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3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在許多中國遊客心中,生態環保、綠意盎然的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一方淨土。可即便是這民風淳樸,人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度,中國出境澳大利亞旅遊市場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些線路業內人士直言「見光死」。據悉,2007年、2008年中國出境澳大利亞旅遊市場投訴相對較集中,相關部門大力整治之後,秩序好了很多。可待「風聲過去」以後,部分線路曾經通行的「潛規則」再次浮出水面,只是做得更隱蔽了。
澳洲遊線路性價比低
滬上某出境遊業務資深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部分澳大利亞旅遊線路「見光死。」他介紹說,就人文風光而言,澳大利亞對中國遊客的吸引力遠不及英法德意等國家,因此相關旅遊產品定價時不能定得太高;而澳大利亞又距離中國較遠,航班相對於歐洲國家較少,機票賣得較貴,所以在做出境遊業務的旅遊企業及工作人員看來,澳遊線是一條性價比相對較低的旅遊線路。
但澳大利亞也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醫療保健品與澳羊毛舉世聞名,部分華人商家看到了商機,在澳大利亞雪梨、黃金海岸等各城市開了免稅店,與國內旅行社合作,只要旅行社帶遊客進免稅店購物,就按人頭給旅行社一定額度的補貼費用,至少幾百澳元/人。旅行社與導遊的「必須功課」,就是在每個城市至少安排遊客一兩次購物。
雖然都叫免稅店但差別很大
「雪梨有機場免稅店,有DFS免稅店,也有就叫『雪梨國際免稅店』的,它們雖然都是免稅店,但品質差異很大。」聽聞記者所報的這家免稅店名稱後,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旅遊業內人士馬上說,「我知道了,那是沈國均(音譯)開的,私人的店。」據悉,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免稅店都是中國人開的,僱傭的也多是華人。這家雪梨國際免稅店的老闆是一個上海人,叫Jckeshen,中文名為「沈國均」(音譯)。這些分布在澳大利亞不同城市的免稅店通常都有同一位「幕後老闆」或有直接的業務往來,各個店會互通遊客的購物信息以調整購物策略。
「大部分旅行社都強調帶遊客進的是正規的免稅店,這話不假。」他說,可不是有正規資質的免稅店賣的東西就一定是澳大利亞原產,有的所謂的「AUSTRLIANMADE」的特產根本就是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製造。他們這些「懂行」的人赴澳,一般會在當地超市購買深海魚油,絕不會購買所謂的羊胎素或保肝精、角鯊烯。
阻隔遊客進本土商場購物
由於遊客被告知他們所持的是ADS籤證,強調絕對不能脫團離團,有的旅行社還要求護照上收,導致遊客無法自由活動,只能跟著導遊進指定免稅店為自己與親友選購旅遊紀念品,從而失去了與澳大利亞本土商場商品品牌及價格相比較的機會。有的遊客想暫時離團看親友,也被強行索要一定額度的「脫團費」。
上海人購買力差參團費高於江浙
陳先生春節出遊,一家三口每人比江浙地區的遊客多付2000元的團費,這種地區價格差現象在旅遊市場也確實存在。記者了解到,確實有旅行社稱,地接社做過數據統計,發現京滬廣三地的市民相對比較精明,出國的機會也較多,所以在出境遊購物時表現得比較理性。除去機票、酒店等費用,旅行社的收入並不可觀,可又不能強迫遊客購物,就多收取他們的參團費。
據悉,此前國內少數旅行社還對不具購買能力的老人、小孩,以及律師、記者等人群要求增加團費,經過市場整治後,現在這種對人群或職業歧視多收費的現象已基本不存在。
參加低價團的費用或超正規團
某知名旅遊網出境遊線路負責人告訴記者,旅遊業也存在「全壽命成本」,即遊客從旅遊開始到結束的所有成本之總和。「不是每一種初始直觀價格低的線路,全程成本就一定低。大多數遊客參加低價團的最終各項成本之和,基本都會超過正規團,可在享受上的體驗度卻很糟糕。」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澳大利亞線路中,有的地接導遊,乃至司機與大巴車都由免稅店提供,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減少地接社的地接成本,國內旅行社也可因為成本低推出低價遊線路,吸引遊客赴澳遊;而這些導遊的主要業務自然是「服務好遊客購物。」
