Francois Grey發言,並發布2021日內瓦大學SDG暑期訓練營獎項。Francois Grey表示,今年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比上一屆規模更大,三名符合相應標準的參賽學生,將被選拔參加明年在日內瓦大學舉辦的SDG暑期訓練營,同時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下一步的科研和發展。希望在大學合作的幫助下,年輕人能一起參與實現SDG。
現場嘉賓點評
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創新創業教育協調委員會總協調人劉培,XNode創極無限首席商務官Luuk Eliens,英特爾中國創新總監Kapil Kane,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蔣紅斌,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人工智慧倫理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曾毅,碳9資本創始人馮新作為評委代表發言,對20支隊伍進行了精彩點評。
清華教務處副處長劉培老師介紹,通過觀摩兩屆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最大的感觸主要有三點。其一,參與人數激增,說明疫情並沒有影響到創新挑戰者線上線下的參與熱情,充分說明了青年學生對SDG理念的認可。通過黃金24小時激烈角逐,創新挑戰者經過了大腦、心理、生理各方面挑戰極限。其二,體現了青年人的人生態度,願意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在很有價值的事情中。第三,創新挑戰者們已經實現了從零到一的進步,青年人應該把SDG這樣的理念貫徹始終,攜手把這件事情做得更長遠,更有價值。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蔣紅斌介紹,自己是第二次來參與評審工作了,這屆SDG的參賽項目突出特點是維度廣,更具創新性。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應該創造一個界面,這個界面是老師和同學,以及同學之間能夠共同的提高,今後這樣的馬拉松挑戰賽如果再拉的長一點,有可能創新範圍更精準,想法更有穿透力,界面拉開會更棒!
碳9資本的創始人馮新從投資人的角度對項目團隊進行了點評,其一,創新這件事情,技術創新非常重要,但是僅有技術創新還遠遠不夠。其二,青年人應該花時間多看企業家的傳記,研究成功人士成長路徑,鍛鍊領導力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第三,從創投行業角度,同學的技術創新項目還是應該多考慮商業的應用。
賽程進入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經管學院李紀珍副院長發表評委總結並宣布比賽結果。富有朝氣的、熱心可持續發展的青年才俊,在SDG的舞臺上展現了令人大開眼界的創意和設計,同時展現出在校大學生銳意創新的精神風貌,也緊密呼應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留下了精彩無限的創新方案。
頒獎典禮,青春洋溢
金獎
Hack1 彈性城市算法
最具社會意義獎
Hack7 基於流動基站的農業廢棄物生物質能利用體系
Hack14 水到病除
最具技術創新獎
Hack3 面向肺癌的精準體外檢測試劑
Hack17 安心科技
最具投資價值獎
Hack 12 體驗教育的智能互動學習系統
Hack 17安心科技
最具國際潛力獎
Hack1 彈性城市算法
Hack9 SDGs評估指南針
最佳展示獎
Hack11 慧星能聯通用智能星塵管理
Hack13 Quantune Club太空樂器
所有總決賽參賽隊伍和主講老師們合影
金獎獲得者、Hack1 彈性城市算法團隊成員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他們的團隊成員六個人來自五個不同的國家,做出很多創新想法,付出很多努力,最終把項目做完善。他們的目標是保護自己、保護人類,讓人們不再受到自然災害的傷害。
相關閱讀
內容來源:清華x-lab
原標題:《第二屆清華大學 「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決賽舉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