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教學設計

2020-12-25 中公教師網

導語:

在教師招聘面試過程當中,試講是最關鍵的一部分,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上好體育課,在試講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看出考生的口令,技術動作,以及教學方法。,還可以考查應試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接下來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小學教材中的——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體操凳上的練習方法,能夠簡單描述出動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仿、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發展身體協調性和控制身體平衡以及空間定向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勇敢果斷、不怕困難、勇於進取的優秀品質,養成團結協作的意識和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器械上行走,保持身體平衡,轉體或單腳支撐。

【難點】

上下肢協調發力,控制身體平衡。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課堂常規:集合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強調紀律安全,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要求:快、靜、齊。

(二)準備部分(8分鐘)

1.小兔賽跑

方法:將學生兩路橫隊隊,學生腳踝部夾住一隻沙包,跳躍前進,看誰先到終點。

2.配樂韻律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教師邊做示範,邊提示動作要領,語言激勵學生,及時表揚鼓勵。

要求:節拍準確,動作到位,節奏感強。

(三)基本部分(30分鐘)

1.在體操凳上行走

(1)體操凳上前進、後退

方法:在體操凳一端站立,眼看前下方,兩臂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兩腳交替前進,用全腳掌或前腳掌著凳,後退時低頭看腳的後方。

練習:遵守秩序,鼓勵學生主動體驗。兩人一組。

(2)在體操凳上轉體

方法:兩腳前後開立,左(右)腳在前,右(左)腳在後,兩臂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轉體時以兩腳掌為軸,向右轉90度,轉體後雙眼平時前方。

練習:學生依次體驗,教師進行保護。

(3)在體操凳上單腳站立

方法:一腳全腳掌站立,另一腿屈膝抬起,兩臂側平舉,眼看前方。

練習:學生積極主動體驗,教師鼓勵。在體操凳下放大體操墊,確保學生落地安全。

2.遊戲「過獨木橋」

方法:將隊伍分成兩隊,學生依次過體操凳進行比賽,先過完的一隊獲勝。

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時刻關注學生,避免受傷。

(四)結束部分(4分鐘)

1.放鬆活動—配樂放鬆操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放鬆活動,身心充分放鬆。

2.課堂小結:從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進行總結,表揚優生,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四、場地器材

