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商看好邊緣計算,AWS/谷歌雲/微軟Azure都在做什麼?

2020-12-13 TechWeb

或許聽到三大雲計算服務提供商(AWS、谷歌雲、微軟Azure)開始提供邊緣計算服務時,我們會感到詫異。邊緣計算其實是靠近物、數據源頭的一側的計算服務,比如小型數據中心,通常會連接到IoT設備並部署在企業網絡的邊緣,而不是雲中,這與雲計算服務的初衷不太相像。

這三朵雲只能部分控制關鍵位置、網絡以及基礎架構,他們可以真正提供邊緣計算功能嗎?答案是肯定的,儘管公有雲服務提供商正在通過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發其邊緣計算服務,儘管存在一些限制。 

事實上,基於雲的邊緣計算產品的誕生,已經清楚地表明公有雲、私有雲和邊緣計算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其一致的目標時根據工作負載類型及性能、可靠性、法規和安全要求為企業和架構師提供一系列選擇。

基於雲的邊緣計算產品清楚地表明公共雲,私有雲和邊緣計算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統一的目標是根據工作負載的類型及其性能,可靠性,法規和安全要求為企業和架構師提供一系列選擇。

不過,新的選擇帶來新的專業術語和新的品牌,所以我們在對三大雲服務提供商的邊緣計算產品進行分類時,我們需要先熟悉一下邊緣計算體系結構的注意事項。

邊緣的計算要求和架構

首先,工程團隊必須了解邊緣計算要求。我們應該明白遍布全球每天生成幾個TB數據的廉價傳感器網絡與眾多工廠提供實時處理PB數據的服務不同,這個架構必須滿足特定的數據處理、分析和工作流程。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考慮法規、安全性、安全要求。我們不熟在醫院或者自動駕駛控制器上的醫療設備,可以捕捉和處理高度私人化的,對生命至關重要的信息,這個時候可靠性和心梗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位置、網絡、安全性以及基礎架構的相關要求。

同時,了解這些要求可以幫助架構師確定邊緣計算的基礎架構的位置、基礎架構類型,最小的連接性要求以及其他設計注意事項。

但是,公有雲邊緣計算所提供的幫助是能夠擴展基礎雲體系結構和服務,特別是對於已經在一個或多個公有雲中投入大量資金的客戶。架構師和開發人員是否想利用部署到邊緣的AWS,Azure或Google Cloud服務?這就是公有雲所關注的,並且他們還在考慮啟用5G行動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需要低延遲數據和電信端點上的機器學習處理。

考慮到上述問題,我們為三大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解決方案。

使用Azure Stack擴展到Azure邊緣區域

Azure認為架構師和開發人員希望專注於應用程式,而不是基礎架構。Azure具有啟用混合邊緣的三個選項,架構師可以利用5G網絡並以最佳方式部署數據處理、機器學習模型、流應用程式和其他實時數據密集型應用程式。

Azure邊緣區域依靠Azure堆棧的託管部署,目前可以通過Microsoft購買,可以在紐約、洛杉磯、邁阿密等地區使用。 微軟與AT&T合作。 企業還可以部署私有的Azure邊緣區域。Microsoft已與幾個啟用此功能的數據中心提供商合作。

以上這些選項提供了位置選擇和網絡靈活性,而Azure Stack Edge將Azure計算和服務帶到了邊緣。Azure Stack Edge是一種1U,2x10核心Intel Xeon,128GB設備,可以使用容器或VM進行配置,並作為Kubernetes設備群集進行管理。

微軟還提供Azure Stack HCI(用於使數據中心現代化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和Azure Stack Hub(用於部署雲原生應用程式)。

與其他雲服務一樣,Microsoft通過訂閱出售Azure Stack Edge,由微軟管理該設備,並提供99.9%的服務級別。

將AWS服務從5G設備擴展到大規模分析

AWS提供了一組類似的產品,可將AWS服務分發到邊緣數據中心和電信網絡。

AWS開始使用當前僅在洛杉磯可用的AWS Local Zones支持邊緣數據中心。 AWS Wavelength專為在5G設備上運行的低延遲應用程式而設計,包括聯網車輛、AR / VR、應用程式、智能工廠和實時遊戲。 AWS與Verizon合作提供AWS Wavelength,AWS Wavelength目前可在波士頓和舊金山灣地區使用。

從AWS Snow系列開始,AWS提供了兩種邊緣基礎架構。AWS Snowcone是最小的設備,具有兩個vCPU和4GB,主要用於邊緣數據存儲和傳輸。如果數據存儲和機器學習程序需要大量的數據存儲時,我們可能需要AWS Snowball Edge,它具有多達52個vCPU和208GB的存儲和計算優化模型。對於規模最大的應用程式,我們需要用到AWS Outposts,這是部署到數據中心的42U機架,用於運行不同的EC2實例類型。

