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雨林觀鳥

2021-02-08 鳥途閱鳥

【鳥途約稿】暑假結束了,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交的作業裡,是不是有一項「暑假裡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鳥途約稿了,暑假趣事,歡迎大家投稿啊!一經選中發布,鳥途為小作者們開通打賞通道,來掙稿費喲!


婆羅洲雨林觀鳥

李卓卿 (四年級)


今年暑假,我和好朋友一起來到馬來西亞,開啟了一場精彩無比的婆羅洲雨林探索之旅。在旅行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了很多形態各異的昆蟲、活潑可愛的靈長類動物、呆萌的兩棲類動物……其中,最讓我開心的是看見了很多美麗的鳥兒。


這次雨林探索之旅的第一站是哥曼燕洞。我們走進燕洞,看見醜陋的蝙蝠和美麗的金絲燕在洞裡飛來飛去,幾乎分不出來哪只是蝙蝠,哪只是金絲燕。一股濃烈的臭味迎面撲來,我不禁捂住了鼻子。這時,我聽到地上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我舉起手電筒一照,哇!竟然滿地都是「小強」。原來,蟑螂是吃蝙蝠和金絲燕的糞便,由於洞裡的糞便太多,所以吸引了成千上萬隻的蟑螂生活在這裡。


⬆️金絲燕


從哥曼燕洞出來正好是傍晚,我們幸運地看見了蝙蝠出洞的壯觀景象。幾十萬隻蝙蝠成群結隊地飛了出來,它們一會兒排列成長龍隊形,一會兒又像一陣黑煙在空中飄動。很快,食蝠鳶和棕腹隼雕也出現啦!它們不停地追逐著蝙蝠群,不時地抓住掉隊的蝙蝠,一口就吞了下去。



前兩天,我們住在京拿巴當岸河邊雨林的小木屋裡。我們在狹長的河道中乘小船巡遊,觀察兩岸的各類野生動物。我們看見了馬來犀鳥、藍耳翠鳥、藍喉蜂虎,還看見了長鼻猴群在樹頂上吼叫,不時地驚起幾隻鳥兒;南豚尾猴們就像小孩子一樣,不停地相互追逐打鬧;長尾獼猴群比較安靜,總是悠閒地坐在樹上吃樹葉。犀鳥是馬來西亞的國鳥,它們都長著大大的盔突和長長的嘴巴。我們看見的冠斑犀鳥也不例外。



藍耳翠鳥的頭部和翅膀都是藍色的,腹部和普通翠鳥一樣是橙色的。它們總是停在河邊的紅樹林裡,找準時機就鑽入水中抓魚吃。



鸛嘴翡翠和藍翡翠一樣,長著長長的紅嘴巴,漂亮極了。



藍喉蜂虎的喉部是藍色的,腦袋是暗紅色的,身體是綠色的。媽媽總是說:紅配綠賽狗屁。但是我覺得這兩個顏色配在藍喉蜂虎身上卻很好看。



第二天,我們還穿著雨鞋,去小木屋旁的雨林裡尋找侏儒象。但我們除了找到兩坨侏儒象的糞便,壓根沒有找到它們的蹤影。但是卻意外地發現了白頂鵲鴝和白喉扇尾鶲。白頂鵲鴝與紅腹紅尾鴝很像,但個頭更大一些,尾巴更長一些。它的歌聲很嘹亮,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了它。



白喉扇尾鶲全身灰色,只是眉部、脖子和尾羽末端有些白色。它總是喜歡翹著它的長尾巴,尾巴展開時果然像一把扇子。



第三天,我們去了裡巴蘭海龜島。那天傍晚,我看見了三百多隻軍艦鳥。它們在空中盤旋,黑壓壓的一片,像一陣龍捲風。軍艦鳥全身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尾巴是剪刀型的大剪尾。