體操墊、錄音機。

五、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35次/分;運動強度:中等。

六、課後反思

以上是《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教學設計,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政熱點」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說課稿
    導語:在說課過程中,與試講最大的不同點之一就是「說明教學意圖」。那麼「闡述教學意圖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如何闡述教學意圖」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就以《攀登、平衡、爬越與遊戲》為例,展示說課的「秘密」。
  • 幼兒體育優質教案:猴子爬大山(攀登)
    活動名稱:猴子爬大山(攀登)年級:大班一、活動目標1.能靈活、有力的攀登大山。2.熟悉安全攀繩、爬梯等運動類型。3.大膽體驗,感受攀登的樂趣。二、活動準備摺疊跳高墊4張、長繩2條、長竹梯4把、雪糕筒4個、保護墊4張三、活動/教學內容(幼兒)(一)開始部分1、熱身活動:《靈活猴子爬》基本內容:老師帶領小朋友扮演小猴子,跟著音樂的節拍,一起做熱身操。
  • 遊戲開發者如何做到遊戲設計中難易程度的平衡
    遊戲設計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畫質、情節和遊戲內容之外,玩家的遊戲體驗也需要顧及到。比如遊戲的難易程度就會決定玩家是否能堅持玩下去。你需要運用一些設計方法來做到平衡遊戲的難易程度。
  • 高二化學教案:《電離平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電離平衡」知識。  1.弱電解質電離過程(用圖像分析建立)  2.當則弱電解質電離處於平衡狀態,叫「電離平衡」,此時溶液中的電解質分子數、離子數保持恆定,各自濃度保持恆定。
  • 16-18月齡寶寶發展大動作遊戲-寶寶障礙爬
    爬樓梯、爬家具,3歲以前,「爬行的渴望」對於寶寶都是無法阻止的,所以父母要注意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 在接下來的數月,寶寶將會學一系列更複雜的本領,如跑和跳,因此寶寶的力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強,信心變得更足,身體也將更加靈活。
  • 中小學數學遊戲化教學的設計原則
    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喜歡課堂歡樂的氣氛以及豐富多樣的畫面內容,所以將在教學中開展遊戲化教學。通過文獻,筆者總結將遊戲化應用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對其進行教學設計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整合之間相平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探索、提倡學科間的整合,因為各學科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加上新課程中提倡把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整合在教學中。
  • 幼兒動作平衡、協調、靈敏的教育建議
    教育建議:1.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遊戲活動。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如:• 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
  • 《鳥喙》中的遊戲設計奧義:自然選擇機制與遊戲平衡
    因此很遺憾的,本文是不能作為揭露遊戲設計平衡的奧義文章來讀了(雖然我最開始確實產生了一種幻覺,以為自己抓住了奧義),但因為這種契機,我自己產生了一些謬思,多少可以引發一些討論,提供設計具體案例時的參考吧。
  • 科學網—會爬樓梯的電動輪椅
    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藝術系的10 個學生,共同設計製造了一款能夠每秒鐘上一個臺階的電動輪椅Scalevo Wheelchair。 Scalevo輪椅在平地運行時由兩個輪平衡,有點類似Segway 體感平衡車,並且快速轉向。同時座椅下面連接了兩條橡膠履帶,用來爬樓梯。用戶需要爬樓梯時,將履帶沿樓梯放下,可以保證座椅依舊是水平的。
  • 瑞士學生發明會爬樓梯的電動輪椅
    據VentureBeat消息,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藝術系的10個學生共同設計製造了一款能夠每秒鐘上一個臺階的電動輪椅Scalevo Wheelchair。 這款輪椅在平地運行時由兩個輪平衡,就像Segway體感平衡車,可以快速轉向。座椅下面連接了兩條橡膠履帶用來爬樓梯,爬樓梯時,履帶沿樓梯放下,保證座椅依舊是水平的。
  • 寶寶越爬越聰明,還有這5大好處,簡單2步走,寶寶爬起來
    [燈泡]爬行對寶寶來說很重要爬行有助於寶寶視覺聽覺、空間感覺、平衡感覺的發育,促進身體協調發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肌肉、骨骼的生長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2、聽覺發展寶寶爬行時,大人會用聲音和動作逗引前行,寶寶會循聲而動,有時突然聽到一個感興趣的聲音,也會迅速爬過去,鍛鍊了寶寶的聽覺能力。3、空間感覺發展寶寶爬行時,慢慢會摸索出哪些地方能通過,哪些地方不容易通過,慢慢培養起空間感知力。
  • 「遊戲化」英語教學受期待 51Talk黃佳佳:切記把握好平衡!
