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說課過程中,與試講最大的不同點之一就是「說明教學意圖」。那麼「闡述教學意圖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如何闡述教學意圖」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就以《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為例,展示說課的「秘密」。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著眼於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的學習,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通過攀登、平衡、爬越的練習不僅可有效地增強體質,發展力量、速度、協調性等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克服困難的精神。它是小學要求掌握的一項基本的能力,並且也為後期體操技術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學情分析
水平一的學生,具有肌肉耐力差,易疲勞,善於模仿,求知慾強等特點。因此,在實施體育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情況,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耐力,也要加強力量、協調等素質。並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給學生更多地展示空間,評價方式多採用鼓勵、啟發等語言,樹立自信,熱愛體育。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體操凳上的練習方法,能夠簡單描述出動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仿、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發展身體協調性和控制身體平衡以及空間定向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勇敢果斷、不怕困難、勇於進取的優秀品質,養成團結協作的意識和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器械上行走,保持身體平衡,轉體或單腳支撐。
【難點】
上下肢協調發力,控制身體平衡。
六、教學方法
1.講解示範法:通過精練適度的語言講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優美的示範,利於學生模仿正確技術。
2.完整練習法:通過完整動作的學練,幫助學生建立動作的整體概念和動作間的練習。
3.遊戲比賽法:通過遊戲與比賽的穿插,幫助學生在樂中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練習效率。
4.保護與幫助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克服心理障礙,保證練習的安全。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課堂常規:集合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強調紀律安全,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教學意圖】課堂常規的進行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狀態,並以熱情飽滿的態度進行學習,鍛鍊學生做事不拖沓的習慣;課前對於著裝的檢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避免危險的發生。
(二)準備部分(8分鐘)
為了降低肌肉粘滯性,防止運動中損傷,我將帶領學生進行以下熱身活動:
1.小兔賽跑
方法:將學生兩路橫隊隊,學生腳踝部夾住一隻沙包,跳躍前進,看誰先到終點。
2.配樂韻律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教學意圖】以遊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迅速進入到運動狀態中來;配樂韻律操替代了傳統的徒手操,在活動關節的同時,也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放鬆心情,融入課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鐘)
1.示範:採用正面和側面示範,展示完整、準確的技術動作。
【教學意圖】通過優美、準確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2.講解:講解動作要領,幫助學生提煉體會動作的關鍵環節和重點。
【教學意圖】通過動作的示範講解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動作發生的整個過程,並迅速抓住關鍵點,為接下來的練習打下基礎。
4.練習
為了提升蹬擺的協調性及蹬地撐地的準確性,我設置了以下兩個練習:
(1)行進、轉體、單腳支撐練習。
(2)過獨木橋遊戲
方法:(1)進行行進、轉體、單腳支撐練習,教師保護,學生積極勇敢體會。
(2)進行比賽使學生放下心理負擔,克服恐懼。
【教學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逐漸的掌握動作,克服心理恐懼。通過教師的個別糾錯與集體糾錯,能夠迅速幫助學生回歸正確動作,解決重難點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
(四)結束部分(4分鐘)
1.放鬆活動—配樂放鬆操
2.課堂小結:從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進行總結,表揚優生,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教學意圖】通過放鬆環節幫助學生恢復機體穩定狀態,為下節課做好身心準備。並通過學生和教師的總結,強化本節動作要點。針對本節課進行鼓勵性評價,為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自我評價的意識。
八、場地器材
體操墊、錄音機。
九、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35次/分;運動強度:中等。
十、課後反思
以上就是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說課稿,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