第四天清晨,因為有位小朋友的媽媽把大守宮(壁虎)的叫聲聽成了海龜保育員來叫Turtle Time,於是我們五點鐘就起床看海龜上岸,結果發現是個大烏龍,哈哈。但是我卻意外地遇見了賊頭賊腦的綠鷺、漲紅著臉的菲律賓塚雉、全身長著小白點的巽他啄木鳥……最令我激動的是看見了白腹海雕,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看見猛禽,它全身是白色的,只有翅膀的飛羽部分和尾羽末端是黑色的。




        第四天,在西必洛夜探雨林時,我們再一次遇見了三趾翠鳥。第一次見它是在京河邊的雨林裡,臺灣來的黃老師告訴大家前面有三趾翠鳥,但我媽媽卻聽成了「三隻翠鳥」,於是她找了好久都沒能找到其他兩隻。嘻嘻,笑死我了。三趾翠鳥的羽毛色彩鮮豔,美麗極了。



第五天,在西必落人猿中心觀察紅毛猩猩時,我發現了一隻綠皇鳩。它的頭部略有些淡粉色,腹部是淡灰色的,翅膀是綠色的結構色,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在不同角度看顏色也是不同的。



第六天清早,我們再次來到西必洛熱帶雨林探索中心,收穫了橄欖褐鵯、小綠葉鵯、火紅山椒鳥、亞洲輝椋鳥、絨額鳾、褐擬鴷……橄欖褐鵯的顏色像枯葉,很難發現。



小綠葉鵯除了喉部是黑色的,全身都是綠色的,和樹葉的顏色一模一樣。如果它不在枝頭跳躍,即使就在我們眼前都無法找到它。



火紅山椒鳥正在樹枝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的目標,忽然它伸出嘴巴,猛地一啄,一隻揮舞著大刀的螳螂便被它捉住啦。



一隻亞洲輝椋鳥媽媽帶著它的孩子在枯樹枝上曬太陽,鳥媽媽一身閃亮的黑衣,紅眼睛瞪得圓溜溜的,樣子很酷。幼鳥腹部有棕色的縱紋,羽毛顏色是灰黑色的。



絨額鳾個頭小極了,不停地在樹幹上跳來跳去,根本來不及拍它,就飛掉了。褐擬鴷長了一隻又厚又大的嘴巴,吃起樹上的小果子方便極了,一口就能叼住好幾顆小果子,一起吞下去。



這次馬來西亞旅行,我收穫了很多新鳥種,真是開心極了!


【本文圖片作者:李卓卿,黃嘉龍(臺灣),李潤蓮(馬來西亞)】


觀鳥,融尋找、觀察、辨識、記錄、寫作甚至繪畫於一體,特此開闢學生觀鳥遊記專欄,所有打賞均作為稿費獎勵給小作者們。點擊文末「喜歡作者」,助力孩子們的觀鳥寫作之路。


鳥途近期活動:

【加場】9月15日野鴨湖觀鳥活動

【招募】十一青島:出海看鳥去

【團購福利】鳥人必備進階觀鳥圖鑑

【徵集】我給課文來插畫


掃描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並關注「鳥途閱鳥」。

鳥途閱鳥致力於推動公眾觀鳥,為培育愛鳥愛自然的綠色公民作出自己的努力。針對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班級、培訓教育機構等有觀鳥需求的團體活動,我們提供優惠收費方案,歡迎聯絡管理員(微信號:vianvivian)定製。