谷歌的優勢

在公有雲競爭中相對落後的谷歌雲,在加緊製造自己的優勢產品。在谷歌的最新公告上出現的Anthos,與AT&T在5G領域的合作,以及谷歌的移動邊緣計算雲服務產品。

公有雲供應商意識到,下一波創新浪潮將來自物聯網、5G和部署在邊緣的機器學習分析技術,這波創新浪潮並不會讓戴爾或者HPE在技術設施或數據中心領域都靈風騷,所以,他們採用的措施是將雲平臺、容器、業務流程待到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和電信端點。

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在內的雲服務提供廠商,對邊緣計算領域越來越重視,這也正是了邊緣計算的前景。但不管企業選擇公有雲邊緣解決方案還是構建自己的基礎架構、網絡和計算平臺,都將擺脫不了這一波邊緣創新浪潮。

 

相關焦點

  • 雲服務商看好邊緣計算 AWS/谷歌雲/微軟Azure都在做什麼?
    原標題:雲服務商看好邊緣計算,AWS/谷歌雲/微軟Azure都在做什麼?  谷歌的優勢  在公有雲競爭中相對落後的谷歌雲,在加緊製造自己的優勢產品。
  • 谷歌雲欲在2023年之前擊敗微軟Azure和亞馬遜AWS
    來源:TechWeb【TechWeb】1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為其雲計算部門「谷歌雲」(Google Cloud)設定了目標,即在2023年之前擊敗其競爭對手微軟Azure和亞馬遜雲服務(AWS)。
  • ...邊緣計算公司Affirmed Networks;谷歌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平臺GMEC
    科技巨頭也未停止自己的腳步,近日,微軟谷歌積極布局邊緣云:微軟收購5G和邊緣計算公司Affirmed Networks;谷歌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平臺GMEC。除去微軟谷歌兩家,AWS在2019年底也發表了基於5G的AWS Wavelength邊緣運算服務,且與全球主要的電信業者結盟,包括Verizon、Vodafone、SK Telecom與KDDI等。
  • 雲計算行業深度報告:微軟雲Azure的十年蛻變與成功法則
    2010發布,2014為分水嶺,砍掉手機等非核心業務,將傳統產品與office與azure雲全面結合,以新帶舊重新喚醒微軟活力。背靠微軟,Azure優勢突出。MicrosoftAzure的安全中心有助於預防、檢測和響應威脅,同時增加Azure資源的可見性和安全可控性。
  • 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有什麼區別
    因此,反過來考慮誰應該成為公共雲服務的主要客戶呢? 他們的核心需求是什麼? 因此,微軟公有雲的優勢實際上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是浪費了先發優勢。 1.公有雲和私有雲混搭,即混合云:關注微軟雲計算的筒子們應該都關注到了最近Satya在舊金山提到的那個「把Azure裝進盒子裡賣給企業」的產品。微軟內部已經開發這個產品很久了。簡單地說,就是賣一個現成的類似的Azure私有雲給你,你可以按照企業需要自己管理和使用。然後這個私有雲,無論從接口和體驗上,都與Azure高度統一,可以向公有雲無縫擴展。
  • 微軟發布從智能雲到智能邊緣的Azure新功能
    微軟公司周四發布了一系列全新 Azure 服務與開發人員技術,幫助開發人員掌握人工智慧、混合現實、物聯網和區塊鏈等先進的技術。該公司還將在微軟Build大會上,分享更多混合雲與邊緣計算的新特性,以便支持開發人員。
  • Wikibon:Azure雲,強力支撐微軟的未來
    Dynamics——微軟的ERP和CRM業務屬於這一領域,並且以18%的速度增長,較新的Dynamics 365的增長率為37%。因此,儘管微軟是從傳統業務轉型過來,但還是很容易出現增長。 智能雲 Wikibon把智能雲業務比喻為「廚房水槽」類業務,也就是什麼都往裡裝的意思。
  • 對標AWS:微軟正式發布Azure Edge Zones邊緣計算平臺
    微軟今天正式公布了Azure Edge Zones全新邊緣計算平臺,該平臺主要用於處理對延遲敏感的用例,例如機器人、混合現實和實時分析。微軟此舉顯然是針對AWS,AWS在去年年底推出了與之競爭的Wavelength解決方案。Azure Edge Zone本質上是一個精簡版的Azure數據中心,相比微軟主要的雲設施來說,更靠近客戶。
  • 微軟Windows Azure雲應用開發實踐
    在本文中,你將了解到配合使用Visual Studio,如何去學習和掌握微軟雲計算平臺,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微軟雲計算平臺能做什麼、開發環境搭建與雲應用開發過程。  微軟雲計算平臺能做什麼  根據官方資料,微軟雲計算平臺包括三大組成部分:Windows Azure、SQL Azure、Windows Azure Platform AppFabric。
  • 谷歌雲+salesforce,真能狙擊微軟+亞馬遜嗎?
