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大首次實現傳輸信息量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及其同事的合作下,中科大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傳輸信息量比現有經典技術的極限低84%。這次實驗不但是世界上首次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也是首次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信道容量相比經典信道的優越性,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學家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據最新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李力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Quantum Fingerprinting),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指紋識別理論於2001年提出,但受限於各種技術條件,國際上以往的實驗都未能突破經典極限。潘建偉小組搭建了具有主動相位補償的20公裡長雙Sagnac幹涉儀,結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超導實驗室研製的超低噪聲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最終實現了傳輸信息量比經典極限低84%的量子指紋識別。
-
突破經典極限!中國科技大學量子指紋識別
2016年6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量子通信除了可以提供無條件安全的信息傳輸手段外,也可以通過量子通信複雜度研究為提高信道容量提供有效解決途徑。量子通信複雜度研究利用量子力學的疊加原理,可以用量子信道提供更高的信道容量,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量子指紋識別。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經典劇集《星際迷航》中的瞬間傳輸裝置。當然潘建偉的研究並不是傳輸宏觀物體,而是用於量子通信。在量子糾纏的幫助下,帶傳輸量子攜帶的量子信息可以被瞬間傳遞並被複製,因此就相當於科幻小說中描寫的「超時空傳輸」,量子在一個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又在另一個地方神秘地出現。 技術突破:非摧毀性測量 但想測量一下光子,再讓遠方複製,實現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
【大公文匯新聞】中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新突破
【大公文匯新聞】中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新突破 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中科大供圖)(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趙臣 合肥報道)記者今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專家與德國海德堡大學
-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記者日前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最新的研究表明,經過調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現量子糾纏現象。例如,類比陀螺的轉動和使用彈簧連接的小球振動,分子可以有不同轉動角速度和角度以及振動模式,這些經典的物理量可以通過量子化形成量子狀態。研究發現,分子可以作為媒介,用於匹配和溝通頻率迥異的不同量子系統,實現複合的量子體系和信息處理平臺。在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在離子阱體系束縛帶電的鈣原子和氫化鈣分子,使用雷射調控制備出它們之間的糾纏態。
-
突破極限,中國高溫超導研究領跑世界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令科學家困擾的是,超導體的轉變溫度不能超過40K(約零下233攝氏度),這個溫度也被稱為麥克米蘭極限溫度。40K的極限溫度能否被突破?在兩名歐洲科學家發現以銅為關鍵超導元素的銅氧化物超導體後不久,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研究團隊將銅氧化物超導體的臨界轉變溫度提高到液氮溫區以上,突破了麥克米蘭極限溫度,使其成為高溫超導體。
-
中科大「量子GDP」十年沉浮:前沿科技產業化痛點在哪兒?
接下來的10年,包括量子「GDP」在內的前沿戰略性產業能否切實拉動城市GDP(國內生產總值),答案將被給出。量子「GDP」的果實自我定位「量子中心」的安徽合肥太超前了麼?來這裡探訪的人心底或許都有這個問題。
-
自主創新研發隨機絕熱法首次利用量子模擬識別拓撲序
近期我國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創新研發的隨機絕熱法,在全球率先實現利用量子模擬識別二維系統中的Z2拓撲序。這為研究量子物質和實現量子計算打下重要基礎。該領域的研究不僅對新一代電子元件和超導體研發意義重大,在未來容錯拓撲量子計算方面也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一直以來,拓撲序的實驗實現和其拓撲性質的實驗探測存在諸多挑戰。這項最新研究中,我國研究人員利用量子模擬方法,設計並實驗演示在不需要基態解析解的先驗知識也能直接測量和重構出具有拓撲特徵的S、T矩陣,並識別出拓撲相,獲得其拓撲指紋。
-
中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每經編輯:畢陸名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布,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該成果2020年12月2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揭秘谷歌「量子霸權」計劃:有望明年底突破經典計算極限
20 世紀 80 年代時,理論學家認識到基於量子力學的計算機有望在特定的任務上遠超普通或經典計算機的性能。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直到最近,可以擊敗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才有望從實驗室研究變成現實真正可用的東西,而谷歌想造出第一臺。這家公司的規劃目前還是機密,谷歌也拒絕就這篇文章發表評論。
-
中科大新增臨床醫學、人工智慧、量子科技三個博士點
為了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需求,始終緊跟國際前沿科學步伐,中科大近年來也推陳出新著力發掘新的學科增長點,進行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研究方向戰略布局。科大在量子科技上更是中國量子技術全球競爭的中流砥柱,中科大在量子通訊上獨步全球,具有全球領先優勢,以潘建偉院士為核心的團隊不僅將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全球最大的量子研究實驗室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也即將建成交付,同時,中科大在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上也頗有建樹,是中國量子研究的領軍高校。
-
量子測量用什麼「量」?
量子測量基於量子特性,具有超高的測量精度,甚至可以突破經典測量的極限,其中某些領域有望進一步集成化、晶片化,受到學術界以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應用領域豐富多樣,兩大特徵標識量子測量 量子測量涵蓋電磁場、重力應力、方向旋轉、溫度壓力等物理量,應用範圍涉及基礎科研、空間探測、材料分析、慣性制導、地質勘測、災害預防等諸多領域。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今天,我國的量子科技領域就迎來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相關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
-
打破經典熱力學極限 科學家嘗試量子物理學改變規則
英國量子物理學家正在利用人造鑽石做實驗,試圖證明一種幾年前剛被理論化的效應:量子推動可使鑽石的功率輸出高於經典熱力學限定的水平。
-
【安徽日報】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招生辦法公布
【安徽日報】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招生辦法公布 本報訊(記者 陳婉婉)9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少年班「創新試點班」招生正式啟動,網上報名時間為
-
中科大「九章」量子計算機 技術獨步全球 如何實現量子制霸?
封面中科大「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重大突破最近中科大宣布在光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實現了繼「墨子號」之後又一重大歷史突破。量子是說:任何粒子,小到一定尺度,就會展現出一些和經典力學,比如自由落體等不一樣的性質,總結成一句話:可以把「量子」理解成「經典」的反義詞,目前使用的是」光子」什麼是量子計算機?
-
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中科大建立新理論
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中科大建立新理論 2020-12-10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象認知MAPIS讓指紋識別技術再獲突破
2015年美國CES展上,一款擁有2000PPI超高解析度的光學指紋採集器吸引了全球手機廠商的目光。這款由中國印象認知推出的名為UTFIS的超薄型光學指紋傳感器,解析度超越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是蘋果手機指紋識別晶片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