相關焦點

  • 不遠也不貴,擁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的婆羅洲,在冬天別樣的美麗
    「期待馬來西亞婆羅洲的活動」……不用擔心,就像之前回復大家時說的,好活動肯定會有的。這個寒假,咱們的板牙科考營「婆羅洲雨林探索」之旅又開始啦!大家準備好了嗎?因為雨林競爭壓力大,植物們為了爭奪更多陽光,拼命向上,導致植物們越長越高,高度可達30-50m,甚至高於馬遜雨林的雨林植物。生活在這裡的許多動物,演化出了滑翔的能力,如婆羅洲鼯猴、大鼯鼠、華萊士飛蛙、金華蛇、飛蜥、傘虎等等, 我們就會觀察各種神奇的「飛行(滑翔)」生物們。
  • 培訓招募|婆羅洲熱帶生態培訓
    要讓人們懂得欣賞雨林的美麗,並了解雨林對人類的重要性,才會有更多人想要保護雨林。隨著自然教育發展,自然生態旅行活動也越發熱門,其中熱帶雨林因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精彩的自然生態吸引了非常多自然愛好者到此一遊,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非常多和突出,甚至許多活動與自然教育初衷背道而馳。
  • 上海動物園野趣100講之《走進婆羅洲——馬來西亞自然之旅見聞...
    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古老的熱帶雨林使之成為了一個野生動物樂園。島上動植物種類豐富,五彩繽紛的珊瑚和海洋生物密布在近海地區的礁石間。   婆羅洲分屬於三個國家,即汶萊、馬來西亞與印尼,主講人此次遊覽的是位於北婆羅洲的馬來西亞沙巴洲。   島上有點憨憨的婆羅洲猩猩。   它們所處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些變化中哪些是人為因素?你可以在現場和主講老師一起來討論。   緩緩靠近的馬來熊。
  • 上海動物園野趣100講之《走進婆羅洲——馬來西亞自然之旅見聞》招募
    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古老的熱帶雨林使之成為了一個野生動物樂園。島上動植物種類豐富,五彩繽紛的珊瑚和海洋生物密布在近海地區的礁石間。婆羅洲分屬於三個國家,即汶萊、馬來西亞與印尼,主講人此次遊覽的是位於北婆羅洲的馬來西亞沙巴洲。
  • 分屬國家最多島嶼:婆羅洲——由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共享
    婆羅洲(Borneo),也譯作加裡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是世界第三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和紐幾內亞島。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北、東、南、中、西加裡曼丹五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
  • 《猴杯》:隱蔽在雨林下的人性真相,對南洋華人命運的反省和思索
    他有著名的「雨林」三部曲,《群象》(1998)、《猴杯》(2000)和《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2001),背景都設在婆羅洲雨林,被譽為絢爛華麗的「雨林敘事」,三本小說都是講華人與雨林原住民的事。而憑藉這些作品,張貴興也成就了在馬華文壇的地位。
  • 現在的"00後"想去三大雨林科考
    在東南亞婆羅洲熱帶雨林科考的「00後」。 受訪者供圖  據《青年報》報導:這本是幾個毫無交集的上海中學生,因為共同的愛好,成為「蟲友」。  今年寒假,2月2日至2月13日,他們再度出發,這次的目的地:東南亞婆羅洲熱帶雨林。採訪那天,他們剛從婆羅洲馬來西亞「叢林女孩」營地歸來,收穫的不僅有昆蟲標本和科考經歷,更有成長的喜悅。  興趣萌發  為什麼喜歡玩蟲?
  • 你的舊手機竟可以拯救雨林
    Topher White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了非營利性組織「雨林連線(Rainforest Connection)」,並開發出了一種簡單而又精巧的策略:用舊手機監聽破壞森林的聲音。全球的森林都在快速消失: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積相當於半個英格蘭。過去40年間,亞馬孫雨林消失了將近五分之一。森林的減少,不僅會傷害以雨林為棲息地的野生動物,還是促使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因素。
  • 龍州縣隴亨屯發展觀鳥生態經濟 愛鳥護鳥發「鳥財」