    追溯起來,谷歌可以說是最早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這個專有名詞的科技公司,早在2006年的搜尋引擎會議(SES San Jose 2006)上,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提出了這一理念,雲計算從谷歌搜尋引擎、YouTube視頻等內部產品中解耦出來,並在隨後相繼發布了Google Cloud Platform(谷歌雲平臺)等系列資源池
  • 邊緣計算+IoT雲平臺,物聯網既要能上天,還要接地氣!
    邊緣計算+IoT雲平臺,正在成為巨頭們強強聯手的重頭戲。比如華為的邊緣計算方案EC-IoT和GE的雲平臺Predix合作,實現工業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再比如思科的邊緣計算實現與微軟Azure雲平臺之間的互聯,確保為企業提供從邊緣到雲端的整體性服務。
  • 為了趕超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谷歌可能花費2500億美元收購Sales...
    2018年11月,託馬斯·庫裡安(Thomas Kurian)成為谷歌雲執行長。2019 年底,Kuri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谷歌不僅希望在2023年之前鞏固市場地位,還要在雲服務上打敗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 AWS、Google Cloud和微軟Azure雲平臺差異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亞洲,AWS雲平臺的網絡性能比Azure穩定56%,穩定性比微軟Azure低35%。在通信上歐洲連接到新加坡時,微軟Azure比AWS和谷歌雲平臺(GCP)的連接速度快1.5倍。那麼三家雲平臺得差異主要在哪裡呢?
  • 微軟Azure為世界打造雲端作業系統,挑戰亞馬遜AWS雲計算王座
    在PC個人計算時代,微軟Windows壟斷了個人桌面作業系統,從蘋果的Mac OS到諸多Linux廠商,都無法動搖絲毫。進入網際網路階段,尤其移動網際網路階段,微軟嘗試了Windows Mobile到Windows Phone,設備廠商從多普達到諾基亞,都未能阻止行動裝置生態直接跨越PC Wintel的發展路線圖。
  • 微軟「劇透」:首推Azure邊緣資料庫、發布即插即用的IoT服務
    CEO薩蒂亞·納德拉的評價是:他眼裡的一切都是雲!Azure SQL Database Edge包括對基於ARM和x64的設備和邊緣網關的支持,並將支持雲連接和完全斷開連接的邊緣設備。開發人員可以請求訪問Early Adopter Program以訪問預覽。
  • IPFS-Filecoin能否顛覆亞馬遜雲,阿里雲,IBM雲,微軟雲
    我們都知道,在IPFS的世界裡,礦工貢獻自己的存儲空間,為有需求的用戶存儲數據,然後就可以挖出Filecoin幣,礦工就可以賺錢~但是,很多人可能比較迷茫,這個為用戶做數據存儲真的可以產生利潤嗎?真的可以賺錢嗎?
  • 谷歌封殺阿里雲是殺雞駭猴 意在阻擊微軟
    對於趕到現場的媒體來說,這顯然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更令人生疑且感興趣的是,兩家公司痛下狠手的理由是什麼?阿里雲隨後供出了事件的第三者——谷歌,聲稱正是迫於該公司的壓力,才導致本次發布會流產,而谷歌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接下來數日內,雙方都發布了數份聲明,展開交鋒。  整個事件看起來正在演變為一場技術爭論。
  • 雲經濟火了!收好這份通俗易懂的投資指南
    所以,本期證券之星趁著熱點也給大家通俗易懂地解釋一下雲產業鏈、以及可能的投資機會。看完之後別人和你聊什麼SaaS、IaaS之類的都可以輕鬆接招。(還有回顧當年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的雲計算論戰)什麼是雲技術?你在家通過聯網去隨意調動網上別的計算機的硬體、軟體或網絡資源就叫做雲技術。
  • 微軟推出Azure Edge Zones私有預覽 面向5G邊緣計算
    原標題:微軟推出Azure Edge Zones私有預覽面向5G邊緣計算來源:cnBeta.COM 隨著近日對Affirmed Networks的收購,微軟證實了該公司對5G邊緣計算的新想法。據悉,新服務旨在為邊緣、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提供支撐,其中許多設備和程序可提供幾乎無延遲的應用體驗。除了在線遊戲,5G邊緣計算的響應特性還特別適用於連接城市數百萬個端點的智能基礎設施,以實現幾乎實時的連接和分析。
  • 為什麼康佳80%的雲服務都使用微軟Azure?
    然而,康佳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電子企業,雲服務80%都使用微軟的Azure,這是為什麼?80%雲服務選擇微軟雲2014年選擇使用微軟的雲服務只是一個開始,雙方在之後的6年終一直保持合作。張聰透露,康佳海外依賴微軟全球服務的能力做配置,目前康佳的核心系統和日常運營都基於微軟雲,佔比在80%左右。另外20%的雲服務選擇了國內的雲服務廠商,主要是滿足國內業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