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國博開幕 400餘組文物亮相

2020-12-19 環球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李夏 孟利錚 張恪忞)5月13日,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夥伴,共451組文物參展,共同展現魅力多姿的大美亞細亞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集大成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

互動性強也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展覽採用「傳統展示+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展示方式,以現代影視藝術表現形式展示亞洲各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著名文化景觀,「文物帶你看亞洲」多媒體互動展示系統讓觀眾深度體驗亞洲13個國家近60件文物。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11日。

開幕式結束後,中外嘉賓共同參觀展覽,圖為欣賞主題影片《大美亞細亞》。

展覽分為「美成在久 日出東方」「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美人之美 禮尚往來」四個展區,「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展示中國漢代以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相關文物和亞洲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文物,彰顯亞洲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展覽匯集來自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共400餘件組文物,其中有109件中國文物。

圖為「文物帶你看亞洲」多媒體互動展示系統,讓觀眾深度體驗亞洲13個國家近60件文物。

外國嘉賓參觀展品。

圖為人面魚紋彩陶盆。據介紹,人面魚紋圖案是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的眾多陶器紋飾中最有特色的紋飾,應與當時的信仰和經濟生活有關。

圖為新加坡參展文物。

圖為出土於甘肅馬家塬戰國墓的馬車復原品。此車裝飾極為華麗,是考古發現中少有的,屬於豪華隨葬品,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級較高。

圖為「曾侯乙」銅尊盤,尊和盤上均有銘文,顯示其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盤,合稱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圖為彩繪樂舞陶女俑。六件樂俑跽坐,四件舞俑站姿,表演的舞蹈應為當時流行的軟舞。

