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動作平衡、協調、靈敏的教育建議

2020-12-11 少兒臺

教育建議:

1.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如:

• 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

•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遊戲活動。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如:

• 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

• 玩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

3.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於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

4.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相關焦點

  • 3-6歲幼兒動作平衡、協調、靈敏的發展目標
    3-6歲幼兒動作平衡、協調靈敏的發展目標      身體素質反應了個體在身體運動中的機能水平。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反應了神經系統對肌肉活動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具體來說,平衡能力是完成各種身體動作的前提,發展幼兒的平衡,有助於幼兒身體保持在平穩、安全的狀態下進行各種活動,它是幼兒實現自我保護的最基本能力。身體運動多種多樣,無論是走、跑,還是攀爬、拍球等活動,都需要身體很多部位快速、準確的反應和有效的配合,這與協調能力和靈敏性直接關聯。      目前,我國城市中獨生子女較多,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和照顧有些過度,幼兒的運動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 華夏國際運動營丨視點 幼兒體適能靈敏素質指標訓練
    一、靈敏素質的概念靈敏素質是指運動員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快速、協調、準確地完成動作的能力。它是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和各種運動素質在運動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該素質和技能取決於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經建立的動作的儲備數量。
  • 幼兒「三維動作」研究成果發布會正式舉行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稱《指南》)的具體措施,意味著在幼兒動作發展、幼兒體育教育和教養活動向更科學、更專業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長期以來幼兒園缺乏動作發展的內容指引,把動作等同於體育,缺乏掌握動作發展內容的專業人員和促進兒童動作發展的器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身心的發育。幼兒「三維動作」發展研究是「構建廣東省幼兒體育活動實踐體系的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南》健康領域動作發展目標的具體化,兒童每一個階段身體的發展都是通過動作完成的。3-6歲是發展平衡能力、靈敏與協調能力和力量與持久力的敏感期。
  • 幼兒動作發展不等同於幼兒體育
    2012年教育部頒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中對3—6歲兒童提出動作發展的要求,為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指明了方向,《指南》健康領域動作發展的兩個目標是要求幼兒「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手的動作靈活協調」。這是根據人類動作發展規律而提出的,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然而,在我們的調研與了解中發現目前一些幼兒園確實存在兒童動作發展的誤區。
  • 孩子體弱「栽楞」不愛動,家長這樣做,帶出動作靈敏協調的小壯孩
    可是很多父母也發現,自己的孩子學會走路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走路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缺少平衡能力,因此十分的焦急,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其實,孩子從蹣跚學步到走路穩當,大約需要兩到三年左右,這期間,父母要做的,就是應該儘量帶孩子多運動,鼓勵孩子自己走路,從而發展孩子動作靈敏、協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 晉州市第三幼兒園開展幼兒體育教育培訓
    本網訊(通訊員 李小彥) 為增強幼兒體質,規範幼兒動作,更好地促進幼兒平衡、協調、靈敏等動作的發展,12月5日,晉州市第三幼兒園特邀幼兒動作教育平臺的鄭晨老師來園開展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專項培訓。此次活動,鄭老師語言簡練、提綱挈領,為大家解讀了國家政策,使老師們明白了國家的教育方向。採用大量數據和事例為大家分析了青少幼發展現狀,使老師們明白了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最後鄭老師為大家分享了幼兒園動作教育解決方案,分析了幼兒動作發展的特點,為老師們設計體育遊戲活動提供了理論支持。
  • 幼兒期的動作發展影響一生
    動作發展是身體生長發育的基石兒童每一個階段身體的發展都是通過動作完成的。3—6歲是平衡、靈敏與協調、力量與持久力發展的階段。我們把發展「平衡、靈敏與協調,力量與持久力」等三個方面的能力稱為「三維」動作發展。
  • 3-6歲幼兒具有一定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