    有60%以上的家長希望通過嵌入「遊戲」平臺,如答題、闖關等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孩子與教師的交流,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參與度。家長們希望通過有效的、互動的體驗和技能,激勵孩子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訴求和由此衍生的系列遊戲化教學模式,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特別強調,遊戲化教學是行業大趨勢,但切記,在遊戲化教學上一定要把握好平衡!
  • 寶寶會爬和不會爬,差別不是一星半點,重視三點讓娃越爬越快
    「先走後爬」和「先爬後走」兩者區別大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孩子不會爬就先學會走路,是聰明的象徵。但事實上,這種現象是因為,人為幹預寶寶大運動引起的。到底是怎麼幹預的呢?這還要從「坐」說起。事實上,包括爬在內所有的大運動在嬰兒的身體和認知發展中,都有必要性。1、平衡能力的區別表妹的寶寶糖糖,跳過爬就直接走了,我們去公園玩時,家裡的兩歲多的小孩都用腳踩著馬路牙子走。糖糖不敢走,只能在旁邊看著。我鼓勵她:"糖糖你可以試試"。
  • 幼兒園小、中、大班體育遊戲活動設計教案(9篇)
    介紹玩法:幼兒分成兩組先從荷葉上快速走過,再兩腳併攏擺動兩臂從跳墊上跳過,然後走過平衡板,跑回起點。最先連續完成三次的一組獲勝。幼兒開始遊戲。老師注意在平衡板處保護幼兒,提醒幼兒連續玩三次,並進行適時的鼓勵。3、探索活動—啟發幼兒探索的願望。啟發一:曲奇餅乾盒有這麼多的玩法呀,你們真是太聰明了。你們還能想出曲奇餅乾盒的其他玩法嗎?
  •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
    後來歐洲人發展出另一種新形態的攀登方式,他們爬一條新的路線之前,先由其它的簡單路線繞到想要挑戰的路線上方,然後垂降下來整理路線。由於歐洲石灰巖地形發達但是沒有裂隙地形,因此無法架設確保支點,於是歐洲人就先在巖壁上打好確保點後才由底部開始攀登,攀登路線沿著確保點(Bolts)前進,攀爬者只需將主繩掛入Bolts上(利用快扣),這種形態的路線就是運動攀登路線(Sport Route)。此時攀登的目的不再是只為了能夠登頂,攀登者開始嘗試挑戰更難的路線。
  • 攀登珠峰不僅需要勇氣,你知道爬一次珠峰,要花費多少錢嗎?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就是位於我國的珠穆朗瑪峰,也就是因為它那八千多米的高度,引起了很多登山愛好者的注意,可是攀登珠峰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爬一次珠峰我們可是需要花費很多錢的。很多的網友也都表示真是貧窮限制了徵服珠峰的動力,其實攀登珠峰並不像旅遊一樣是需要門票的,沒有攀登經驗是需要進行提前鍛鍊的,而為了登山者的安全考慮是需要找探險公司的,同時還要對登山服務公司進行報價。
  • 大腦越玩越聰明|適合10個月以上寶寶的早教遊戲
    越玩越聰明的早教遊戲時間到啦。今天的遊戲是適合十個月以上寶寶的,當然這個適宜月齡不是絕對的,大一點或者小一點的寶寶也可以玩,爸媽們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來選擇就好。一、靠墊山連續幾個月的早教遊戲都有爬行遊戲,確實,從6個月到會走之前是寶貴的爬行期,寶寶只能在地上爬多單調呀,我們可以多想一些花樣來讓娃爬得開心。
  • 《攀登者》:「登山隊攝影師」井柏然報到,拖輪胎?爬杆?
    日前,電影《攀登者》正式發布了井柏然版人物預告,為了塑造這個有血有肉的登山隊攝影師李國梁,在動作戲上經驗並不豐富的小井同學,可是一步步從磨礪中摸索著前進的。在一場爬竿細分中,井柏然就意外從近五米高的架子上跌落,五根手指全部被劃破,當工作人員想要上前為他清理傷口時,井柏然的第一反應就是跟導演確認創可貼是否會影響鏡頭,得到回覆後才放心讓大家給他包紮。處理完傷口帶上威亞帶井柏然再次登上高臺。採訪中的井柏然表示自己沒有豐富太多的閱歷,很慶幸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演員,成為一個電影人,也就是放一座山在心裡,也不去想它的高度,就是堅持。
  • 高二化學教案:《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教學設計
    教學中利用好演示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得出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小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結論。反之,則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並要求學生運用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化學平衡常數不隨濃度改變等知識展開討論,說明改變濃度為什麼會使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壓強、溫度對化學平衡影響的教學。
  • 用「切水果」遊戲做Scratch教學設計的五種思路
    今天伊娃老師將帶著大家解構Scrach案例《切水果》,再看一看雲教研小組的老師們通過結構案例的教學設計。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給學生帶來精彩又創意的Scratch編程課!文章末還有加入雲教研小組的說明哦!要開展一門Scratch編程課,首先需要一個合適的案例,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技巧快速判斷、篩選出合適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