圖為姑蘇繁華圖卷,展現了連錦數十裡內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及社會風情。

相關焦點

  •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開幕 400多件組文物亮相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今天(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400多件組亞洲各國珍貴文物齊亮相。
  • 49國451組文物聚首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亮相國博
    圖說:展覽現場 國家博物館供圖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今天上午在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來自亞洲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451組文物,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
  •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開幕 49國451件組文物參展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國家文物局供圖)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記者13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本次展覽匯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共451件組文物。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是一次文物的盛會、文化的盛會、文明的盛會。」
  • 中國首次舉辦集大成亞洲文明展覽 49國451件組文物詮釋多元文明之美
    中國首次舉辦集大成亞洲文明展覽 49國451件組文物詮釋多元文明之美 原標題:   光明網訊(李政葳)5月13日上午,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承辦「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揮別2019|您在國博看過哪些展?彩蛋互動
    考古發現展科技創新展地域文化展經典美術展國際交流展邀您一起來細數~並設有彩蛋互動↓【迎新年·彩蛋互動】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區說說2019國博展覽2019年8月9日開幕,展出中中央一號大廳、西大廳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2019/9/17-11/27(展覽已結束)北2、北3展廳行遠同夢
  • 這些重量級展品進國博!添彩大美亞細亞
    陶鳥形來通、石雕亞歷山大大帝頭像、鎏金銅長信宮燈……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16日「添」重頭展品,觀眾可以一飽眼福。一進展廳,就有一件新到位的展品——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複製品)。
  • 賭王捐圓明園馬首亮相國博流失文物展 27日回家
    賭王捐圓明園馬首亮相國博流失文物展 27日回家原標題:「賭王」所捐馬首將回歸圓明園【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有「賭王」之稱的澳門企業家何鴻燊以賭王何鴻燊捐贈圓明園馬首亮相國博 展後將回歸圓明園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先生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離鄉百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今日回到故鄉。它將與其他六尊已經回家的獸首銅像聚首京城,在國家博物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亮相。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繪人類文明美麗畫卷
    一場如約而至的人文盛事,為亞洲文明大花園再添芬芳,為人類文明發展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中國的誠摯邀請,飽含對促進亞洲文明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開幕式前,習近平主席同外方領導人一一握手、互致問候。隨後,中外領導人共同參觀了文物展,並同出席開幕式的重要嘉賓代表合影留念。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提前劇透!這些展覽不容錯過
    據介紹,文化和旅遊部主要負責牽頭落實大會框架下的「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平行分論壇」和亞洲文明周裡的「亞洲文化旅遊展」、「亞洲文明聯展」(文物展和藝術展),還有「亞洲文化展演」,同時也協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北京市落實「亞洲文化嘉年華」和「亞洲文明巡遊」的一些相關工作。
  • 同賞文明之美 共襄文明盛事《我們的亞細亞》這首歌適合全亞洲人...
    今天,推薦你一首好聽的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之亞洲文化嘉年華主題曲《我們的亞細亞》。這首歌曲由來自亞洲各國頂級樂手組成的「亞洲聯合樂團」共同擔綱演奏。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亞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也正在面臨層出不窮的挑戰、日益增多的風險,
  • 行業丨如何以文化和旅遊的合力推動亞洲文明對話邁上新臺階?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前夕,「亞洲文明聯展」(包括藝術展和文物展)啟幕,其中,「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來自不同國家的400多件(組)珍貴文物「穿越時空」,講述了文明多元共生的佳話……對於中國政府搭建平臺助力亞洲人民民心相通,加強人文交往,特別是舉辦「文化旅遊和人民交往」平行分論壇,披尼·扎祿頌巴表示,從上午共話文明的大主題,到下午聚焦文化和旅遊的議題都是非常有意義
  • 河北博物院《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開展!亞洲古代文明揭開神秘面紗
    亞洲古代文明絢麗多彩,篇章恢弘、博大精深,此次《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匯聚敘利亞、阿聯、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等6個國家的文博機構文物藏品,同時,還相應選取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同臺亮相。
  • 你好,亞洲!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的湖北元素
    手拉手我們是一家,湖北節目亮相亞洲文化嘉年華  「美麗亞細亞,光榮亞細亞,手拉手我們是一家……」  這首萬人唱響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題曲,名叫《我們的亞細亞》。  「中國在亞洲率先提倡並承擔這場盛會,體現出了大國風範。」參會的埃及外交專家Ahmed A·Sallam點評。
  • 「大美亞細亞」展覽將持續至8月
    連日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吸引了不少遊客觀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謝綺珊、趙琳琳、陳詩藍)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連日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受到了國內外遊客的熱捧。據悉,該展覽將持續至今年8月。「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採用「多元文明並置,古今文明相通」兩條主線,展示亞洲各國歷史悠久、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徵,凸顯各文明之間對話、交流、互鑑的軌跡,反映地緣相近、文化相親,和而不同、和平相處的亞洲文化。
  • 亞洲文化嘉年華主題曲《我們的亞細亞》
    《我們的亞細亞》陽光灑滿的亞細亞每一天溫暖我的家山水相連親密的亞細亞青春活力的亞細亞>美麗亞細亞光榮亞細亞手拉手 我們是一家美麗亞細亞光榮亞細亞手拉手 我們是一家出品人:慎海雄總監製:朱 彤亞洲文化大交流、人民大聯歡的人文盛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之亞洲文化嘉年華即將光輝亮相。隨著時間的臨近,亞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藝術成果正在向中國北京匯聚,活動主題曲《我們的亞細亞》也在今天正式發布,將亞洲各國山水相依、民心相通、命運與共的美好畫卷用音樂鋪陳開來。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當日,「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集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航海文物,在「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貿物語」等不同主題展區內,從科技、歷史、貿易、文化等角度展現中華航海文明。
  • 亞洲文化嘉年華主題曲《我們的亞細亞》正式發布
    >  總導演:楊東升  作 詞:朱 海  作 曲:王 備  陽光灑滿的亞細亞  每一天溫暖我的家  山水相連   親密的亞細亞  青春活力的亞細亞  每一刻激勵我變化  相約幸福   我們的亞細亞   陽光灑滿的亞細亞  每一天溫暖我的家
  • 145件(套)蜀寶「出差」羅馬 四川古蜀文明特展驚豔亮相
    由四川省文物局、羅馬市文化遺產監管局聯合主辦,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承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這裡盛大開幕。展示不同時期的古蜀文明本次展覽薈萃了來自四川省內8家文博單位的145件(套)文物精品(包括5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複製品)。
  • 8件「鄂籍」海歸國寶亮相!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9年我國政府從日本追索回來「曾伯克父」青銅器群,包括鼎1、甗1、簋1、盨2、壺2、霝1,共計8件珍貴文物。這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也是這批來自湖北的青銅組器追索回國後首次重返故土、在京外展出。專家介紹,曾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漢地區的重要諸侯國,始祖為「南公」,可與齊、晉、魯等大國並列於《史記》中的「世家」,與文獻中的「隨國」為一國兩名。
  • 臺中科博館秦代新出土文物展 兵馬俑展開幕(圖)
    「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1日起在臺中科博館展出,特展中最受矚目的綠面跪射俑及彩繪跪射俑,就陳列在顯眼的位置。    《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Ⅱ》,即將自12月1日起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本月29日特於圓山大飯店舉辦一場「兵馬俑文化時尚秀」,身穿兵馬俑元素創意服飾的模特兒,展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師生的創意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