    3-6歲幼兒具有一定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中從身體素質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幼兒"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如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反應了神經系統對肌肉活動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力量、耐力則體現了肌肉組織和心肺系統的功能狀況。具體來說,平衡能力是完成各種身體動作的前提,發展幼兒的平衡,有助於幼兒身體保持在平穩、安全的狀態下進行各種活動,它是幼兒實現自我保護的最基本能力。身體運動多種多樣,無論是走、跑,還是攀爬、拍球等活動,都需要身體很多部位快速、準確的反應和有效的配合,這與協調能力和靈敏性直接關聯。
  • 鍛鍊孩子協調和平衡能力的遊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成長發育>正文鍛鍊孩子協調和平衡能力的遊戲 2012-11-12 16:0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看了這篇幼兒大肌肉運動指南,報「體能班」心中更有數!
    在這三項能力中,身體控制和平衡是一種綜合的能力,是其他兩種能力發展的基礎。器具操控技能還與視動協調、手眼協調有關係。當然器具操控技能在小肌肉精細運動發展中也很關鍵,本文重點介紹大肌肉運動。各國對幼兒的運動學習標準,都聚焦在發展幼兒的身體姿勢控制、身體移動和器具操控等基本運動能力,並以此作為促進終身運動的一個關鍵因素。
  • 【華美星教育】貝比壯-幼兒體質健康跟蹤評量系統!
    傳統體質健康評量過程複雜、工作量繁重、誤差較大,且評量結果無法滿足幼兒個性化、動態化發展要求,無可視化對比。為進一步提升幼兒體智能教育的專業性和個性化水平,促進我國幼兒運動能力、體質水平與動作水平發展,詠威亞太體智能教育研究院依託十餘年的幼兒體質健康評量實踐與高新科技,著力開發了貝比壯幼兒體質跟蹤評量系統(以下簡稱「貝比壯」)。
  • 幼兒體育教育沒有體系,「睿萊科技」從覆蓋全國幼兒園體測做起
    我們的幼兒階段體育教育缺乏體系,與幼兒體育教育相關的數據也沒有信息化的反饋,這與資訊時代的調性格格不入。基於此,「睿萊科技」做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把幼兒的身體素質、動作發展、體育課程情況通過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採集的數據來自標準化的測試項目。測試的形式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數據採集、量化、分析和建議幾個部分。
  • 青少年體能訓練方法——如何提高靈敏素質?
    一般靈敏素質是指人在各種活動中完成各種複雜動作時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變化著的外環境的能力。它是專項靈敏素質發展的基礎。  專門靈敏素質是指根據各專項所需要的,運動員在專項運動中,迅速、準確、協調自如地完成本專項各種技術動作的能力。它是在一般靈敏素質的基礎上,多年重複專項技術,提高專項技能的結果。
  • 才兒坊:幼兒期兒童動作發展規律
    成年人的指導和鼓勵,尤其是幼兒園有計劃的培育,直接促進了幼兒動作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幼兒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才兒坊分享幼兒軀體動作和雙手動作的發展規律。幼兒的軀體動作發展(一)走兒童在13~14個月時,一般就能獨立行走。
  • 關心下一代華夏國際體育訓練營丨視點 幼兒體適能簡介
    4、 體能訓練的概念可以表述為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結合專項需要並通過合理符合的動作練習、改善運動員身體形態、提高有機體各器官系統機能的活動能力、充分發展運動素質、促進運動成績提高的訓練過程。(體能訓練涉及: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健康諸因素)5、 運動素質(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平衡等。
  • 如何提高幼兒的協調能力
    幼兒是動作技能和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協調能力在幼兒時期發展的速度最為迅速,為什麼協調能力會在幼兒時期發展最為迅速呢?那麼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協調能力,協調能力是指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各個器官系統協調配合完成動作能力。
  • 靈敏素質?打羽毛球一定要練!
    運動生理學大家王瑞元在其著作中曾這樣解釋靈敏素質的含義。在球類運動中主要表現為對外界環境變化及時而準確的轉換動作以做出反應的能力。靈敏性是指在各種突然變化的條件下,不損失身體平衡、力量、速度或身體控制能力,運動員能夠迅速、準確、協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和運動方向的能力。靈敏性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是速度、柔韌、力量等素質的綜合反映因此它成為所有對協調,靈活,準確和應變能力有很高要求的運動項目的最重要素質。
  • 如何觀察幼兒動作發展,上好幼兒體育課?
    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任何遊戲都需要身體動作。沒有身體動作也就沒有遊戲。為什麼早期體育教育都特別強調身體動作呢?動作發展是個過程,我們觀察評估幼兒的動作發展需要從幼兒的外在動作表現來衡量和判斷,但同時也要關注幼兒動作的發展性。那什麼是關注幼兒動作的發展性呢?事實上,從幼兒最初的翻、爬、站立、走、跑、跳等都是動作在發展的過程。
  • 青少年靈敏素質敏感期與體育鍛鍊②
    靈敏素質敏感期靈敏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化的條件下,能夠迅速、準確、協調、靈活地完成動作的能力,是人各種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在運動中的綜合表現。在對抗性體育活動中(如籃球、足球等),靈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怎樣才能在幼兒健康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不難看出,老師想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實踐尋找答案,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合作的態度,而這往往是我們平時的健康活動容易忽視的重要內容。我們認為只有注重了幼兒情感教育的體育運動才算是完整的體育,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那麼,怎樣才能在幼兒健康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