》記者手記
讓旅遊市場早日恢復純淨
這次旅行,如果是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陳先生夫婦絕對會繃緊神經不輕信導遊的話,花近10萬的巨額購買一堆無法放心使用的保健品或山寨、三無產品。倘若換一家人,比如一對老年夫妻或不懂英文的青年人,他們即使買了假冒商品也不一定有精力花那麼多的心思上網調查,有能力查閱保健品的TGA編號,查看澳大利亞相關的法律文件,寫中英文投訴信通過多個渠道維權,因為這一過程實在很辛苦。若陳先生忍氣吞聲,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必然有更多的遊客「被宰」,也無疑助長了某些商人的不法行為。
仔細思考為何會出現如此現象,與地接導遊言語誘導,遊客消費不夠理性有關。從這個角度說,陳先生一家的此次經歷也並非完全是壞事,因為不論是誘騙購物經歷,還是調查維權過程,都給了市民遊客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我們也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業內人士揭露的這些內幕,或許也是整個出境遊市場的共性,需要相關政府部門長期整治監督,更需要遊客出遊時謹慎小心。
在採訪過程中,新南威爾斯州旅遊局與澳大利亞旅遊局對此事的誠意,特別是中國區首席代表鄧李寶茵女士的友好真誠讓我非常感動,這足以見得其官方也很想做好中國出境澳大利亞旅遊市場。她承諾在一年之內,這些現狀必將大為改觀。
作為媒體,我們也希望藉助這個案例,讓中國人民心中曾經的那塊淨土早日恢復它的綠色純淨。
》專訪
澳大利亞中國區首席代表
ADS日程應說明遊客購物導遊可獲佣金
「首先我對您在澳大利亞的遭遇表示道歉。」澳大利亞中國區首席代表鄧李寶茵女士在面見陳太太時說,她看到投訴郵件的那晚徹夜未眠,為陳先生一家在澳的遭遇感到痛心。
ADS項目組每年會對地接社的經營資格審核
鄧李寶茵告訴記者,澳大利亞國家旅遊局與中國國家旅遊局不同,其主要功能是負責市場的推廣與調研工作,中國目前一年有40多萬遊客赴澳旅遊,澳大利亞非常重視中國出境遊市場,澳大利亞旅遊局每年都送100多名中國從業人員到澳大利亞培訓。
據她介紹,ADS項目組每年會對澳大利亞特許地接社的經營資格進行審核,看其行為是否符合《ADS業務標準和道德準則》規範要求;而每年也有旅遊社因不合格,被取消ADS特許資格。但隨後這些旅行社卻可能用另一種身份,換一個名字重新開張,申請獲得ADS特許資格繼續營業。
她萬萬沒有想到,有的旅行社竟以ADS籤證為藉口,完全限制遊客的自由。「我們要求不得脫團,是指遊客不能滯留澳洲不回國,並不是不能離團。遊客在每一個城市都有半天的自由活動時間。」一旦出現遊客離團半天,導遊向他索取額外費用的情況,遊客可以問對方要發票,向相關質監部門舉報。
ADS日程應說明遊客購物導遊可獲得佣金
在澳大利亞旅遊局下發的《ADS申請計劃書》中,鄧李寶茵指出其中有一條規定,明確要求澳大利亞接待ADS遊客的旅行社寫清購物場所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包括所售物品類型,且說明「進行購物可使你們的入境旅遊接待社、導遊、領隊或ADS特許中國旅行社獲得佣金或其他有益。」若是這點旅行社有按要求做,遊客購物或許會謹慎一些。
鄧李寶茵說,考慮到語言不通,他們以為那些僱傭華人的購物店,或許態度更熱情也更了解華人的消費心理,能最大程度的服務好中國遊客。所料未及的是,「竟然讓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鑽了空子。」
聽到陳先生一家在出發前,團費比江浙地區遊客人均多繳2000元,理由是「上海人消費理性,購買力不強」,鄧李寶茵顯得非常不可思議,她說她從事旅遊工作40年時間,「這些事越聽越奇怪。」不論是否是拼團,團隊遊客價格應該相同。
已很長時間沒有印發官方旅遊手冊
至於所謂的「官方旅遊指南」,鄧李寶茵稱,從環保角度考慮,澳大利亞旅遊局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印官方旅遊手冊了,相關的內容都公布在澳大利亞旅遊局官方網站上,包括相關的法律知識與維權援助途徑。在此之前,澳大利亞旅遊局曾嘗試製作中日韓三語版本的官方旅遊手冊放在機場,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可事實上,當赴澳的旅遊團隊經過我們放官方旅遊手冊的地點時,領隊會故意用身體擋住遊客的視線,並不停催促『快走』。」正因為領隊有意不讓中國遊客接觸到正規的官方旅遊指南,所以放置於澳機場的旅遊手冊甚少被遊客拿到,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