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李夏 孟利錚 張恪忞)5月13日,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夥伴,共451組文物參展,共同展現魅力多姿的大美亞細亞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集大成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
互動性強也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展覽採用「傳統展示+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展示方式,以現代影視藝術表現形式展示亞洲各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著名文化景觀,「文物帶你看亞洲」多媒體互動展示系統讓觀眾深度體驗亞洲13個國家近60件文物。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11日。
開幕式結束後,中外嘉賓共同參觀展覽,圖為欣賞主題影片《大美亞細亞》。
展覽分為「美成在久 日出東方」「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美人之美 禮尚往來」四個展區,「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展示中國漢代以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相關文物和亞洲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文物,彰顯亞洲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展覽匯集來自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共400餘件組文物,其中有109件中國文物。
圖為「文物帶你看亞洲」多媒體互動展示系統,讓觀眾深度體驗亞洲13個國家近60件文物。
外國嘉賓參觀展品。
圖為人面魚紋彩陶盆。據介紹,人面魚紋圖案是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的眾多陶器紋飾中最有特色的紋飾,應與當時的信仰和經濟生活有關。
圖為新加坡參展文物。
圖為出土於甘肅馬家塬戰國墓的馬車復原品。此車裝飾極為華麗,是考古發現中少有的,屬於豪華隨葬品,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級較高。
圖為「曾侯乙」銅尊盤,尊和盤上均有銘文,顯示其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盤,合稱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圖為彩繪樂舞陶女俑。六件樂俑跽坐,四件舞俑站姿,表演的舞蹈應為當時流行的軟舞。
圖為姑蘇繁華圖卷,展現了連錦數十裡內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及社會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