    據了解,弄崗保護區在2006年就開始開展全球環境基金(GEF)項目,其中協助保護區周邊社區的發展,是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項目旨在通過幫扶、培訓,改善社區生產生活狀況,緩解社區與保護區的衝突與矛盾,通過發展觀鳥生態經濟幫助群眾增收。但由於缺少規劃,隴亨的觀鳥存在著諸如鳥導數量不足、食宿條件不能滿足觀鳥需要、鳥坑設置不合理、社區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 【rlyl物種說】今日--婆羅洲猩猩(Bornean orangutan)
    婆羅洲猩猩,是原住於婆羅洲的猩猩。它們與體型較小的蘇門達臘猩猩是亞洲僅有的兩種類人猿。野生婆羅洲猩猩的壽命可以達35-40歲;飼養的可以活到60歲。白天活動,吃無花果、紅毛丹、芒果、蜂蜜、鳥蛋、幼鳥、甲殼類、鮮菜以及植物嫩芽。棲息於熱帶雨林,平時性溫馴,發怒時很可怕。
  • 正佳雨林館裡來了國內頂尖潮玩手辦
    在都市商場的雨林館裡欣賞潮玩手辦,這個跨界是不是很有趣?8 月 1 日下午," 花鳥魚蟲 " 手辦展啟動儀式在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舉行,國內頂級手辦模型藝術家馮陽昆、袁星亮攜原創作品來到現場," 雨林 × 潮玩 " 跨界潮力派對吸引了很多年輕遊客。
  • 除了紅毛猩猩,我們在婆羅洲熱帶雨林還發現了什麼?
    位於赤道附近的婆羅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擁有著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僅次於亞馬遜雨林),也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生活著210多種哺乳動物、350種鳥類、150種爬行及兩棲類動物、1.5萬種植物……以及各種原始部落,包括神秘而令人生畏的有著獵人頭傳統的達雅克族。
  • 開筆啟智、賞瀑觀鳥!南海這個「天然空調房」又有新體驗,家有萌娃...
    來「天然空調房」西樵山 森林徒步、賞瀑觀鳥 文化薰陶、一站式觀光... 讓你清涼一「夏」,肯定不會碰到「熟」人
  • 觀鳥 大有可為
    成都首個觀鳥基地:彭州市寶山村太陽灣風景區 「目前只有一個攝影點,4月26日正式營業,現在已經預訂到5月下旬了!」彭州市寶山村太陽灣風景區副總經理李強對記者說:「太火爆了,實在沒想到,我們本地人司空見慣的鳥兒,竟然對景區的帶動這麼大!」
  • 雨林×潮玩!潮流跨界融合,就在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
    8月1日下午,「花鳥魚蟲」手辦展啟動儀式在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舉行,首次開啟「雨林×潮玩」跨界潮力派對。 除了主展廳精靈劇場以外,館內觀鳥長廊、昆蟲學習營、自然中心、天空步道等網紅打卡地也有相應的展品分布,配合科普講解、動物互動等項目,形成精彩紛呈的潮玩打卡路線。「我本身對潮玩很感興趣,但在雨林館裡看潮玩展覽還是第一次,給了我非常新奇的體驗。」現場一位粉絲表達了讚許。
  • 歷史:婆羅洲洞穴中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比喻繪畫!
    歷史:婆羅洲洞穴中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比喻繪畫!婆羅洲洞穴中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比喻繪畫。至少有4萬年的歷史,對類似牛的動物的描繪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古代巖畫藝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隱藏在印度尼西亞婆羅洲無法進入的熱帶雨林中的一個偏遠洞穴中,一系列巖畫藝術作品正在幫助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重寫藝術表現的歷史。在那裡,科學家們發現,富有進取心的畫家可能是最早用他們居住的古代世界的圖像來裝飾石牆的人類之一。
  • 秋冬來雲南觀鳥,享受自然還能順便「扶貧」
    一家林農科技企業利用這一自然優勢,在2018年試點建設了兩個示範觀鳥點,吸引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鳥類。項目取得良好效果後,當地科技局幫助三河村科學設置了15個觀鳥點,推動發展「觀鳥經濟」,成為當地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的新抓手。
  • 全球觀鳥日
    5月14日,小到中雨淅瀝瀝的野鴨湖,北京青少年觀鳥俱樂部的全球觀鳥日活動如期的進行!雖然天氣對人的戶外活動來說不是特別的友好,可卻是鳥兒自由活動的美好天氣哦!全球觀鳥日(Global Big Day),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發起倡導的。在這一天,全球各地的觀鳥愛好者,無論國家和雨燕,一起出門去觀鳥,去關注鳥,並通過eBird上傳各自的觀鳥記錄,以方便科學家對全球鳥類進行分析與檢測。